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天津市于1992年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是继上海之后在全国第二个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市。20年来,天津市住房公积金制度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12年5月,全市累计住房公积金达1303.7亿元,职工因住房消费等原因提取685.5亿元,余额618.2亿元;累计向54.1万户职工家庭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082.2亿元,贷款余额514.8亿元,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余额占全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例接近1/3.在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资金规模的快速增长.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和监管部门都十分重视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工作。本文试图从管理机构的角度分析住房公积金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吕薇 《瞭望》1999,(16)
80年代末以来,我国住房金融已陆续在各大银行启动。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增加1000亿元住房贷款。住房信贷作为启动住宅消费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加大了推进力度。据统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到目前已经累计发放个人住房抵押贷款500多亿元。但总体来看,我国住房...  相似文献   

3.
在新千年的开始,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广大百姓梦寐以求的目标。住房消费被政府确立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已经好几个年头了,这一消费热点能否真正形成,横亘其间最大的障碍是价格。 1999年政策对住房消费的启动力度已经显现,住房分配货币化,开放住房二级市场,发展住房金融,加上积极的住房财税、金融政策,调动了居民住房消费的积极性,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个人购买的商品房已占全年商品房销售额的74.4%。 一直相对滞后的个人金融信贷服务,随着个人购房比例的提高也有所改善,商业银行发放的个人购房贷款首次高于住房…  相似文献   

4.
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九月底之前,各地的房改政策必须出台。按照这一精神,在新的住房供应体系中,经济适用住房应唱主角。然而,各地第一批经济适用住房陆续建成入市,并未受到预想的追捧,尤其在一些大城市,甚至有遭受冷落的嫌疑。目前,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面临着几重障碍,一是多重改革政策目标同时推出,抑制了居民的购房消费。二是在启动住房消费方面尚未形成合力。三是启动房地产市场政策还存在考虑增量房因素多而存量房因素少的倾向。四是控制销售对象政策在具体销售中难以实施。五是经济适用房房价还存在不合理因素。经济适用房启…  相似文献   

5.
唐敏 《瞭望》1998,(48)
新的房改方案出台在即,有政策介入的经济适用住房成为构筑新住房供应体系的重头戏,直接面对占人口总数70%左右的中低收入者。今年以来,国家分三批下达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计划,建设总规模达到21亿平方米,总投资达170321亿元,同时还安排了71123...  相似文献   

6.
告别温饱奔向小康生活目标的中国老百姓,在国家大幅度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之后,他们会把手头积攒下来的3万5千亿元存款投向哪里? 专家们预测:住和行将形成中国的第三次消费热潮,而住更是人们首选的目标。 国家计委主任陈锦华说,我国目前每年用于住房建设的投资是2000亿元左右,在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由过去的仅占1.9%降到不足1%,说明居民住房建设还有很大潜  相似文献   

7.
邸燕 《理论导刊》2001,(7):23-24
消费信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信用关系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缓解生产与消费之间矛盾的必然产物,是生产信用化、经济信用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开展消费信贷,有利于国内商业银行拓展零售业务,迎接中国加入 WTO后外资银行的挑战,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企业的技术进步。然而,我国消费信贷开办至今不足二十年,发展速度缓慢,在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才有住房按揭贷款。在九十年代末期,全国才有比较规范的汽车消费信贷。消费信贷比重不大,且品种单一。截止 2000年六月末,全国个人消费信贷余额为 2541亿元…  相似文献   

8.
如何看待储蓄猛增与消费低迷的反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银行统计,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末的210.6亿元增加到1998年来的53407.5亿元,平均每年递增33.8%。从1980──1998年的大部分年份,储蓄增长率一直维持在30%以上,今年以来,储蓄存款仍增势强劲。4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到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1—4月累计增加5000亿元,同比多增1808亿元,四个月增加额已接近去年全年增加额的70%,是近十年来增加额最多的年份。今年3月份第一期500亿国债不到几天使销售一空,可见居民储蓄意愿的强烈。与储蓄存款猛增形成明显反差的是,消费需求不足已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王军  杨青  李烽 《瞭望》1999,(32)
在多渠道刺激消费需求中,扩大居民住房消费,被大中城市视为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的首选。如何提高普通居民的购房能力,尽快形成以个人消费为主体的商品住宅市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在大城市中,北京居高不下的商品房价一直是普遍关注的一大问题,人们在问:能不能先把京城房价降下来?仅"八五"期间,北京市住房年投资额即由期初的20.8亿元增长到期末的1295亿元,年均递增44.2%,远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8.3%的水平;住宅年竣工量已连续10多年超过600万平方米,近几年更是达到800至900万平方米的水平,居良住房条件得到明显…  相似文献   

