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物权法的立法任务刻不容缓,立法机关已正式将其提到议事日程上。鉴于不动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作用,不动产物权法应当是我国物权立法的重点,而不动产登记制度又是不动产物权法的基本制度,在不动产物权法中占据着显要的地位。笔者在物权立法之际,对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和完善我国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当前我国物权立法对不动产物权变动引入法定公证制度的规定阙如,使得我国物权制度的法律价值大打折扣.因此,对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设定法定公证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将法定公证制度引入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领域.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4,(10):40-40
近年来,虽然一些地方成立了专门机构推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但由于不动产登记涉及土地、房屋、承包地等不动产权利,涉及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多个部委,国家层面没有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导致《物权法》相关内容无法落地。日前,酝酿多年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表示,从今年开始,将用三年时间全面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姜大明强调,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一项重点改革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产权保护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精神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明中 《求实》2012,(Z1):95-96
一、不动产统一登记行为性质不动产统一登记,是指不动产权利人依法律和相关规定,向国家依法设置的统一登记部门对本人所属的不动产权属变动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行为。关于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性质,目前国内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公法行为说,该说认为不动产统一登记属于一种公法上的行政行为,体现国家对不动产物权关系的干预,干预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2014,(5):5-5
据国土资源部网站消息,我国不动产登记进入倒计时。从2014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用4年左右时间运行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形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目前,总的考虑是,2014年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2015年推进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过渡,2016年全面实施统一登记制度,2018年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基本形成。在机构尚未建立、职责和资料整合尚未完成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8,(12):16-16
日前,自然资源部披露.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我国不动产登记体系进入到全面运行阶段。始于2013年的不动产登记,是近几年来国土部门大力推进的工作,其初衷在于建立实施以土地为核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推动中国产权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7.
新的《物权法》颁布,其21条对不动产登记错误下的责任追究进行了规定,但该规定过于原则。纵观我国已实施的其他有关不动产登记的法律,对相关问题规定得都普遍模糊。为此,笔者谨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蔡立彬  郑宏伟 《世纪桥》2011,(21):57-58
《物权法》对预告登记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对于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而言,是一个关键性的突破,对于保护不动产交易中债权人的利益,借此维护交易安全和稳定,防止"一房二卖"现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执行实践中,对于被执行人系预告登记房产的所有权人时,能否对该预告登记的房产进行查封,是执行法官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从预告登记的性质和现有的法律制度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黄金桥 《唯实》2008,(5):52-57
我国物权法吸收借鉴其他立法例的成果,比较全面地建立起非基于法律行为导致的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体系。但是物权法对该制度中若干关键问题规定得较为原则抽象,需要结合法理与实践对笼统模糊之处进行具体分析解释,以探讨法律规范背后的真正意旨,明确在非因法律行为引起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后登记公示原则回归的必要性,从而为准确实施与适用法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14年12月22日颁布,并将于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物权制度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条例》不仅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还关乎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什么是不动产、不动产登记?《条例》规定,不动产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不动产登记是指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法将不动产权利归属和其他法定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  相似文献   

11.
不动产预告制度是物权法登记制度中的一个重要规定,它将物权法原理与债权法原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赋予债权请求权以物权的排他效力,既保护债权请求权又保护物权请求权,可以有效地保护不动产请求权,最终达到平衡不动产交易当中各方利益的目的。但是,根据我国《物权法》第20条的规定,它在登记范围、程序以及登记机关等方面却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和缺陷,影响了法律权威的实现和维护。  相似文献   

12.
矿业用地制度独立以及农村矿山直接使用集体土地,催生了农村矿业用地登记制度。矿山企业从要素市场获取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为明确和公示土地归属物权而进行民事登记,颁发产权证;发挥土地归属物权的效用而进入矿业开发市场,为准入和监督土地用途而给予行政许可登记,颁发许可证。农村矿业用地的双层登记制度,具有完全不同的法律属性和不同的功能特征,界定了市场与政府职能的分工。依靠相关立法对双层登记的内容、程序、效力及其责任等分别作出规定,以此实现农村矿业用地双层登记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3.
行政公开是公民实现知情权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前提和有效保障,不仅有利于公民参政议政,参与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而且有利于对行政机关进行有效监督,促使其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有的学者认为,行政公开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除涉及到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外,必须  相似文献   

14.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及《不动产登记实施细则》的出台,确立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农村房屋也在统一登记的范围内。然而,制度的设计却面临尴尬的现状和多重困境,造成困局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立法等多方面的。推动农村房屋登记工作,不仅仅是要完善制度本身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功夫在诗外",即:要与宅基地制度、农村房屋产权制度配套,要在工作中注意与信访调解部门联动,要运用好第三方调查、公告宣传等工作手段,不断推进农村房屋登记工作,实现城乡统一。  相似文献   

15.
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国家行政立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为实现行政立法权正常运行,保障行政权的合理性、有效性,实现立法效益最大化,我国政府应探索建立行政立法的成本效益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16.
苏尚云 《求实》2001,(1):46-47
目前 ,行政主体理论是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对其研究的偏重导致了对行政法学理论及内容研究的不足。然而 ,在行政主体理论研究中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推进行政法制化进程 ,更为了推进行政改革的需要 ,全面研究行政法学理论及行政法律规范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我国行政伦理存在着行政伦理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行政伦理法律法规缺乏操作性、行政伦理监督机制效能不足、公务员职业道德培养机制缺失、行政伦理现有制度落实不够等问题.为此,需要从重塑先进的行政伦理价值观、加快行政伦理的法制化建设、强化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建立行政职业道德培养机制以及加大对公民社会的培育力度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责任政府理念在中国行政改革中的全面推行,学界关于问责制的理论研究也颇多。问责制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的制度安排,是通过一套政府责任追究制度,将静态的政府责任动态化落实。问责制的理论渊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和善治理论、官僚制或科层制理论等。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4,(18):49-50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就《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此次户籍制度改革,一个大目标就是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让在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暂时没有落户的,能够逐步享受当地的基本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0.
反公地悲剧是指当每个权利人都行使排他权,从而使所有的权利人都无法行使使用权时,公有资源利用不足或闲置浪费的现象.在行政审批领域,如果提供某项公共服务的职能被分割给多个平行的政府部门,那么只要有一个部门行使否决权或这些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不够,也会产生公共服务不能提供或供给不足的反公地悲剧.此类悲剧在行政审批制度中出现主要是由政出多门,审批不规范造成的.本文利用反公地悲剧理论对目前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