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瑜 《党员文摘》2009,(6):46-46
最近我搬家时遇到一个难题:有很多大型垃圾需要扔掉,怎么扔,扔到哪里呢?正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朋友建议:找剑桥市政府处理,他们会以低廉的收费给你处理大型垃圾。  相似文献   

2.
<正>“你找高书记?我看他的电瓶车停在张占军家门口,你去看看,准在!”3月9日,记者来到定州市中军帐社区,在居民的指引下找到了党支部书记高志辉。自2018年8月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这已经是高志辉更换的第三辆电瓶车了,社区居民经常能看到他骑着电车走街串巷,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提起高志辉,定州市南城区街道中军帐社区的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居民再小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严婷 《当代党员》2008,(8):35-37
一位领导说,在山城重庆,要找山头很容易,但要找思想上的“山头”,则很难;尤其要铲除人们的山头意识,更是难于上青天。首要的难题就是:山头意识在哪里?有谁会承认自己有山头意识?在很多人看来,山头意识不过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已。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访了一些地方,看到了一些现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似乎能够触摸到隐藏在思想深处的那一座座“山头”。  相似文献   

4.
连谏 《党课》2011,(24):73-74
私底下.我曾为她多次呜过不平,因为曾目睹她的丈夫明明自己拿着感冒药盒却还要问她:饭前还是饭后吃?一次吃几颗?我们一起旅行时,她丈夫一日不知要电她几遍,无非是干净袜子放在哪里了?收煤气、水费的人等在门口,他却挖地三尺都找不到缴费卡……诸如此类的事情总发生在她的婚姻生活中,为此,我时常取笑她的无底线贤良主义,把在事业上雷厉风行的男人生生贤惠成了生活低能儿。  相似文献   

5.
命甜     
麦家 《学习导报》2013,(10):47-47
儿子不知道在哪里听说“命苦”一词,立刻举一反三地想到了“命甜”,而且兴冲冲地跑来找我:“妈妈,我的命很甜。” “什么?”  相似文献   

6.
受命1955年4月8日深夜,漆黑的夜幕为昆明这座春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昆明军区文化部里,忽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正在睡梦中的昆明军区摄影记者刘醒民惊醒,他连忙拿起电话:“喂,你是哪里?”“我是秦基伟,请通知刘醒民同志接电话。”电话那边传来了一个严肃的声音。“首长,我就是,有什么指示?”刘醒民用手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是副司令员的电话。“明天上午九点到司令部找我,有绝密任务。”没等刘醒民问完,电话便挂断了。放下电话后,刘醒民心里既激动,又忐忑不安。他想,这绝对不是一般的任务,因为在平时的摄影报…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0,(7):64-65
我父亲是一个处级党员干部,他的一个朋友最近找他要合伙办企业。父亲没答应,那位朋友说如果怕影响不好可以借他人的名义,父亲还是犹豫不决。请问,像我父亲这样的干部是否可以从事营利性活动?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我去了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当时我正制作一档电视纪录片,我是主持人。节目的特点是到处找人,和人没完没了地说话。但是,在该国的首都克孜勒市,星期天的大街上行人稀少。到哪里去找人呢?  相似文献   

9.
在一个山谷的禅房里有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这小徒弟内心很挣扎,他的眼圈越来越黑,终于,他忍不住来找师傅。他对老禅师说:“师傅,我太累,可也没见什么成就,是什么原因呀?”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07,(5):66-67
我有一个朋友从事财会工作,贪污公款3000多元,单位领导听到反映后找他谈话,他如实交代了自己的问题,并且退回了贪污的公款,又在家人的陪同下向检察机关做了交代。请问,他这样做是否属于自首?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支部生活》2006,(5):66-66
我和爱人是四川人,2002年,我们来到北京打工。因为他怀疑我对他的感情,经常对我打骂,最严重的一次他打伤我胳膊,在医院缝了六针,我提出离婚,他也同意。可听说在哪里登记结婚还要到哪里去离婚,我们回家一次开销比较大,我们能在北京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吗?  相似文献   

