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原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奉党中央、毛泽东之命,率领一批干部离开延安,奔赴东北,开辟东北解放区,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是年,习仲勋33岁,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相似文献   

3.
张军  林嵬 《党建文汇》2007,(5):40-40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原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受党中央、毛泽东之命,率领一批干部离开延安,奔赴东北,开辟东北解放区。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是年,习仲勋33岁,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毛泽东对习仲勋这个评价,始于10年前的印象。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根据地,在几处村落墙壁和大树上,看见张贴时日已久的《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布告》,上面署名“主席习仲勋”。  相似文献   

4.
翻开毛泽东与开国上将王震半个多世纪交往的档案文献史料,其中处处都闪耀着军事智慧与英雄豪情、革命理想与真诚奉献的灿烂光辉.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王震赤胆忠心,雷厉风行,功绩赫赫.特别是在保卫党中央、毛泽东的历次战斗中勇往直前,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王胡子".  相似文献   

5.
张秀岩与丈夫李铁夫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一位坚强的女共产党员,她的名字叫张秀岩,大家亲切地称她“秀岩大姐”。李大钊对张秀岩说:“你的为人和献身革命的精神我们是了解的。”1915年,张秀岩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天津女子简易师范,在这里她和当时著名的学生运动领袖郭隆真结为干姐妹。她们经常在一起看书学习,谈论革命形势和国家大事。由此,革命的种子在张秀岩的思想上深深扎下了根。1919年师范毕业后,张秀岩背着家庭考入了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中开始觉醒,中国民主革命出现了…  相似文献   

6.
毛胜 《湘潮》2018,(2):21-24
毛泽东的一生,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从小时候受到母亲影响虔诚信仰佛教,到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后善于汲取佛教思想的有益成分,到新中国成立后注意保护佛教界和佛教徒的合法权益,再到关注佛学和宗教问题的研究,毛泽东与佛教的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7.
张有成是我的祖父,于188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他从小就在我太公门下学木匠,后来人们因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大,便称他为“张一木匠”。我祖父虽然读书不多,但由于他聪明好学,善于钻研木工活,所以他的木工手艺很精湛,远近闻名。我祖父和毛泽东都生在韶山冲,长在韶山冲。少年时候的毛泽东,个子长得比一般同龄的孩子都要高大,常爱和比他年龄大的孩子玩,成了“孩子王”。我祖父比毛泽东大七岁,便常是“孩子王”的“兵”,是一对十分相好的朋友。年幼时的毛泽东还救过我祖父一命。毛泽东从小对水就有股天生的爱好,他家门前…  相似文献   

8.
李海文 《湘潮》2011,(3):20-23
庐山会议后,热情接待来湘调查的彭德怀为了加强基层工作,1961年5月,湖南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华国锋到湘潭兼任地委第一书记。他将家从长沙搬到湘潭。  相似文献   

9.
吴跃农 《党史博采》2022,(5):25-30+45
<正>从1935年10月毛泽东率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至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毛泽东与习仲勋有近三十年血与火的革命同志情。毛泽东更是习仲勋成长之路的导师,他对习仲勋坚持群众路线、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敢于反对极“左”倾向的立场给予嘉许,对他压担子、给任务和重点培养。习仲勋更是跟随毛泽东,执行毛泽东、党中央的正确决策。一、毛泽东到陕北,刀下救出习仲勋——“我相信创建这块根据地的同志是党的好干部”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摆脱蒋介石的围追堵截,抵达陕北根据地,有了自己的落脚地,实现北上抗日,对开辟陕北根据地的红军将领,毛泽东自然是急于一见。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正在阅批主政西北的习仲勋写来的报告时问薄一波:习仲勋同志怎么样?薄一波答:年轻有为。毛泽东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11.
“老百姓比天还大”。郑培民日记中这句朴实无华而掷地有声的话语,耐人深思,令人警醒,催人振奋。它集中体现了郑培民的公仆情怀、为官准则和价值取向。在郑培民的眼里,老百姓的地位比天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是实现、维护、发展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身为省委副书记,郑培民时刻摆正自己同群众的位置,从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从未想到应该享受比群众更多的待遇,从不期望为群众办事要得到回报。他每次从湘西回长沙,都要在途经的一家残疾人开的路边小店吃顿便饭,既不惊动当地领导和增加基层负担,又照顾了…  相似文献   

