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中国南部大多数村庄十室九空,渐渐消逝的命运不同,古田县卓洋乡的溪流田埂、庄稼池塘、屋舍巷弄没有半点荒寂的滋味。这里的农业在提升,旅游在发展,身兼“华侨之乡”、“生态之乡”、“人才之乡”、“食用菌之乡”、“文化之乡”、“老区之乡”之美誉的卓洋,因为有人生产劳动,有六畜和呜,更有外来人气养着,倒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
吴炜 《今日广西》2008,(22):43-4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横县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优势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形成优质稻、糖蔗、桑蚕、茉莉花、蘑菇、甜玉米等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横县获得了“中国茉莉之乡”、“广西食用菌第一大县”等称号。2007年4月,横县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县域经济综合捧名从2005年广西的第51位跃升到2006年的第18位。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8,(3):32-33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西麓,总人口35万,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建置历史长达2100年。象州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重晶石、锰、铜、锌、铅等13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享有“中国重晶石之乡”、“桂中粮仓”和“优质米之乡”美称。近年来,象州农业发展迅猛,是国家优质谷生产基地县,广西糖料蔗主要生产基地和第二批国家双高糖料生产基地县。2006年被评为“广西桑蚕生产十佳县”,系全国桑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相似文献   

4.
正四川省大竹县——位于北纬30°,被誉为川东第一城,素有中国苎麻之乡、中国香椿第一县、中国醪糟之都、中国糯米之乡、川东绿竹之乡的美誉,大竹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农业已经走上了产业融合之路。塑造品牌,使特色农业走上产业融合之路。大竹县的特色农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他们为了巩固提升中国苎麻之乡、中国糯米之乡、中国醪糟之都、中国香椿第一县的品牌价值,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了现代特色农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国家,荷兰是世界上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之一,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很多经验可供学习。本文在分析了美国、荷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延长农业产业链为主要方向、发展农民合作社为重点内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为基本原则、政策引导是农业重要保证的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6.
《今日浙江》2011,(11):91
龙泉市是全国著名的黑木耳生产基地,"中国黑木耳之乡"。好山好水好空气,造就了质地极佳的龙泉黑木耳:单片耳片厚、色泽深、口感松脆、耐浸泡,且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龙泉黑木耳历史文化悠久,1209年嘉定《龙泉县志》对此就有详细记载。2010年,龙泉市栽培黑木耳13500万袋,产值4.05亿元,占食用菌产值的80%,从业人员近7万人,占农业人口的1/3,黑木耳已成为龙泉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打品种。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08,(21):I0001-I0001
“山上竹木花,山下蔗桑粮,家中猪牛羊,沼气水柜进农家”,这是忻城农业生产布局的生动写照。忻城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走特色农业产业化道路,重点实施农业产业化“122”工程(至2008年底,全县进厂原料蔗达到100万吨,桑园面积达到20万亩,至2010年底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今年甘蔗总面积发展到18.6万亩,桑园面积20.03万亩,步入“全区桑蚕发展十佳县”,金银花面积11.85万亩,位居广西首位,是广西著名的“金银花之乡”、“珍珠糯玉米之乡”。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1,(9):F0003-F0003
美丽阿合奇县位于天山南脉腹地,地处克州东北部,是著名的“中国玛纳斯之乡”、“中国猎鹰之乡”、“中国库姆孜之乡”和“中国刺绣之乡”。县人民医院便坐落在这里,有着建院56年光荣历史,现有编制床位150张,实际开放215张,职工215名,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9.
纳云德 《创造》2006,(11):84-87
借助资源优势,南华要打造三大品牌、三张名片:“野生菌王国”、“中国核桃之乡”、“生态美食城”。  相似文献   

