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学习     
西安事变6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首都各界1996年12月12日上午举行集会,纪念西安事变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纪念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要永远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集中到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和完成祖国统一的总目标上来。这样,我们就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江泽民说,60年前,我们的祖国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民族危难。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痛感“国权凌夷,疆土日蹩”,对蒋介…  相似文献   

2.
语录     
我们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继续担当历史使命,掌握历史主动,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3.
同舟共济     
《协商论坛》2011,(10):40-40
确山县委统战部召开纪念辛亥百年座谈会 10月10日,确山县委统战部召开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座谈会,全体机关干部及各界人士代表5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表示:纪念辛亥百年就是为了动员和凝聚全民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我们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高立新)  相似文献   

4.
正"海南精神"可视为长征精神的当代版和海南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今天,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用长征精神来加持"海南精神",同时用"海南精神"去表征长征精神。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最重要的是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江泽民同志曾经这样概括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5.
瓦莲京娜 《前沿》2003,(12):149-152
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包含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扬。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现代化的事业中 ,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正>红旗渠这一人间奇迹能够出现在神州大地上,绝非偶然。归根结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原本就来自于我们中华民族所固有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基因。民族精神的传承必然要在每个时代建构起一座座丰碑。红旗渠及其精神正是20世纪一座具有标志意义的丰碑。红旗渠精神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它告诉我们,今天要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就不能不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改造,乃至于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改造作为重要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观点     
《时事报告》2013,(1):4
实现中国梦要靠实干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表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  相似文献   

8.
正黄埔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刻的历史记忆之一,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关于黄埔精神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关人士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有的将黄埔精神概括为“团结、负责、牺牲”,有的归纳为“爱国、革命、统一、团结”,有的总结为“救国救民、视死如归、百折不挠、亲爱精诚”。较有权威的表述有两处。一处是1994年,江泽民同志为纪念黄埔军校建校7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10周年大会题词:“发扬  相似文献   

9.
《传承》2016,(6)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弘扬长征精神。长征精神的实质是对党忠诚、目标坚定,实事求是、策略灵活,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等。弘扬长征精神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利于国家的团结统一。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发原点,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力量泉源。它不仅在古代对我国各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信息速览     
观点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胡锦涛强调,我们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就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大力弘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要大力加强全党的团结…  相似文献   

12.
孟和宝音 《前沿》2007,(9):219-22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中华民族是具有优良传统和独创精神的伟大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信念弥坚,报偿艰辛而斗志更强,凝聚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要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祖国,为全面实现振兴中华民族而奋斗。  相似文献   

13.
观点(8则)     
《时事报告》2013,(1):4-4
实现中国梦要靠实干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表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爱国统一战线始终是铸造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战胜艰难险阻、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我们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发挥统一战线优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致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5.
正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强调,要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必胜信心,坚信我们党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无愧新时代的历史功绩。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精神,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敢于担当、奋发有为,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50年前的战争风云早已消逝,但抗日的民族团结精神却光昭日月,永不磨灭。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华民族有一种坚不可摧的团结精神,今天我们深刻理解它,对于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祖国的统一、繁荣富强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因为它在粉碎蒋介石消灭红军美梦的同时,使各族人民之间形成了水乳交融、守望相助的团结力量。因而,我们说正是长征,开启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征程。今天我们走在夺取"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依然需要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各民族之间守望相助和水乳交融的团结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脊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自信、自立、自强,团结和谐,奋发有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