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京都议定书》生效周年述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洪钧 《法学》2006,(3):123-130
一年前的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该议定书设立了三个具有灵活性的机制,即排放额度贸易机制、共同履约机制以及清洁发展机制。然而,由于居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首位的美国拒不加入该议定书,其实施效力和发展前景遭到了质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议定书生效后的第一阶段并未承担明确的控排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完全置身事外,该议定书对于中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即可以通过其中的“清洁发展机制”促进中国国内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宁益 《法人》2005,(2):106-109
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项旨在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融资手段"《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对于不少企业来说的确是个利好的消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CDM能力建设项目协调员宋彦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个月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终于在《京都议定书》上签了字,此举也使这项历经波折的国际协议具备了生效的条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 1 2月 9日 ,中国政府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所附的《关于打击非法制造和贩运枪支及其零部件和弹药的补充议定书》(简称《枪支议定书》) ,从而成为第 46个签署该议定书的国家。本文从《枪支议定书》与《公约》的关系、《枪支议定书》的内容、我国签署《枪支议定书》的背景及其对中国刑法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着手 ,分析国际刑法对中国刑法的影响以及中国刑法与《枪支议定书》的协调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履行其在《京都议定书》项下的承诺,欧盟建立了碳排放交易体系,通过市场所产生的经济激励促使相关产业减少碳排放。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并非完备无瑕,免费发放排放权配额可能造成资源错配。当欧盟单方面扩大排放交易体系的适用范围时,有可能影响到他国的贸易利益。其中,某些类型的免费排放权配额更有可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补贴。中国应积极利用WTO规则维护自身权利。同时,鉴于传统的"命令和控制"模式不足以达到减排目标,中国应引入"经济激励"模式,适时建立排放交易体系,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稀土案”的上诉机构报告显示,作为双边协定的《中国入世议定书》,因为《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12条和以该第12条为依据的《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2条而成为《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及其附件多边贸易协定的组成部分,从而具有了多边属性。议定书与多边贸易协定在谈判主体和过程、体系、内容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入世议定书》的解释在依循《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解释规则的同时,需要更多地考虑缔约过程,并结合相应的WTO多边贸易协定规则进行解释。当议定书对某一事项有特别规定时,应当首先适用议定书,再整体适用对同一事项做了规定的多边贸易协定,而不限于该议定书条款所提及的多边贸易协定具体条款。部长级会议和总理事会可以通过决议的方式明确《中国入世议定书》与WTO多边贸易协定的法律关系和适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学清  陈冠伶 《河北法学》2011,29(10):41-45
CDM,即清洁发展机制作为《京都议定书》建立的三个主要灵活机制之一,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投资和技术转移,是一种共赢机制。随着CDM交易日渐发展,法律问题凸显,对CDM交易主体的研究密切关系中国利益,具有很强的法律实践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行结构和核心内容的分析,并结合其下的《京都议定书》对排放限制的相关机制进行了阐述,随着排放贸易的开展,认真理解该《协定》的相关运作机制,对确保未来我国的经济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珊珊 《政法论坛》2012,(3):107-119
禁止酷刑公约任择议定书是联合国制定的一个重要国际人权文件,是通过建立一个由独立的国际机构和国家机构对存在被剥夺自由者的地点进行查访的制度来促进禁止酷刑公约的实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从惩罚酷刑行为向预防酷刑发生的重大转变。中国迄今还没有加入该任择议定书。中国政府是非常有必要加入这一任择议定书的,同时加入该任择议定书目前在中国也是具备可行性的。当然,中国政府如加入该任择议定书,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是,中国政府加入该任择议定书标志着中国对酷刑的遏制从惩罚开始走向预防,也是中国人权、法治、民主进步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9.
胡加祥 《当代法学》2014,(2):147-160
经过16年的艰苦谈判,中国终于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在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中可见一斑。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与其他世贸组织成员的贸易纠纷越来越多,涉及的问题也越来越具体。争端解决机构在审理这些纠纷时,不仅依据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协议,还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中国在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中所作的具体承诺,有些争议则是直接依据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作出裁决的。因此,厘清中国入世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的法律性质,这对我们理性看待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以及它们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进行结构和核心内容的分析,并结合其下的《京都议定书》对排放限制的相关机制进行了阐述,随着排放贸易的开展,认真理解该《协定》的相关运作机制,对确保未来我国的经济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是中国加入WTO所作出的特殊承诺,其法律依据是《中国入世议定书》。该议定书历经1994、1997年两个版本,并以《中美入世双边协议》相关条款为参照,于2001年11月10日最终形成。本文以《中国入世议定书》的不同草案为主线,论述中国和WTO其他成员在入世谈判中的相互博弈和利益权衡,从更深的层次来剖析现行特保机制背后的政治因素和立法背景。  相似文献   