10.
武倩 《群众》2023,(2):28-29
<正>“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重视农业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专题阐述,为我们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宿迁是传统农业大市,素有“花木之乡”“水产之乡”“粮油之乡”“江苏大粮仓”之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较大、地位特殊、作用重要。全市一产占比9.5%,全省第三;耕地面积611.6万亩,全省第四;粮食年产量超400万吨、生猪存栏量140万头,均占全省1/10。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1.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十三五"时期农业发展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作为全国闻名的"杨梅之乡"。  相似文献   

12.
<正>富锦市全境面积8227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辖10个镇、1个城关社区、2个城市社区及266个行政村,境内有农垦建三江分局及3个所属国营农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城市,国务院确定的黑龙江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文化体育先进县,中国大豆之乡、中国东北大米之乡、中国白顶鹤之乡、中国民间文化之乡,连续十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坛》2013,(2):39-39
本刊讯(通讯员 纪在钟)2012年12月21日,尤溪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笋竹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尤溪县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绿竹之乡,现有竹类资源11属55种,面积68.59万亩。针对在竹林资源培育、发展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常委会建议,要加强规划引导,把笋竹产业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作为农村和农业的支柱产业: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加强科技支撑,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培育水平、发展精深加工;大力培育品牌,加强已有知名品牌的推介和保护力度,打造品牌高地。  相似文献   

14.
马荣华 《政策》2002,(4):34-35
鄂州处武汉、黄石、黄冈三市之间,区位独特,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素称百湖之市,是武昌鱼之乡。近年来,鄂州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科学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等方面作了有效地探索。 农业结构调整呈现五大趋势 近年来,鄂州市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强化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始  相似文献   

15.
周立 《求索》2023,(1):105-112
中国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让农业强起来,既要确保国家农业与食物安全,更要牢牢把握国家农业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推动中国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为研究什么是农业强国、如何建成农业强国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农业强国评价指标和主要类型的详细分析,可以明晰农业强国的内涵,并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提炼“大农业”“大安全”“大食政”理念,为建成农业强国找到中国路径。  相似文献   

16.
张宇轩 《群众》2009,(2):37-38
句容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年来,我市以境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为载体,以农业专业协会为纽带,不断创新培养方式,加大培养力度.初步建立了一支5200多人的乡土人才队伍,涌现出全国劳模、“葡萄大王”方继生,“水蜜桃大王”杨修林,“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刘奎等一大批优秀乡土人才。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全市高效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使句容成为“中国草莓之乡”、江苏特色农业大县,形成了“培育一批人才、兴起一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7.
黄祖辉  傅琳琳 《求索》2023,(1):132-14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中国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世界大国,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的重要举措。强国农业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自主掌控农业关键技术,既能守住国家农业安全底线、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食物高水平、高质量的消费需求。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一方面,要从大国小农、人多地少、不同区域农业资源禀赋悬殊和集体公有制度的基本国情农情出发,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体现强国农业普遍特征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另一方面,必须把握好发展与安全、小农与现代农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农业强国须遵循的有效路径包括:建立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和双层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协调发展;建构政府、市场、行业组织“三位一体”农业统一大市场;发展强村富民强农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科教兴国带动农业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8.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端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连霍高速、舍徐高速在境内交汇,东临京沪铁路,符夹、陇海铁路和两条国道、省道穿境而过,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有23个乡镇130余万人,经济欠发达,是较为典型的中西部地区农业大县。  相似文献   

19.
范德珩 《群众》2023,(12):31-32
百业农为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未来五年“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泗阳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占比达到11.13%,素有“杨树之乡”“青虾之乡”“棉花之乡”的美称。近年来,泗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等次,上榜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一幅“平畴沃野、桃果飘香、林海绿都、灰瓦白墙、河清湖秀、陌上泗阳”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厉庄镇通过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光伏产业、生态旅游等现代农业项目,走出了一条山区治理新路,有几点做法值得肯定。第一,从实际条件出发,立足于当地资源、特色和市场优势,发展“三生农业”。农业发展要做到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兼顾,厉庄以特色农业、特色产业为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