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国的检察制度是以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为指导的。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法制统一思想和建立统一的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的思想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十月革命胜利以后 ,为了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制建设中的诸多实际问题 ,列宁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他的法制统一思想和法律监督理论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的法制在全国统一实施 ,必须建立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2、法律监督机关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并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具有平行的宪法地位 ;3、…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民社会的日益发展,"以法治国"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现代法制的先驱毕竞源于西方社会,因此,我们只有认真研究了西方的经验,才能从中揭示出对我国法制建设有益的文化启迪.本文以"市民社会"为视角论述了西方现代法制的形成轨迹:城市管理为现代民主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城市契约开创了民主宪章的先声;市民阶级的形成滋生了现代法制的主体;市民阶级的争权运动确立了现代法律的权威;市民阶级的交往和本性加速了法律形式化的形成.可以肯定,本文将以自身独特的视角为中国法制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彭敏 《党史文苑》2004,(6):18-20
本文从法治思想、宪政理想与司法改革实践三个层面阐述梁启超对中国近代法制的作用与影响,认为梁启超宣传以西方民权学说和民主原则为基础的法治思想与宪政主张是中国近代法制启蒙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改革司法制度、倡导司法独立的主张和实践对于中国法律思想和法制的现代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认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法制,正确处理人治与法治的关系,完备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有法可依,就是要求有完备的法律可供遵循。没有法律固然谈不上法制;法律不完备,法制也不可能健全。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首要任务。然而,法律的制定是~项极为严肃和复杂的工作。因此,我们在制定法律时,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群众路线、从实际…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区分了“法制”与“法治”词义的基础上,对邓小平法制思想与法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邓小平在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系列论述中并未对“法制”与“法治”进行严格的区分,而是经常从表述习惯上使用。他在使用“法制”时,有时是指静态的法律制度,有时又是指动态的法治。如果我们不局限于表达形式,而是从其精神实质、从宏观着眼,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精髓或核心就是法治。对此,文章进行了论证。本文还对实行法治的意义,根据邓小平法制思想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专门论及法律的文章远不如他论述哲学、历史和政治的多,较之他的哲学、历史、政治和党建理论等,他的法制思想是零散的、粗线条的。但是,在他对中国革命的各种问题的思考和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中,从一个革命家和政治家的角度,对法和法制问题确有过不少的思考和论述,而且有些理论和原则,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很有价值的,如他关于法制要为劳动人  相似文献   

7.
伍华 《支部生活》2009,(12):37-37
赵乐毅从西南政法学院毕业,分配到昆明市公安局五华分局,先后在永昌派出所、经侦大队、法制办公室工作。因具备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基层工作经验,2005年调到分局法制室任副主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五华分局执法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谭卫  朱莉红 《唯实》2003,(4):47-49
法制现代化是人类法律文明必经的成长与跃进过程 ,研究法制现代化正成为当代法理学领域的一个新的重大论题 ,而法律权威问题则是研究法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应当看到 ,随着我国司法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和法制现代进程的有序推进 ,法律权威也不断随之巩固和提高 ,但它与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尚有差距。因此 ,应该从提高立法质量、落实违宪审查制度、贯彻司法责任原则、加大执法力度等方面入手 ,进一步加强法律权威建设  相似文献   

9.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全面依法治国根本要求;坚持以德治国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共同推进,是为了最大化发挥法律的功能;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是实现法律不脱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0.
李俊群 《实事求是》2006,2(3):62-6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离不开经济伦理建设,而经济伦理建设又离不开法制保障。从经济伦理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来看,一是遵守经济伦理与遵守法律某种意义上是统一的,要制定相关的法律,以规范经济行为;二是建设经济伦理要从对执法者的法制约束抓起,要从遏制权力腐败抓起。  相似文献   

