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主体上是以政府为主要应对力量,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不高。政府与社会之间未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客观原因在于政府对社会力量的管理能力不够,主观原因在于政府与社会力量的互动意愿不强,以及社会力量本身的发育程度不充沛。我们需要从政府与社会力量互动角度重新思考转型期的公共安全管理制度,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管理法规体系等方式建构起一套适应现实需要的应对潜在和显在威胁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是随着全国应急管理体系同步建设的,其在发展动力、运行过程以及安全规划战略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在坚持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今后重点可以从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加强立法、落实绩效考核、扶持公共安全产业等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3.
随着治理理念的盛行和实践,非政府组织已成为重要的治理主体,已成为政府发挥经济调控、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帮手。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扶持与监管,建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在我国,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既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非政府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和自律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非政府组织(NGO)作为一支新兴的社会力量伴随着广泛的经济、行政体制改革正快速发展起来,在弥补市场与政府缺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非政府组织还很不成熟,各方面问题突出。文章以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为出发点,着重从非政府组织人员结构、人员选拔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几方面探讨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政府扶持、人员选拔机制、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寻找非政府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连续的循环流程,包括公共危机疏缓、公共危机准备、公共危机回应和公共危机恢复四个阶段。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织之一,在公共危机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公共危机管理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重 组成部分,是我党执政基本理念。近年来,虽然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公共安全责任事故依然频繁发生。究其原因,“GDP崇拜”高烧不退,安全发展观念淡薄;公共安全投入不足,公共安全基础脆弱;公共安全立法滞后,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监管缺位,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不足;公共安全教育培训落后,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发展缓慢是引发事故的重 导火索。因此。本文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完善我国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树立安全发展观念,改革政绩考核方式;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夯实公共安全基础;加快公共安全立法,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安全生产执法,加大官员问责力度;加强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培育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  相似文献   

7.
"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执政基本理念。近年来,虽然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公共安全责任事故依然频繁发生。究其原因,"GDP崇拜"高烧不退,安全发展观念淡薄;公共安全投入不足,公共安全基础脆弱;公共安全立法滞后,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监管缺位,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不足;公共安全教育培训落后,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发展缓慢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导火索。因此,本文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完善我国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树立安全发展观念,改革政绩考核方式;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夯实公共安全基础;加快公共安全立法,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安全生产执法,加大官员问责力度;加强公共安全宣传教育,培育社会化应急救援队伍。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冲突预防(CP)的理解充满争论。本文把CP分为结构型和直接型预防两类。前者着重讨论冲突原发地的潜在原因,并致力于一种长期的参与;后者主要关注短期策略以及冲突方和第三方的互动。在实践中,国家和政府间组织(IGOs)一直是CP的主导力量。联合国就是最明显的参与者,在冲突预防中扮演着重要的领导角色。鉴于当代冲突的动态和特点与传统的国家间冲突不同,NGO在预防国际冲突中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NGOs在CP中的各种角色和活动往往是和国家及政府间组织并行或同在的。在实践中,全世界各国、IGOs以及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的NGOs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提高解决当代冲突的能力和效率,我们就应该也必须通过一个跨国框架来增进国家、IGOs和NGOs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念认为,政府警察机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主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私人保安、社会自治组织等社会治安组织也参与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与警察机构合作、互动,共同维护社会秩序。我国的治安主体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因此在研究治安主体时,应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加强政府主体的同时,还要强化非政府主体,两者双管齐下,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剧烈、持续、深刻的变化,社会安全的需求总量增加,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同时,兴起于西方的公共选择理论和治理理论基础上的公共安全社会化,也直接推动着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到维护公共安全当中,从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维护公共安全的社会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后期兴起的“社团革命”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一即公民社会理论。从国家与社会二元理论结构基础上发展出的国家、经济、社会三元理论,将公民社会看作是国家与经济控制之外的社会领域。公民社会理论的中心话题是如何建立具有自治、自主、自律性的包括非政府公共组织等的社会组织。从非政府公开行政角度,我们可以将由非政府公共组织实施的非政府公共行政大体分为基层自治行政、公共事业行政、民间志愿行政、社会中介行政四类。非政府公共行政凭借非市场、非政府机制运行。  相似文献   

12.
论非政府组织的公共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 《工会论坛》2006,12(2):61-62
非政府组织的探索从上世纪末至今,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公共责任的研究较为少见。本文从非政府组织的公共责任的概念出发,论证了在实现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中非政府组织承担公共责任的必要性;并论述了非政府组织目前在落实公共责任中的困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5.12汶川地震为案例解析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二者间的互动合作及现存问题,从确立相互依赖和互利、界定权责利、培育互信意识以及二者关系的法治化规范化等路径构建二者间的互动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公共安全的界定意义不仅在于理论体系的完善,也是指导司法实践的必然要求,为正确定罪量刑奠定坚定的理论基础。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以及重大公私安全,公共一词的本质是不特定,包括对象的不特定性和结果的不特定性,对不特定性的理解和把握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后半期以来,发达国家的政府和私人志愿组织对发展中国家非政府组织(NGO)的援助从传统的强调人道主义救济逐渐转向授权,通过项目援助,改善NGO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增强NGO的能力建设。这些努力使NGO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公民社会层次上。但从本质上说,发达国家还是把对NGO的援助看作是进行外部干预的一个合法领域,作为一种新的外交手段,当作不断深化的全球治理的一种新形式,是其进行国际社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从非政府组织自身特性还是从公共政策过程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来看。其参与公共政策的功能都要求得到进一步加强。然而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非政府组织在参与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诸多因素的阻碍。本文从非政府组织自身的缺陷及外部体制性制约因素两个大的方面讨论了非政府组织参与政治的障碍。  相似文献   

17.
非政府组织:我国政治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性治理变革的年代。作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产物,非政府组织目前在我国还处于弱势生存期,由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纠缠,它的发展及其作为离人们的期盼相去甚远。在社会转型加剧和社会问题丛生的背景下,检视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成长发育,客观地评估其作为与局限,积极探寻其发展思路与建议,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国家能力建构和市民社会发育之间的关系,实现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超越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日益增多的社会突发事件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而传统的社会管理机制在应对此类事件中已是力不从心。建立在公民知情权基础上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通过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实行信息自由来减少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冲击 ,因此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在我国 ,由于信息公开制度还处在起步阶段 ,所以急需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行政生态学视域下政府职能转变与非政府组织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行政现象、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行政学分支学科。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根据行政生态学理论,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必须改变过去囿于政府系统本身,而应该将其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考察。  相似文献   

20.
商业秘密法对技术秘密的保护,有可能使危害公共安全的技术信息规避法律而获得事实上的保护。现行法律通过商业秘密的强制公开措施回应公共安全保护的需求,但这一措施对技术秘密而言存在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因而有必要将技术秘密的直接公开模式转化为保密技术数据但同时公开其实施效果的模式,而技术秘密的公共安全审查机制的建立就是实现该模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