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芳 《今日上海》2010,(7):44-45
2010年6月,世博会开幕仅一月有余,上海又迎来了一场年度影视盛宴——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与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作为上海著名的节庆活动和文化名片,影视“双节”在短短十数年间,已经逐步累积起日趋丰富的办节内涵及相对成熟的办节经验。今年适逢世博年,  相似文献   

2.
在加拿大各地,到处可以体会到“多元文化”政策带来的社会活力。从温哥华的印第安文化遗址,到蒙特利尔连绵整个夏季的多民族风格烟火节,再到首都文明博物馆那两年一度的加拿大移民文化展览,显示出组成加拿大民族大家庭的60多个民族之花竞相开放的盛景。更耐人寻味的是去年5月间一些省招募新警察也明确宣布: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不少地方议员已提出,政府部门(包括警察部门人员)的种族比例应和当地人口的种族比例大体相等。而在“龙的传人”聚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哲学史、文论史为据,又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可将文化的生命结构概括为“形”与“神”的统一。文化其“神”是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核心价值;文化其“形”是文化所生长和依附的生活方式及其符号化的表现,是文化其“神”的载体。形神共俱,质用一体;形以寓神,神以主形;形毁神灭,神丧形败。因此,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方法论是,既要保存和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的固有之“形”,包括规范语言文字,整理古典文献,继承传统节庆,保护文物古迹等;又要利用和创造出现代的文化之“形”,并使传统文化之“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实现传统文化其“形”与其“神”的现代统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笔者基于对蒙古族生活文化的了解而撰写的有关“布鲁”文化初步探析的一篇文章.在笔者看来“布鲁”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蒙古族传统体育活动以及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蒙古民族的重要标志.无论是作为现实生活器具的“布鲁”还是体育活动项且的“布鲁”都反映了蒙古族的民族生活特色和文化特色.本文主要介绍了“布鲁”的类别、制作技艺、功能、体育竞技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第一要义,重视"耻感"教育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辨是非,是一条十分清楚的价值界限。没有是非观念,那就是堕落的开始,必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知耻是关系到民族和国家兴亡之大节。  相似文献   

6.
<正>德宏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富集。傣剧植根于德宏这片民族文化热土,用群众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讲述家国情怀;傣族剪纸延续着几百年的民族传统,不断生长,传承着民族精神。奘房门前搭戏台,大青树下演傣剧10月,傣族迎来"出洼"节,德宏的干季到来。每年的干季(10月至次年3月)德宏州傣剧团都到村村寨寨演出。"出洼"节,在每年公历的10月上旬,汉语通俗叫"开门"节。此时可以解除"入洼"以来的禁忌,男女可以婚嫁,村寨可以举行大型庆  相似文献   

7.
正2月7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策划的《传统@现代——民族服饰之旧裳新尚》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开展。该展览从主题、展陈形式和结构上都颠覆了大家对传统民族服饰展的印象。据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介绍:展览之名《传统@现代》,其中@表示链接与定位,表达展览用“传统”互联“现代”、用“现代”点击“传统”的历史穿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完成一场互读,这是当代社会不可回避的文化课题。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时代终于到来,每  相似文献   

8.
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繁荣发展草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并提出,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9.
湘西少数民族审美观念是湘西各民族关于生命的诗性之思,既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的渊薮,又凸显了湘西文化的地域特征和审美个性;其间诸多的原生态文化事项,不少被誉为中华古文化的"瑰宝家珍",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因素;对湘西少数民族审美观念文化内涵、形态特征及美学诉求的深入探寻与现代审视,发掘其当代价值,对优化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丰富少数民族审美文化资源,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智慧。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其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伦理思想的行为规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11,(11):29-29
为进一步挖掘中秋文化内涵,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丰富广大市民节日文化生活,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旅游委、文化局、北京广播电视台、首都文明办、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网管办等部门会同各区县举办2011’我们的节日——北京“卢沟晓月”中秋文化旅游节。  相似文献   

