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型城市是重视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城市,它给一个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如上海、深圳、杭州、青岛等都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目标,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对提升城市竞争力起到了促进作用.福州要借鉴这些城市的经验,着力建设学习型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
陈国辅 《唯实》2006,(2):45-49
提高常州城市竞争力应确立科学的城市竞争导向,科学定位常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抢占信息化竞争点,加强资源开发和管理,构建学习型城市。  相似文献   

3.
韩福才 《党建》2010,(2):33-33
河北承德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学习型新格局,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既是承德人民追求的新目标,也是承德发展的新载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是建设学习型格局的主体,也是承德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生力军。市委抓住主体,进行了构建学习型新格局、推动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创建学习型社会进程的战略要求。它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 ,是积极应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挑战的迫切需要 ,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内在需求 ,是增强城市学习力的基础工程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陈建林 《探索》2003,(1):118-122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进行战略转型的战略性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环境因素分析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理论分析 ;重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基础分析 ,提出了重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学习型城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战略任务。本文把文化发展问题放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大视野背景下,着力探讨了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0,(15):34-35
大连市是国内较早提出并实施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城市之,早在2001年,大连市委就做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他们任倡导推动构建长效学习机制时强调,要“以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做学习型领导干部为载体,  相似文献   

8.
吴宪 《发展论坛》2003,(7):73-73
2001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了“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并认为“21世纪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党的十六大又把形成学习型社会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之一,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全新理念引导下,学习型城市的观念正深入人心。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做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决定,常州、大连、上海、济南、青岛等城市还制定了相当明确的、系统的建设学习型城市行动纲要或方案。创建学习型城市,是…  相似文献   

9.
把长春市建设成学习型城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现长春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城市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商市民素质实现自身价亿的需要。长春市构建学习型城市应遵循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领导重祝,行政推动、健全机制,措施配套、全民参与,与时俱进的原则;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健全系统的学习体系、形成社会化学习网络、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等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10.
面对学习型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学习型城市是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前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又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精神、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题中应有之义;尤其需要从战略角度,加强对杭州学习型城市的研究,着力从体制、制度层面提出杭州构建学习型城市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发展城市文化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看,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力量;从发展城市经济看,城市文化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从建设城市政治文明看,城市文化是城市政治文明的精神内核;从构建学习型城市看,城市文化是学习型城市的主体内容;从人的全面发展看,城市文化是市民素质提高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2.
王毅人 《奋斗》2006,(8):47-47
当前,建立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一个时髦词,随之而来的还有建立学习型城市、建立学习型机关等等,学习一词一时又热了起来。  相似文献   

13.
李贵华 《学习月刊》2010,(18):38-3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到基层,就是要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干部、建设学习型城市。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学以致用,向学习要观念,向学习要态度,向学习要效益,切实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习社会视野中学习型城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学习社会和知识经济为背景,分析了学习型城市的概念和特征,对中外创建学习型城市进行了比较,尤其分析了英国学习社会与中国学习型城市的异同,并从社会宏观层面、体制和环境中观层面、个人微观层面提出了构建学习型城市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发展后劲的要津,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智力支撑和动力源泉。江泽民同志早在2001年5月就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正式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6.
《前线》2008,(4):F0002-F0002
2007年7月16日,北京学习型城市网开通暨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时任市委常委、市教育工委书记、北京建设学习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朱善璐同志为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揭牌,启动开通北京学习型城市网。  相似文献   

17.
邬才生 《唯实》2003,(4):77-79
自江泽民同志在 2 0 0 1年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年会上提出“构筑终身教育体系 ,创建学习型社会”以后 ,“学习型社会”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建设学习型城市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重视。我省常州、苏州等市先后制定了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规划 ,为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怎样把好的理念和好的规划贯彻好、落实好 ,使学习型城市建设扎实推进 ,不仅对建设学习型城市本身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还要围绕提高城市公民的素质 ,把培育学习型公民作为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础工作 ,抓紧抓好。一、…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城市建设应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文化竞争力在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包括城市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城市的文化设施、文化市场、文化服务、文化管理体制,以及文化教育、文化形象、文化精神,等等,这些构成了城市文化的硬件和软件,而人文精神则渗透于其中。可以说,城市人文精神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其在城市文化竞争力中的支撑意义日益显著。然而,目前我们在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往往过于强调经济总量、经济目标和硬件建设,忽视了城市的人文文化与人文精神建设,从而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市建设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荣 《奋斗》2004,(5):30-31
当前,如何加强城市管理,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城市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规范和界定新时期城市管理的职能,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的基本规律,正确处理有为管理与无为管理,人治与法治关系是摆在城市各级政府和管理工作者面前的十分迫切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20.
城市文化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基础,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影响并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从传统的功能城市到今天的文化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关键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