12.
细节的魅力     
《实践》2013,(10):38-39
一个细节,使你怦然心动,泪流满面;一个细节,使你深受感动,经久难忘。 一块补丁1961年,春暖花开时节,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到广东视察,住在从化温泉.一天清晨,少奇同志在住地散步,他走剑岗亭前与警卫战士攀淡起来。那时正过苦日子,浮肿病患肯不计其数。少奇同志问警卫战士是哪里人?家人能否渡过难关?警卫战士告诉刘主席他是湘西人,然后脸露悲包,闭几不言了。  相似文献   

13.
德国有多少中国人?不知道。因为我没有统计过,也没有打听过。反正生活在德国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这感觉不会错。街上见到一位黄皮肤的路人,友好地笑一笑,说声“您好!”如果对方回答“您好!”那他就是中国人。接下去便是相互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哪里来?”“住哪里?...  相似文献   

14.
临军 《党建文汇》2014,(4):57-57
那年.我经常和楼下住着的一个叫阿万的年轻人一起打球。混熟之后,他总跟我抱怨说,不想找工作。想自己做老板。我问他.你有足够的资本吗?他不好意思地说.我现在连下个月的房租都成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乞丐回答说:“这太好了,我就可以买一部手机呀!”上帝不解,问他为什么。“我可以用手机同城市的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我就可以到哪里去乞讨。”乞丐回答说。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元钱呢?”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以后再去乞讨就方便了,再远的地方也可以很快赶到。”上帝很悲哀,这次他狠心说:“假如我给1000万元呢?”乞丐听罢,眼里闪着光亮说:“太好了,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买下来。”上帝挺高兴。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了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部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相似文献   

16.
盛邦和 《思考与运用》2007,(8):48-48,47
在当前,树立良好作风,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防止资本对权力的侵蚀,要顶得住金钱、权力、美色等各种诱惑。而要顶住这些诱惑,必须解决好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问题。1963年,毛主席曾撰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那么今天,我们又需要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的健康隋趣是从哪里来的?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家     
佚名 《新湘评论》2014,(10):54-55
什么是夫妻?相爱一辈子,争吵一辈子,忍耐一辈子,这就是夫妻。什么是家?家是夫妻共同经营的,编织着梦和苦辣酸甜的窝。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究竟什么是家呢,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先让我们来口斤一个故事吧。有一个富翁醉倒在他的别墅外面,他的保安扶起他说:“先生,让我扶你回家吧!”富翁反问保安:“家?!我的家在哪里?你能扶我回得了家吗?”保安大惑不解,指着不远处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么?”富翁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窝,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那栋豪华别墅,一本正经地,断断续续地回答说:“那,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屋。”  相似文献   

18.
挥洒热汗为坦途─—记平凉公路段优秀共产党员惠忠禄惠忠禄,一个平凡的老工人,一个无私奉献的老党员。一个实干苦干的“老黄牛”。惠忠禄于1959年就走上了养路工岗位,10多年来哪里苦就往哪里冲,哪里累他就往哪里钻。1970年,组织上提拨他担任十五里铺道班班...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1997,(2)
从职工工资中扣款代还职工借他人款的做法对吗?太原读者刘明问:我曾向一个朋友借过200元,但是他住我的房子两年没交过我房钱,最近他找我单位领导让帮他向我要钱,领导就从我工资中扣了200元给了我那朋友。请问:我单位这样做对吗?太原市北城区劳务市场明鉴答:...  相似文献   

20.
一个浮动广告在他面前雀跃着,一闪一闪地,仿佛一只跟屁虫,鼠标移动到哪里它就跟着游到哪里。若是从前。看到如此厌烦的广告他定会马上屏蔽掉;可那天,他却鬼使神差地点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