12.
贵州彝族戏剧《撮特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是有民族文字和古老朴实的民族文化典籍及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的古老民族,然而,历史上是否有戏剧似是个悬而未解的问题。 1984年,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举办“双庆”活动,该县盐仓区板底乡曙光村一个仅50来户人家的彝族山寨裸戛的文艺小组,在县的“双庆”文艺晚会上,演出了一个十分奇特罕见的彝族传统文艺节目——《撮特几》。它象神密的星外来客,突然出现在贵州高  相似文献   

13.
<正> 大集体时,农民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就叫“出工”。不过,那时出工都记了工分,尽管一个标工只有毛儿八分的,也算有劳有得。实行责任制后,虽不是每天都出工,但出工的名目和种类比以往要多得多,而且只是出力流汗最终是没有报酬的。农村有句口号提得很响,那就是“人民的事业人民办”。于是,“统调工”、“义务工”、“非包工”等等,应运而生。修路、搭桥、建学校,挖渠、栽树、造大庙,国家、集体和农民都需要办的事情,当然就少不了农民出工。同时,也就出现了“记件工”、“记时工”等现象。不出工的,无疑要“抵工”、“借工”、“扣工”、“罚工”等。可见掌握这劳动用工,还是一种极大的权利呢。“人民的事业人民办”是无可  相似文献   

14.
秦俊勇 《小康》2005,(11):79-79
长三角,当代中国最具有经济活力地区之一,新贵阶层崛起的集中地带,社会精英的汇聚之地,同时还是海派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融一角。“酒”,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佳见证,有华人地区的地方就有“酒”,有“酒”的地方就有“五粮液”,有“五粮液”的地方就有“长三角”。2004年,长三角地区有了专属的文化“酒”——“长三角”。公务之酒古希腊雅典。伯里克利时期。公民都把担任公职当做一种荣誉。谁要是一生中什么公职也没有担任过,就将被认作是懒汉和没有出息的人,那是一生的耻辱。对荣誉的执着,是公职人员公共精神和职业责任的集中体现,是当代国家公…  相似文献   

15.
彭继宽 《湖湘论坛》2002,15(6):71-72
土家族传统文化是土家民族的“根”,是土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与其他民族文化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上出现的民族歧视、民族同化和人为地破坏,土家族文化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新中国建立前,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土家族不被承认,它的许多传统文化习俗迅速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土家族获得了新生,文化上也获得了平等,但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土家族传统文化又遭受了几次冲击。改革开放后,土家族传统文化虽然得到了全面继承弘扬,如土家锦、摆手舞、打溜子等项目,就得到…  相似文献   

16.
阿昌族是云南省七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但却有着足以立足于中国乃至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传统——作为民族标志的“窝罗”节及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作为民族“品牌”的“阿昌刀”,作为新兴的民族经济希望之星而冉冉升起的“水稻王”豪安公与阿昌族茶园等等,无一不浸润着阿昌人世世代代的血汗与智慧。  相似文献   

17.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遗产相当丰富,自古以来就有“文物之邦”美誉。最近省政府公布了“新昌调腔”、“四明南词”、“金华道情”等64个民族民间艺术项目为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传承和弘扬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可喜可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省与全国的情况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举办艺术节,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今年10月15日至2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的第6届亚洲民间艺术节,将与盘龙江艺术节联袂演出,充分展示民间艺术及社区文化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举办16国“亚洲民间艺术节”,不仅对于揭示传统艺术的...  相似文献   

19.
杨梅 《今日民族》2004,(4):35-36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呈现出来的传统文化,不论中外,也不论任何一种民族的任何一种风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生产发展的民族风俗习惯,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进一步发展;而一些不利于生产发展和人民身心健康的陈规陋习,总是会随着社会进步和本民族人民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逐步得到改革甚至是被淘汰的。白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其民间习俗独具特色且十分丰富多彩。仅是岁时民族节庆,大理的白族在一年里就月月都有节,有的甚至一月里有多次,而其中又以闻名中外的三月街最具有民族民俗活动的特点:一…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凝聚力思想: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是共同的精神家园;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大一统观念是传统文化的群体意识;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民族凝聚力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国家统一的文化支撑;是联系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