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于贵明 《前沿》2006,(12):236-238
全球化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共同性日益突出。但这并不能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各自的发展目标、南北差距日益扩大以及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等就不存在冲突。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全球化。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内容丰富、蕴意深刻,马克思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开辟的世界体系,科学预测了世界体系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立足于《宣言》这一文本,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挖掘、整理、思考,对于处于世界历史和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动参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全面认识中国与世界的良性双向互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震 《公安研究》2007,(4):53-59
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交流与发展,各国法律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对话的基础上,也呈现法律全球化趋势。作为法的下位概念的刑法,必然也呈现全球化趋势,打击世界性犯罪,确立人权保护观念,推动刑法全球化。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人才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显著特征是,经济资源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流动和配置,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和联合的趋势日益加深,整个世界各种经济活动相互渗透、交叉,联系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资本、物资、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不断加速,使人才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人才国际化通常是指人才的国际性流动和跨国使用,人才的国际化教育与培养,以及世界范围内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与使用等。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读书     
正《中国体验》周晓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定价:89.00元中国人精神世界嬗变的全方位检视本书从感觉、情感、心态、体验等无法量化的概念入手,研究中国人在社会转型、体制改革、经济发展、观念变迁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应对全球化、现代化,如何定义个体与国家、个体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顺应潮流而又创造潮流。中国体验,是一个与中国经验相对应的全新概念,它指的是  相似文献   

6.
刘灿群  周翔林 《求索》2008,(1):196-197
“世界文学”是植根于经济、文化全球化基础上的现实和必然,表征为民族文学间的精神分工、全球化功能、关联交互等关系运动。“世界文学”的构型决定于各民族文学的方式与动机,影响或积极或消极。比较文学研究为“世界文学”运动提供了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加入WTO对湖北省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入WTO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与推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现象是于80年代中期出现的,90年代经济全球化正从有形商品和生产的全球化扩散至无形产品,即信息和金融等服务业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四大环节的全球一体化,是资源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当今世界各国在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等方面日益交融的格局下,任何国家不能离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这一趋势,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必然选择。世贸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  相似文献   

8.
传统全球化下的世界经济"中心—外围"结构固有矛盾导致了全球经济失衡与危机,进而引发世界经济长期萧条和"逆全球化"思潮。然而,"逆全球化"根本违背了全球化时代的经济运行大趋势,不可能支撑世界经济增长。因此,重振世界经济增长需要一个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型全球化。新型全球化下的国际经贸规则将呈现制定权博弈集团与一对一并存、高标准与差异化双轨并存、区域化对全球化一定程度替代三大新趋势。我国因应国际经贸规则演变新趋势,一是善于与发达经济体博弈,改革与调整既有国际经贸规则;二是加强与新兴经济体合作,构建差异化国际经贸新规则;三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创建区域化国际经贸新规则。  相似文献   

9.
一、全球化时代进行华侨立法的重要意义1999年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发展指标》指出:“时至20世纪末,全球化已经显示出,无论在世界哪个地方,经济决策都必须考虑到国际因素。虽然商品、服务、观念和资本跨越国界的流动已并不新鲜,但这一趋势在过去10年的飞速发展,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质的突破。世界不再是由仅仅边界相互连接的相对自主的邻国组成的一个集合体。”  相似文献   

10.
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杨元华当前,世界已进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经济按照自身发展的规律处于重大的转折时期,正在经历一场格局.体制.产业结构、贸易和投资布局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全球化、信息化和模式多样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正确把握全球化...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现象是于80年代中期出现的,90年代经济全球化正从有形商品和生产的全球化扩散至无形产品,即信息和金融等服务业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经济在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四大环节的全球一体化,是资源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当今世界各国在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等方面日益交融的格局下,任何国家不能离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这一趋势,融人世界经济潮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500年前,哥伦布返航后对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汇报说,地球是圆的。500年后,三度普利策奖得主、《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却对世人说:世界是平的。近段时间,我们从各种传媒上读到了“世界是平的”这一说法,很独特,很吸引人。但事实上有机会认真阅读了《世界是平的》这本书的人并不多——用弗里德曼的理论来解释,岂不正是全球化2.0版本的表现之一?弗里德曼所定义的全球化1.0版本,始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从1492年持续到1800年。所谓“全球化”,应该说是殖民化,国家和政府在宗教与帝国主义的影响下,利用暴力击垮国界的藩篱,将世界…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 ,由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呈现出加速扩展的趋势 ,导致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发生深刻的变化。尽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但由于全球化的目标与资本主义存在着本质上的对立 ,导致全球化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全球化是社会主义在 2 1世纪发展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资本流动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市场全球化、金融活动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经济协调全球化等经济全球化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蕴涵着风险 ,而且由于经济全球化本身的特性 ,这些会交织起来产生综合效应 ,对整个世界经济形成威胁 ,从而引出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世界历史",揭示了民族发展、消亡的未来趋势,阐述了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关系。在当今民族主义日益凸显的全球化时代,我们只有立足于世界交往,超越民族狭隘性,坚持真正的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即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结合,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的存在与凸显;我们只有真正依托全球化,提升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在全球化进程中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6.
国内要闻     
<正>博鳌论坛再议"一带一路"致力推动经济全球化3月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发布促进经济全球化宣言并指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不在于经济全球化本身,是由于现行全球治理体制同世界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不相适应所造成的。世界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改革全球治理体系。《宣言》再次体现出中国推进全球化的努力。中国既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正能量。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在内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是目前讲得最多的一个话题。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目前我们对经济全球化在认识上有哪些重大误区?对这些问题我们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对于经济全球化,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尚无一致认可的界定;对其实质,说法也不一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曾对经济全球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但许多学者对经济全球化则给予了另外的描述,认为对经济…  相似文献   

18.
吴高辉  岳经纶 《探索与争鸣》2023,(8):39-58+177-178+2
世界现代化进程呈现出贫困现象全球化与反贫困目标欧美化的悖论,在现代性危机中去认识该悖论的产生原理,是贫困治理与社会政策学的基础性问题。从世界贫困史视野来看,贫困与反贫困的观念与结构总体上呈现出从个体文明与地方化到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从前现代世界到近代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工业化与帝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工人阶级激进主义运动等因素作用下,反贫困从穷人道德的污名化取向转向社会经济问题治理取向;“国家”逐步取代宗教慈善以及家庭、社区、行会等,承担起反贫困全球化的主要责任,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出了福利模式。进入当代世界,尽管反结构性贫困成为全球共识,但是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顺利实现西方式现代工业化目标,反而沦为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附庸。深刻反思当代世界的贫困根源及反贫困实践依据,认真总结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理念、经验与模式,有助于真正推动第三世界具有主体性的反贫困理论建设与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1,(1)
正2020年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文章强调,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把困扰世界的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既不符合事实,也无助于问题解决。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相似文献   

20.
“世界历史”根基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唯物史观是同时产生的。“世界历史”是唯物史观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历史基础,唯物史观是适应于世界历史或全球化的哲学形态。围绕全球化的现实特点、全球化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中国和世界的互动而在规律的意义上形成新的认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创新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