12.
20 0 1年 11月 15日 ,中国政府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WTO) ,对于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加快改革开放 ,实现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增长 ,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世界经济也产生积极影响。为适应中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正式签订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和相关法律文件中关于中国政府的承诺 ,新一届政府机构撤并是政府行政职能转化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一、中国入世议定书关于政府行政职能的具体承诺在中国政府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之前 ,中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正式签订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 ①和相关法律文件。②中国政府承…  相似文献   

13.
贺小勇 《法学》2012,(6):59-66
"中国原材料案"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均裁决中国不得援引GATT第20条作为违反"议定书"第11.3条的抗辩,国内实务界和理论界对此普遍持批评态度和担忧情绪。其实,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关于GATT第20条是否适用"议定书"第11.3条的裁决符合《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所规定的条约解释规则。该案有关GATT第20条不适用"议定书"第11.3条的裁决对将来涉"议定书"争端的负面影响不大,因为除极个别承诺外,"议定书"中绝大部分条款都通过纳入的方式可援引GATT第20条。该案中更应深入思考的法律问题是,假设中国有权援引GATT第20条,中国采取的资源出口限制措施为何不被专家组认定为是"与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中国宜以该案败诉为契机,采取既符合WTO规则同时又能真正有效保护国内资源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夏冰 《法制与社会》2011,(3):165-166
全球变暖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面、多层次的,急需我们的特别关注。《京都议定书》是第一个国际性限制排放温室气体的法规,它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迈出了自救的第一步。纵使《京都议定书》的意义非凡,但是气候变化问题所牵涉领域的广泛性、利益的复杂性以及议定书自身的局限性为"后京都时代"的发展带来了重重困境,只有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承担起共同但有区别责任,才能为地球筑起生命的防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交通和通讯日益便利,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2001年11月11日,中国接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2001年12月11日,该议定书正式生效,中国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如  相似文献   

16.
汪江连 《经济与法》2003,(12):143-14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2条第1款规定:“中国应执行中国货物减让和承诺表的规定,以及本‘议定书’中具体谈及的《农产品协定》的那些规定。在这方面,中国不得保持或采取对农产品的任何出口补贴。”这一款的内容包括:(1)涉及到中国在农产品货物减让表中规定的产品的约束税率,然后对其进行关税减让;(2)根据“议定书”第7条第2款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正>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产生危害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在其各种活动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航空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是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原因之一。〔1〕早在《京都议定书》签订之前,航空业就致力于减少航空排放,并且在过去的40年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由于航空活动本身所  相似文献   

18.
刘勇 《环球法律评论》2012,34(1):151-160
GATT 1994能否适用于成员方加入议定书是WTO当前面临的一个制度性问题。"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拒绝了中国将GATT1994第20条适用于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1条第3款的主张。专家组报告的结论存在若干可以商榷之处:采用了过于僵化、机械的文本解释规则,而忽视了其他解释规则和方法;对出口配额与出口税的区别对待损害了WTO法的统一性,也违背了WTO及其成员的基本立场;没有客观看待《议定书》与GATT1994及WTO其他协定之间的关系,错误地割裂了WTO各协定之间的逻辑联系。中国应在提出上诉的同时要求WTO部长会议或总理事会就GATT1994与成员方加入议定书的关系问题作出权威解释。  相似文献   

19.
姚莹 《当代法学》2012,(1):54-61
保护气候环境是人类共同关切之事项。海运业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有必要对其进行规制,构建海运减排法律制度。"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体现了分配正义且为《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所确认,应为构建海运减排法律制度的基石。国际海事组织依据《京都议定书》授权制定海运减排机制,但在其最新通过的"新船能效设计指数"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两个强制性能效标准中背离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发展中国家力图在市场机制构建中重回此原则。中国应在海运减排谈判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适应强制性能效标准的过程中增强自身海运减排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0.
化石燃料的排放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阻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愿望。碳排放权交易是指各国为了实现对《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承诺,在控制国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前提下通过市场调节将剩余的排放量投入市场进行交易而对于那些超排的公司则可以购买额外的排放权限以免于高额的罚款。本文将结合笔者相关经验及多年研究来探讨如何结合国情建立适合自己发展道路的碳排放权交易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