12.
<正>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个风云际会的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掀起土地革命,于湘、鄂、赣、闽、浙、皖、川、陕、甘等地边界创建十几块根据地,开创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预演治国安邦的文韬武略。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党中央、中央红军被迫长征,经生死考验,历千辛万苦,到甘肃"哈达铺",得知陕北有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创建的红军,一时精神振奋。1935年9月20日,毛泽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十分重视对于青年的培养,对于王勃这样一位中国古代的少年英才,毛泽东似乎更是青睐有加。王勃是初唐时期极富才华的文学家,尤擅骈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可惜英年早逝。王勃的其人其才,曾触发毛泽东一段近千字的感慨,而这也成为毛泽东品评历史人物时所写就的最长的一段批语。毛泽东的这段批语,写在一本清代项家达所编的《初唐四杰集》中。他在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一文的标题前画了一个圈,并于旁边写下这段批语。毛泽东的这段批语,其意涵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考证王勃生平,二是评价王勃诗文,三是陈说自己对青年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正>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期间,毛泽东曾向两位出席大会的女代表张金保(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武汉市总工会副主席、中南纺织工会主席)和张秀岩谈过这样一段话:你们两位张大姐,一个出生于南方,一个出生于北方;一个是工人出身,一个是知识分子出身;一个出身于贫苦家庭,一个出身于地主家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走到一起来干革命,的确也不容易啊!接着,毛泽东又对张秀岩说:"你改造了一个家庭。"这是对张秀岩的崇高评价。  相似文献   

15.
散木 《党史博览》2008,(9):51-51
毛泽东的书信,在已公开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中,共收录了372封,其中大多是1936年后的信函。此前的书信,如编辑所云:“特别是1921年至1935年期间的书信,现在收集到的很少。”在这372封书信中,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党外人士进行统战工作的,因此可以见证“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凡有改革,最初,总是觉悟的智识者的任务。但这些智识者,却必须有研究,能思索,有决断,而且有毅力。”1978年刚“解放”的习仲勋,遵从中央安排主政南粤,把守祖国“南大门”,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杀出一条血路,成为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1980年,习仲勋奉调进京,按他自己的说法,这是“京官还朝”。196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习仲勋,因“小说《刘志丹》事件”蒙冤受屈16年,离开“中南海”这个权力中枢长达18年之久。此次“还朝”至中央书记处工作,他旗帜鲜明,态度坚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推动者。  相似文献   

17.
“我们也要成为‘特区’人啦。”这是喀什地区老百姓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调侃。新疆自治区喀什地区行署副专员王勇智已对“特区效应”深有体会。喀什,这个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转站,或将因为一系列政策的改变而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1950年,习仲勋从西北局调任中宣部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当毛泽东把这一变动告诉林默涵和胡乔木时这样说道:"告诉你们一个消息,马上给你们派一位新部长来.习仲勋同志到你们宣传部来当部长.他是一个政治家,这个人能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 历经磨难,恪守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1928年,习仲勋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同年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后的革命生涯中,习仲勋曾经几次蒙受不白之冤,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却从未动摇.1935年9月,习仲勋和刘志丹等一大批领导干部在陕甘边区的"肃反"中被王明路线的执行者关押.后经过中央工作组的调查,事实表明,极"左"分子强加在习仲勋等人头上的"罪名"完全是一种陷害.  相似文献   

19.
凌晨2点,整个津城正在酣睡中,和平区居家养老应急呼叫中心的应急队员王定明,匆匆用凉水洗了把脸,戴上口罩,就冲出了家门,赶去南市街福方里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刘奶奶家。几分钟前,刘奶奶一键拨通了求助电话:“我这头晕得厉害,高压200了,也联系不上孩子,这可咋办,你们帮帮我吧!”  相似文献   

20.
王震,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王胡子”。两人的交往和友谊,可以一直追溯到三十年代初期。一、赴苏留学,毛泽东不忍放行推心置腹,毛、王交谊非浅1931年,王震任湘赣独立一师政治部主任、政委时,组织上曾准备派他去苏联学习。最后报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说:“王震者,湘赣人也。”言下之意,湘赣的革命斗争正需要他。于是,王震留了下来,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