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是一个牵动上上下下触及方方面面的老问题。十多年来,尽管党中央、国务院三个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但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依然存在,在有的地方,甚至有所加重。1996年6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指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处理好与农民的关系。当前,一些地区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党同农民的关系,影响农村稳定的一大因素”。本文就农民负相过重的具体失现、原因及其对策问题,谈谈个人的粗浅意见。一、农民负担过重是当前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原因。所谓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在非等价交…  相似文献   

2.
农民负担重是近年来农民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也是一个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顽症”。尽管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三令五申,要求各地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但目前农民负担重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央抓得紧,负担就下降;稍微一放松,负担又反弹。 农民负担真的是久治不愈的“顽症”?非也。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一些代表为减轻农民负担开了个“药方”:精兵简政。 农民负担与精兵简政有什么关系?人大代表、衡水市委书记白润璋这样解释: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农民负担一再出现反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目前许多地方的乡镇机构臃肿,干部队伍和招聘雇用的人员庞大。 中国人常讲一句话,叫“人多好办事”。但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讲效能的今天,这一古言开始失灵。人多不一定就好办事,而且有时人多反倒是一大包袱。对党政机关来讲,机构臃肿、冗员过多更是后患无穷,所以我党  相似文献   

3.
林嵬  刘健 《瞭望》1999,(27)
去年以来,由于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和效益回落,农民劳务收入减少,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面对农业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的新形势,党中央审时度势,明确指出今年农村工作必须抓好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两个突出问题。要做好这两项关系全局的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是切实把过重的农民负担减下来。如果农民负担不减轻甚至反弹,不仅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而且容易诱发基层干群矛盾,加剧农村不稳定状况。过重的农民负担屡减不轻,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地方和部门贯彻中央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不力,监管机制不完善,对违纪行…  相似文献   

4.
瞭望哨     
《瞭望》1993,(29)
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要减轻农民负担,各级政府积极行动,许多地方的农民负担得以削减,深受农民欢迎。但人有多种,物有不齐。也有一些地方的基层单位,将减轻农民负担视为自己的一种“负担”,千方百计敷衍了事。有些单位,上级来检查的时候,有汇报、有  相似文献   

5.
取消农业税后的农民负担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农业税的取消,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一些负担仍然存在着:即农村乱收费依然严重;教育费用不断增加;生病就医不堪重负等。因此,要彻底减轻农民负担,必须制止农村乱收费,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3,(14)
中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据新华社3月22日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对行动迟缓者、清理不力者,要给予批评;经批评教育不改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李鹏呼吁加速南非问题政治解决据新华社3月23日报道:李鹏总理21日致电联合  相似文献   

7.
错位的“裁判”湖北成尚城据报载,湖北汉川县委、县政府在组织检查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时,要求各个检查组直接深入到农民家中去,听一听农民的意见,问一问农民的要求,看一看农民的负担卡。一句话,减轻农民负担是否有成效,要让群众当“裁判”。让群众当“裁判”,这种...  相似文献   

8.
政府工作报告谈到减轻农民负担时说,当务之急是要狠刹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的不正之风。刹“四乱”,得民心。刹“四乱”靠什么?靠法。新年伊始,湖北天门市600多位农民办理了续聘1999年度私人律师的手续。律师受聘后,积极参与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帮助农民排解纠纷、签订合同。遇到“四乱”行为,农民说:“有事同我的律师说!”他们只得悻悻而去。“四乱”怕法,给人启迪。对“四乱”,政府也采取了不少的措施进行治理,但在一些地方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原因何在?其一,从治理对象看,“四乱”者大都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及其…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句句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减轻农民负担的决心,农民群众欢欣鼓舞。 上面领导和基层群众担心的是:《决定》贯彻执行时会不会“梗阻”、“走样”?担忧不是空穴来风。以前常有的情形是,一些地方的干部政治意识、群众观念淡薄,“令箭”到了他们那里常常成了“羽毛”,用群众的话说是“春风不度玉门关”。还有少数地方的负责人像“歪嘴和尚”,再好的“经”,经他们“结合本地实际”一念,往往成了“怪腔异调”。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困扰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难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措施的出发点是农民利益,落实到基层的效果如何,以及各种政策之间的协调会不会出现问题,必须回到实际中去检验。近几年来。国家进行的规模较大的减轻农民负担的工程中,以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电纲改造最为典型。农村税费改革和电网改造两项宏观政策的绩效和遇到的问题,与现有的研究结论是否相符?政策成本有多大?政策是否可持续?这些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有何启示?带着这些疑问,本次调研以安徽省定远县为对象,综合考察税费改革和电网改造两个工程的实际效果,探察存在的问题。在一个理论框架下。从缓解“三农”问题宏观层面讨论国家扶农政策制定的着眼点和协调关系。调研过程申,我们采用领导访谈、实地考察和问卷发放的形式.走访了定远县分管财税和工业的两位副县长,到农业、财政、电力等具体部门详细了解情况,实地深入两个乡镇的政府、走访三个行政村的村干部,在全县37个乡镇平均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本文对比了税费改革和电网改造的绩效,井从实施方式、改革成本、实质效益三个角度对适两种减负方式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新形势下有关“三农”问题政策制定的四点结论。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也是经济体制改革能否顺利向前推进的根本问题。中央一再强调,农村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方针要长期坚持,保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一定要认真落实。看来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继续抓紧。特别要注意解决好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当前要认真抓好粮、棉、油、肉等主要农副产品的生产和“菜篮子工程”,增加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极大,从中央到地方都要下决心增加农业投入,加强江河的治理和农田基本建设,逐步增强农…  相似文献   

