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云对新中国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和改革有着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贡献。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过程中,陈云主张在保持国有经济统治地位和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引入某些市场经济因素,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简称"主补"体制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构想,为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提供了方法论启示;在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陈云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从《计划与市场问题提纲》中计划与市场之间"主要"和"从属"关系的论述,渐渐发展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规范提法,成为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指导方针,也为后来逐步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作了重要的历史铺垫;此后,陈云又提出了"鸟笼经济"思想,针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摆脱国家计划的倾向,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作了进一步思考,对于经济生活的健康运行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都有着长久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陈云研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陈云经济思想基本上形成于建国后的计划经济时期,主要内容是讲如何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我们现在已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加入了奉行自由市场经济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陈云经济思想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的确,陈云同志是主张实行计划经济的,并且在晚年仍然坚持要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也正是他,在我们党内最先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要有个体经营和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作为补充的构想,最先从理论上阐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3.
在陈云研究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陈云经济思想基本上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主要内容是讲如何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我们现在已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加入了奉行自由市场经济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在这种情况下,陈云经济思想是否还有现实意义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的确,陈云是主张实行计划经济的并且在晚年仍然坚持要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也正是他,在我们党内最先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要有个体经营和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作为补充的构想,最先从理论上阐明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持“计…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必须主动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田守成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医疗卫生事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也为其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到本世纪末即将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急需医...  相似文献   

5.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没有根本矛盾、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 ,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贡献在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位 ,解决了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 ,从而推动了市场经济实践在中国的发展 ,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图书馆事业是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图书馆事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实质上就是探讨文化教育科学事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提出以及这方面改革实践的不断推进,为我国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对于我国图书馆事业来说也是同样的.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图书馆事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历程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949~1978年:经济体制变革的萌芽时期;1978~1992年:改革目标的探索确立时期;1993~200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2003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时期。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验启示主要体现在:解放思想,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开放兼容,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共同成果;凝聚智慧,发挥相关智库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云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佳木 《党的文献》2005,2(3):35-44
陈云经济思想不仅仅限于解决计划经济中的问题,而是更多地体现于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体现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理解,体现于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的科学认识.只要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只要我们进行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要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宏观与微观的关系,陈云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那些关于反映我国基本国情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所从事的经济工作,就不会失去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八大前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开始了寻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毛泽东带头提出了六个新论点,刘少奇在八大政治报告及其它重要谈话中提出了引人注目的新三论,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发展新时期论、苏联模式三大弊端论等七个闪光论点,陈云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富于创新意义的三个新论点,邓小平深入系统地论及了政治改革、扩大民主的问题.所有这些都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源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胚芽.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 ,在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市场经济从资本主义制度中分离出来 ,把市场从市场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市场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上 ,邓小平完成了把计划经济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中分离出来 ,把计划从计划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双重任务 ,为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利用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上 ,邓小平提出新体制要吸收计划和市场两者的优点 ,社会主义要利用计划和市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思想 ,从而为在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内实现市场与计划的内在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不仅给干部培训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也给干部培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的干部培训运行机制,进一步搞好干部培训工作。 一、建立新型的干部培训运行机制的思路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建立在党和国家宏观调控和法律制度保障下,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以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培训主管部门、培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牧区改革特木勒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的改革与发展,不仅为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搞好牧区改革,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是急需我们深入研究的新课题。一、牧区...  相似文献   

13.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认清新时期改革的新特点,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的主要任务,推动改革在重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过一些有关经济管理的思想。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后,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思想。《论十大关系》一文是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最有代表性的论述。目前,虽然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由“计划体制”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重读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一文,深感毛泽东的经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由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过程中,陈云在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中,针对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以及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规律不相适应所产生的弊端,在所有制构成、经济运行机制、市场结构三个方面提出不少政策思想,这些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直至从政策层面上升到对国家经济体制模式的完整构想。陈云的"主补"体制模式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思想结晶。  相似文献   

16.
书林漫步     
《理论与当代》2013,(3):54-54
《重启改革议程》 吴敬琏 马国川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1—1提出并倡导市场经济理论、“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82岁的吴敬琏至今仍在对现实发言。其近阶段思考的汇总而成的《重启改革议程》,以吴敬琏与《财经》杂志马国川对谈的方式呈现。作为坚持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主张的代表,吴敬琏在邓小平南方讲话前一年,已出版《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呼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7.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伴随经济基础的变化和经过多年改革,高度集权和单一模式的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已演变为半集权的、一元化领导为主体的体制。对党的领导体制的改革长期缺少对市场经济新基础的研究与把握,其局限性不可避免。经济转型时期形成的过渡状态的党的领导体制,在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弊端日趋明显,因此,必须向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黄范章 《学习论坛》2009,25(5):32-36
经济理论的发展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依托.中国人要想摘取诺贝尔经济学奖,必须另辟蹊径,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在哪里呢?在于创立有中国特色的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前无古人的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拥有一批经营性、竞争性国有企业;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政府在经济发展与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转轨时期以三种"转轨"交织在一起为特征,当中国完成三种"转轨"之日,中国将以转轨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阔步进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殿堂.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21,(10)
陈云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卓越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把握,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关于中国工业化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为我国迅速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重要的理论先导作用。当前,陈云的上述战略思想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政府行为的调整与优化□魏星河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巨大的,没有政府的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能自行建立起来;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行为又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计划体制下的要求、规范,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