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奖公证是一项传统的公证业务.近年来,各地公证机构充分发挥服务、沟通、证明、监督的职能作用,积极介入有奖活动过程,办理了大量开奖公证业务,为维护有奖活动秩序,保障社会公众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奖公证也因此成为人民群众了解公证工作的重要窗口,赢得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信赖.2004年5月30日,司法部颁布了<开奖公证细则(试行)>,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这对于进一步规范开奖公证实务操作,确保有奖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04,(7):1-1
备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西安宝马彩票案”暴露了开奖公证中的严重问题,损害了公证的公正形象。有关部门已经或正在对涉案公证人员和公证处进行查处,司法部也及时出台了《开奖公证细则(试行)》,为规范开奖公证程序,发挥公证监督职能,维护开奖活动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提供了可操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证》2013,(8):10-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证协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全面推进公证行业行风建设,充分发挥公证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以公证公信力建设为重点的公证行业行风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依法履责、充分履责、规范履责、诚信履责"的总要求,以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为核心,切实改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强化窗口作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维护公正、恪守诚信"的公证队伍,树立公证行业良好风气,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平安中国建设,促进法治中国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公证程序规则是保证《公证法》正确实施、规范公证法律服务的重要基石,公证程序规则从广义上理解应当包括所有有关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的程序与规则制度,从狭义上理解主要是指《公证程序规则》以及具体的一些办证指导。在《公证程序规则》的协调规范下,我国的公证事业取得了蓬勃发展,公证质量和公证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公证逐渐成为维护社会公信力、预防纠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服务力量。  相似文献   

5.
现场监督公证是公证机构的一项传统的公证业务,也是人民群众了解公证和公证机构宣传公证工作的重要窗口.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公证机构就办理了大量的实物有奖销售、有奖储蓄等开奖公证,特别是公证机构通过为许多电视大奖赛办理现场监督公证,使广大人民群众初步了解和认识了公证.现场监督公证在提高公证机构的社会地位,扩大公证机构的社会影响,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前段时期发生的"武汉彩票案"和"西安宝马彩票案",使得公证处的社会信誉遭受严重损害,公证的公信力受到社会各界的指责和怀疑.因此能否办好现场监督公证,对公证机构的社会形象和公证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公证工作服从服务于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稳定的大局,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对外开放,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军 《中国公证》2002,(4):40-41
1.缺乏实体法的依托,现行公证制度职能被弱化。现代公证制度是引导和监督公民、法人依法办事,维护社会生活和经济秩序的制度,是国家司法预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缺乏民法传统,尽管有了公证制度,对公证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审判机关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标准,确定了公证机构和当事人两个赔偿主体承担民事责任的三种赔偿方式,集中梳理了在公证活动中可能产生的民事争议和四种救济途径,为公证机构、当事人和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规范自身行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充分、明确的法律指引。在以往的公证活动中,公证当事人或公证事项的利害关系人因对公证书内容有争议或认为公证机构出具公证书  相似文献   

9.
公证回避制度.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遇到有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形时.避开或退出办理该公证事项的制度。公证回避制度的设立.有利于维护公证机构的尊严信誉.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维护公证员的中立性以实现法律正义.同时也有利于个案的解决以及公证公信力的树立。虽然我国法律对公证回避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以下简称《公证法》),对公证机构、公证员、公证程序、公证效力和公证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从而为我国的公证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障,对于充分发挥公证的预防纠纷、维护诚信、促进社会和谐功能,推动我国公证制度与国际接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证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削弱公证公信力的现象。公证审查的规范是维护公证公信力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可以预防违法、错误公证,而且也是确定公证处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关键标准。所以,时公证审查进行关注和研究,并出台相关规则进行细化是迫切需要的。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12月12日,中国公证协会第二届青年公证人讲坛在成都举行,为进一步提升青年公证人的业务素养,促进青年公证人思想和工作交流,本次讲坛特邀中国公证协会青年公证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宇红、中国公证协会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王海宁、中国公证协会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张红光、中国公证协会业务指导委员会委员汤庆发作为嘉宾出席讲坛并作主旨发言。汤庆发在发言中表示,公证程序规则具有现实意义,对规范公证执业、维护公证公信力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他还提出公证事项和公证事务是否适用同一程序,不同类别的公证事项能否适用同一程序,公证事项与认证事项能否适用同一程序等八个  相似文献   

13.
全面提高公证工作水平,维护和增强公证公信力,切实提升公证服务能力已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公证工作的破题之举。黑龙江省的一些做法和打算是:  相似文献   

14.
郑俊杰 《中国公证》2004,(11):32-34
公证的职权即公证职责界定之内的法律支配力,或法律认可的责任能力范畴.它是公证的生命之所在、威望之所系、公信之所见.法定必须公证、公证的效力、公证的责任构筑了公证的权力体系,赋予了公证的司法职能,体现了公证制度的完整性与公力性.公证的职权特性即公证权力的规定性,它是公力证明效应的特殊社会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公证制度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我国公证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其现状 ( 一)公证制度的作用 公证制度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信用法律保障制度,通过对公证业务所涉事项的真实性进行预先审查和确认,在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社会各行各业对公证法律服务的需求以及全体公证人员的努力,我国公证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但“乱收费”、质量问题等字眼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一些负面文章和地方出现公证质量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公证公信力.为了促进我国公证事业健康发展,本文对公证公信力等问题进行探究,寻找公证公信力来源,分析我国现阶段公证公信力现状及结合我国公证机构体制等情况,提出维护和加强我国公证公信力的途径,以期使公证机构、公证执业人员更好的树立起公证为民的良好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在<物权法>起草过程中,许多专家和法律工作者提出:为了保障物权变动的合法、安全、规范、有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在物权法中引入公证制度,即在物权法中明确规定公证机构在物权变动中的职责和公证的效力,但也有人对公证行业能否承担这样的责任表示担忧.我认为,这种担忧完全是不必要的,显然是对公证行业缺乏了解所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公证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公证机构遍及各地,已建立起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公证队伍,并且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监督检查制度作为保障,完全能够担负起物权变动中相应的公证职责.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证制度的建立对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维护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诚信建设和节约社会交易成本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但是,不可忽视,我国公证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需要与时俱进的改进.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公证制度的立法完善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9.
微博以其快速、广泛的传播特性给公证公信力的构筑带来了新的挑战。公证业如何在微博时代中利用新兴的媒体工具维护公证处和公证员的形象,维护公证业的公信力。本文依据微博的特性、对公证公信力带来的影响及如何构筑公证公信力提出了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0.
张靓 《中国公证》2009,(3):20-21
<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实施后.公证行业监督工作成为协会一项新的重要工作内容.这项工作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广大公证员的权益,关系到公证公信力的维护和增强,是法律赋予公证协会依法监督公证机构执业行为,保障社会公共权益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