12.
减轻农民负担问题抓了十多年了,仍然不如人意,且时常反弹,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但笔者以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干部的负担太重。减轻农民负担只有先从减轻干部负担抓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干部的负担,主要是指沉重的“政绩包袱”。这里面既有来自上面的压力,如干部们每年都要层层签订政绩目标责任状,年底考核达不到目标就要受罚;又有来自干部们的自加压力,因为要保住“乌纱帽”或要想得到更大的“乌纱帽”,只有凭政绩说话。不管是来自上面的压力还是自加的压力,干部们一旦将政绩作为自己追求的唯一目标,往往就会走向极端,把“为人民服务”也变成了“为政绩服务”,尤其是  相似文献   

13.
张秀芬 《求知》2000,(10):27-28
中国的农业和农村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利益问题。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就必须减轻农民的不合理负担。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蓟县农民负担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最近几年内,我县各乡党委和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成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农村税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现行的农村税费制度和征收管理办法还不尽合理 ,农民负担重、税费收取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 ,必须积极推行税费改革的配套改革 ;继续坚持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 ,做到“三个确保” ;积极探索化解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 ;改革财政体制 ,完善乡镇机构改革 ;严格执行村内“一事一议”筹资投劳政策 ,加强涉农收费管理。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下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干部能“上”不能“下”,是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制约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瓶颈”。干部“下”的问题,不是简单降职就能解决的,而现今的制度对待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往往只强调调整,不注重调下干部的下后安置和合理使用。实际上,调下干部情况有多种多样,有的是自身能力不适应问题,也有的是组织使用不当问题。要解决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关键是要找到“下”的出路,用其所长,使“下”的出路明朗…  相似文献   

16.
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琴 《瞭望》2000,(26)
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好坏,取决于多种复杂因素, 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形象和素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许多地方班子团结,人心思进,局面喜人,不用说,一定是有一个重“身教”甚于重“言传”的领导集体,特别是有一个群众信服的一把手。他们信奉“行之以躬,不言而信”的朴素真理,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所宣传的思想信念、道德主张,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环节,做到了“知”与“行”、信仰、信念、信心、信任的高度统一。而在一些思想政治工作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单位,往往是主要领…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8,(43)
养人腐败求政绩基层干部指陈农民负担重的根源编辑部不断收到基层干部反映农民负担问题的信件,剖析农民负担过重的根源所在。变通术山东省招远市委党校张桂习、杨为林、路宏广来信,概述了一些地方如何“变通”5%的限制性政策:有的地方为了多提村提留和乡统筹费,硬性...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中央又一次强调要求彻底解决农民负担问题,这确是抓到了当前农村工作的要害之一。泰安市从坚持党性、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高度,就减轻农民负担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表现:农民 负担在哪里 农民负担一般讲是指“三提五统”(即三项村提留,五项乡统筹),农民必须承担;不合理的负担,政府必须减除。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农民负担突出的问题主要是“三提五统”费之外支出多,数额大。一是集资。当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6,(47)
减轻农民负担问题,最近一个时期再度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刚刚闭幕的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专门安排听取了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关于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报告。这份受李鹏总理委托所作的报告,在会场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也作出专门部署,要求各级法院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理违法加重农民负担案件。种种情况表明,一个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农民负担问题的氛围正在形成。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姜春云副总理。 记者:姜副总理,您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中说,减轻农民负担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民增收难,难在缺少更为强大的增收“动力源”。因此,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除坚持减轻农民负担外,更重要的是要构筑农民增收的新“动力源”。 自 1978年以来,农民增收出现过 3次高峰,增收幅度较高,其根本原因在于背后都有一个较强的或强大的“动力源”。包括农村实行联产承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外向型农业起步以及农副产品提价。进入新时期农民增收的“动力源”已呈多元化,有的方面在减弱,有的方面正在得到增强,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