10.
蓝茵 《学理论》2012,(25):63-64
美国次贷危机于2007年爆发之后继而引发蔓延至全球的金融危机。时至今日,这场危机已大大缓解,在后危机时代,中国仍可从次贷危机中借鉴经验教训,更好地应对住房信贷市场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剖析了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阐述中国住房市场现状,提出了后危机时代完善和规范中国房贷市场管理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上海开展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以来,中国个人信用制度开始起步,先行一步的上海已经有118万个人信用卡持有者和68万与银行有借贷关系的市民多出一张新的“身份证”——信用记录。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直接带动了个人消费贷款的猛增,据人行上海分行统计,2000年到11月底止,上海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已达52026亿元,比上年末新增274亿元,其中增长最多的是个人住房贷款,贷款余额达5206亿元,比年初增加20903亿元。200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在1999年推出支持个…  相似文献   

12.
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对化解银行信贷风险、刺激个人住房消费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现阶段由于制度和操作上的缺陷,不仅阻碍了房贷保险的发展,而且给房贷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分析房贷保险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完善房贷保险的法律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唐敏 《瞭望》1999,(12)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已购公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房改房)进人交易市场已成为进一步深化房改与加快住宅建设所无法绕过的“坎”。作为实现住房商品化必须建立的基本机制,开放房改房交易市场可以使广大居民通过更换住宅实现住房即期消费,用存量的流动带动增量的发展,实现对住宅商品的有效需求,因而倍受企盼。南通、常熟、江阴三市进行已购公房上市交易试点,仅几个月三市就有近2000户居民出售旧房,购买新房,换购新房户数占交易总数的97%,平均每户增加面积40平米,增加支出8万元,扩大住房消费的效应十分明显。建设部提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银行将于今年5月在香港发行钞票。 1994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一年。三月人大会议过后,中国金融、外汇、财税、投资、外贸等方面将有一系列改革方案出台。针对这一形势,中国银行董事长王启人最近提出了中国银行1994年的工作目标和改革措施。以现代化大银行为发展目标尽管金融形势严峻,同业竞争激烈,中国银行在1993年仍取得可观成绩。据资料显示,到年底,中国银行各项外汇存款余额达278.46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18%;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达204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1%;各项人民币贷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住房商品化进程的推进,与住房买卖相伴随的住房租赁市场正逐步启动,但由于住房租赁市场发育滞后,正规渠道供给不足,加之交易手续繁杂、费用不菲,让这一需求巨大的市场更多地走向了地下,如何引导与规范,提上了议事日程。继北京市出台政策为已购公房上市出租开闸放水,建设部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决定,调整住房租赁市场税收政策,无疑,疏导之下租赁市场的规范与活跃将极大地激活住宅市场,同时既能满足不具备买房条件家庭的住房消费需求,也为投资经营提供了新的渠道。 住房租赁市场 供需矛盾突出 进…  相似文献   

16.
唐敏 《瞭望》2003,(32)
据测算,在50年的住房使用期内,房屋修理和服务消费与购房总价比例为1:1到1.5:1。自前全国物业管理的覆盖面占物业总量的38%,物业管理实现年产值300亿元。据预测,物业管理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以住房分配货币化为工作重点,加快住房新体制的建设,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据统计,自1999年7月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正式推行以来,到2000年11月,天津市已有80个区局实施了住房货币分配,2.44万人实施了住房货币发放,发放住房补贴9.1亿元,有122个区局正在制定或准备实施住房货币分配方案。住房货币分配的推行,直接激活了天津市二、三级房地产市场,2000年1~11月,住房交易量创历史最好水平,住房交易1249多万平方米,交易金额193多亿元,分别比1999年同期增长96.4%、85.3%,其中商品房销售规模已达到630万平方米,个人…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是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如何处理好金融市场化和服务“三农”二者的关系至关重要?四川省级文明单位——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农村信用联社坚持发展农业、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经济的“三农”方针,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在农村金融工作中成效突出。2001年全年共收回不良贷款7718万元,截止2001年12月31日止,各项存款余额为4142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0023万元,比年初上升3868万元,其中农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6%,农业贷款净增4331万元,增长12%,农贷净投放比104%。累计发放贷款36166万元,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证9.2万个,农民贷款户7.7万户,农户贷款面达到45%,下乡送贷到户资金12350笔,金额为476万元。  相似文献   

19.
数字财经     
《求知》2013,(9)
<正>354.68亿元普华永道最近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十大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普遍双升。上半年,十大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至4116.64亿元,较2012年末增加了354.68亿元,增幅达到9.43%,不良贷款率较2012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至0.95%。  相似文献   

20.
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消费是我国亿万农民企盼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扩大内需,启动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现在我们遇到的消费需求不足、许多产品供大于求,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收入有限,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消费市场还无法真正启动。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农村,9亿农民是我国人口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蕴藏着巨大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关键。一、我国农民收入和消费的状况 1、农民消费水平与收入水平正相关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水平随之增长。1978年,农民家庭的人均收入只有133.6元,在这以前,我国有1亿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为农村经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