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机,按照《韦氏英文辞典》的解释,是指“有可能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或关键时刻”。实践证明,危机事件出现后对相关舆论引导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危机事件处理的进程。本文试从危机传播的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危机事件出现后舆论的特点,进而探讨相关引导的策略。一、危机传播的主要特征国外对于危机传播的研究有着相当长的历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危机传播研究发端于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它被用来预测假设的政治形势,其目的是防止类似危机的发生,并预测采取措施的价值。1962年在泰勒(TY101)案例中,危机传播研究领域从政治领域拓展到商…  相似文献   

2.
社会公共危机事件作为一种突发性事件,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和负面的影响力。应对和处理危机事件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而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只有正确认识到加强社会公共危机下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并把握社会公共危机下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基本原则,才能迅速有效地化解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消除其负面影响,甚至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过程中,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舆论引导的一把利器,担当着重要的职责。媒体通过对社会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的系统把握,正确分辨真假信息、有力防范事态扩大、有效引导舆论方向,有利于最终促成事件的成功解决。因而,切实加强媒体在社会公共危机下的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对于危机的成功化解、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彭艺 《理论导报》2011,(12):16-17
当前,我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由此而导致的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而各类危机事件借助于互联网的舆论媒介迅速传播,极易演变为政府网络舆论危机。面对各种危机事件,如何进行有效引导与沟通直至化解,已经成为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的中国出现了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型社会危机型态,即网络群体性事件。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旧媒体的交叉作用对传统的一元舆论表达结构、危机事件的传播报道模式和以公权力为主导的话语体系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回应危机事件时,政府相关部门需构建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规范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言论,创新观念,以互联网思维引导新旧媒体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大学生骨干作为学生群体中的精英,是学生工作开展的中坚力量,在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置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介绍了高校舆论危机的概念和生命周期,总结了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学生骨干参与下的高校网络舆论危机处置机制,阐述了学生骨干参与下高校网络舆论队伍保障、预警、监控、引导和善后恢复五个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增强危机事件应对能力,是各国执政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国政党在实际处置危机事件过程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效。本文总结了国外一些执政党在危机事件中的应对举措,如强化危机意识、注重利用传播媒介的时效性和便捷性引导舆论、提高危机事件的决策效率等,这对中国共产党危机事件应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微博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功能,同时也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微博舆论场比传统舆论场更加错综复杂,给我们的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重大挑战。本文在分析微博时代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日趋复杂的舆情现状,以及高校突发事件微博传播引发舆论危机的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依据传播学有关原理提出高校突发事件微博舆论引导的具体方法和对策,以促进校园和谐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微博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功能,同时也导致突发公共事件微博舆论场比传统舆论场更加错综复杂,给我们的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新的重大挑战。本文在分析微博时代高校突发公共事件日趋复杂的舆情现状,以及高校突发事件微博传播引发舆论危机的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依据传播学有关原理提出高校突发事件微博舆论引导的具体方法和对策,以促进校园和谐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技术普及和发展,网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越来越快捷,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公共事务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但同时,基于网络自由、匿名的特性,也使得网络舆论言辞比较激烈,容易误导公众,政府如果引导不及时或处置不当,就会形成舆论危机事件,并对行政管理工作及政府公信力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如何正确应对网络舆论危机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颢。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网络舆论影响的不断扩大,网络舆论危机事件不断增多,社会各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作出了积极思考,但客观现实仍需要我们不断创新认识,深化对网络舆论危机的规律性把握.就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逻辑而言,既用舆论学原理观照网络舆论的生成,也可借用物理学的“混沌理论”观照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机制.在网络舆论危机应对思路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把网络舆论控制简单地等同于网络媒体控制,忽略了网络舆论控制与社会控制和公共管理的互动等等.革新网络舆论危机应对思路,必须全面更新危机管理思维,尊重危机生成管理规律,创新架构网络舆论危机防控管理的基本框架和策略技术.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结构的基本要素包括舆论引导的主体、载体、客体、环体.分析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的结构,不仅要了解组成这一结构的基本要素,而且要进一步分析诸要素的相互关系,把握它们在这一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化解舆论危机,保持舆论平衡状态,增强舆论引导力。处理好以下3组关系,对于增强政府官员舆论引导力,化解舆论危机,保持毁沦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与政府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谣言几乎与群体性事件如影随形,贯穿于群体性事件的全过程,对群体性事件爆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群体性事件发生前后谣言肆虐,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政府舆论引导能力的薄弱与不足,包括政府舆论跟踪监控系统不健全、政府舆论分析研判系统不完备和政府舆情应对处置系统不完善。提高政府舆论引导能力,实现对谣言的有效治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构建舆论引导机制,即建立健全以全面协调为特征的综合舆论引导机制、建立健全以舆情调控为核心的全程舆论引导机制和建立健全以法律规制为基础的长效舆论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化社会使政党执政的基本环境发生显著改变。一方面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受到挑战,舆论危机、信息安全事件频发;另一方面,主流舆论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在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新时代舆论的复杂性特征,以及新闻舆论环境变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唯有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才建设、媒体建设、受众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才能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是指政府通过新闻媒体等传播途径影响公共舆论的性质和走向,使公共舆论朝着有利于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各级政府要以防范、监测、控制、引导、服务为主线,完善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使突发事件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最终指向是培养道德理性。微时代舆论场不同于传统媒体舆论场的新特点既为大学生道德理性的培养带来新途径、新机遇,也带来新危机、新挑战。文章基于舆论场相关理论,从构建舆论场的心理环境、优化舆论场的行为环境、引导舆论场的社会环境等三个方面探讨微时代如何创新大学生道德理性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兆喜 《唯实》2011,(8):96-99
近年来,随着网络舆论影响的不断扩大,网络舆论危机事件不断增多,社会各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作出了积极思考,但客观现实仍需要我们不断创新认识,深化对网络舆论危机的规律性把握。就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逻辑而言,既用舆论学原理观照网络舆论的生成,也可借用物理学的“混沌理论”观照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机制。在网络舆论危机应对思路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把网络舆论控制简单地等同于网络媒体控制,忽略了网络舆论控制与社会控制和公共管理的互动等等。革新网络舆论危机应对思路,必须全面更新危机管理思维,尊重危机生成管理规律,创新架构网络舆论危机防控管理的基本框架和策略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瞬息万变的大数据时代,社会风险系数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迫使人类在寻求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舆论危机治理作为公共管理的基础职能。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政府等公共部门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开发以数据整合为支撑的网络舆论危机技术管理体系、健全以数据分析为内容的网络舆论危机感知管理机制和营造以法治数据为保障的网络舆论危机制度管理环境。贯彻和落实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完善政府等公共部门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的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主体的"匿名性"模糊了政府舆论危机的边界,网络平台的"聚合效应"放大了政府舆论危机的程度,网络权力的"分散效应"弱化了政府舆论危机的控制,网络利益的"驱动性"窒碍了政府舆论危机的引导。面对网络在政府舆论危机中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完善网络立法与法律监管制度,树立"意见领袖",设置网络议题,借鉴搜索引擎危机公关的方法,用积极的正面的新闻"覆盖"消极的反面的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