11.
从哲学的层面对法制现代化这一重要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与探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法制现代化基本内涵的认识和对法制现代化进程的把握。人的现代化是法制现代化的核心与逻辑起点。民众对法律的信仰是法制现代化的心理基础。自由、平等、正义是法制现代化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川陕苏区法制的研究是中国法制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川陕苏区在短时间内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法律,部分法律具有苏区特点,这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川陕苏区法制建设有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总结。研究川陕苏区法制,推动根据地法制研究,进一步借鉴中国革命法制建设的经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川陕苏区的立法概况和特点、法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司法制度和法制建设的教训等四个方面对川陕苏区法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6,(3):34-36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现代政党政治中崭新的政治文明,要保障共产党执政地位不动摇,必然要完善和创新这种政治文明,真正实行多党合作,共产党依法执政,依照法律进入国家权力领域去执掌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权力,实现共产党领导下的权力制衡。依法执政是保障共产党执政地位不动摇的必然选择,而改革和加强人大工作是依法执政的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所以,应当把权力机关“优位原则”落到实处;建立科学的制衡机制,协调好执政党与权力机关的关系;充分发挥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职能,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从制度上保障共产党执政地位不动摇。  相似文献   

14.
每个正常人从他出生开始,成为法制社会的一员。随着他她)的成长,将在不同年龄段享不同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律义务。与生理年龄相对应,这同的年龄段也可以称之为法律龄。了解自己及家人的法律年,不仅是法制社会的要求,更是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零周岁每个公民从出生时,即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直至死。所谓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公民取得体民事权利的前提与基础。十周岁具有限制民事行为力。所谓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设定民事义务的能力。根据《民通则》的规定,十周岁…  相似文献   

15.
在法制昌明的现代社会,考试舞弊不仅仅是所谓道德或纪律问题,就法定种类的考试(即以国家名义举行的各种考试)而言,考试舞弊实际上是一种破坏公平竞争,违反考试法规极具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本文从控制论的视角对考试舞弊的法律抑制问题进行了必要的探讨.文章认为法律是抑制考试舞弊的主要手段,我国目前抑制考试舞弊的立法存在明显缺陷,我国抑制考试舞弊的法律制度的构建应当以<考试法>的制定为基础,以完善法律责任制度,加大对考试舞弊的处罚力度为重点.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对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权力过分集中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我党首次从体制上探寻腐败现象的根源,从而结束了以往把腐败现象根源仅仅看作是思想、作风的历史;他指出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是"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紧紧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从而纠正了反腐败服务于阶级斗争的错误倾向;他提出依靠法制反对腐败,从而实现了反腐模式的根本转变,即由人治反腐到法制反腐;他重申反腐斗争的重点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而指导我国反腐败斗争抓住重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关于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基础性史料汇编的陆续出版,大量的法律文献得以陆续公开,研究工作也随之展开。但是,系统性法律文献汇编有待整理,同时还要转换视角,加强对法理文献和司法文献的搜集整理,以补充立法文献的不足。学术界对于该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通史类或专史类著作中对于法制建设的介绍或简单评述,二是从宏观层面对于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历程、原则、内容、特点、经验的研究,三是对于刑法、婚姻法、土地法、劳动法等专门法的集中研究。要深化根据地法制建设的研究,必须从近代以来中国法制现代化变迁和中共领导法制进程的大背景下,加强宏观研究;运用好法理文献和司法文献,把根据地法制建设研究引向具体化和实证化;拓宽研究领域,转换研究视野,从比较视野的角度,加强其与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比较研究,或者与根据地建立前当地民国政府法制建设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法制思想诞生于社会革命、新旧社会转型时期,强调维护革命秩序,注重社会改造,突出对社会群体的革命理想教育;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的革命法律思想,既强调法制的阶级专政职能,又强调法制的民主本质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思想体系;江泽民集邓小平法律思想之大成,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跨世纪的战略目标。他们的法制思想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9.
<正>由广安华蓥市司法局的法律工作者和老年志愿者法制宣讲团的成员联合组建的"背篼法律图书馆",共有9名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工作经验的管理员,他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用背篼背着包括婚姻法、继承法、物权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法律援助条例、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等,  相似文献   

20.
这十个标志是: 法制完备。要求建立一个门类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体例科学、协调发展的法律体系。 主权在民。要求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法制应以民主的政治体制为基础;实现民主的法制化和法制的民主化。 人权保障。人权是人的尊严的价值的集中体现,是人的需求和幸福的综合反映。否认人权,就是否认做人的资格,使人不成其为人。人不是为国家与法律而存在,而是国家与法律为人而存在。权利与义务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人权问题。法律权利是人权的法律化。全面地、充分地实现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律的根本目的。 权力制衡。“衡”指权力平衡.执政党与国家机构之间,政府与社会组织、企事业组织之间,领导个人与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