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2,(9X):26-28
<正>灾害对女童、男童、青少年、妇女和成年男性等不同人群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些人群应对灾难的能力也各不相同。灾害的发生有可能会加剧不同人群中早已存在的差异,导致弱势群体面临更少的资源和机会,更难从灾害中恢复。因此,在减灾、备灾、应急救灾和恢复重建等灾害管理各阶段中,充分考虑最弱势群体的需求,促进最弱势群体的参与以及提高最弱势群体应对灾难的能  相似文献   

2.
《山西政报》2013,(14):14-28
晋政办发[2013]7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新修订的《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3年7月10日山西省气象灾害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做好气象灾害防御与处置工作,保证气象灾害应急高效、有序进行,进一步提高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特制订本预案。  相似文献   

3.
《天津政报》2008,(11):37-39
<正> 各区、县人民政府,有关委、局,有关单位:市国土房管局拟定的《天津市2008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相似文献   

4.
《天津政报》2012,(2):25-28
<正>津政办发[2011]13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3号)精神,加强我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应对各类气象灾害,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5.
熊焰 《中国减灾》2012,(3X):61-61
<正>预警信号的获取1.拨打电话"12121"或向当地气象台咨询。2.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  相似文献   

6.
【正】京政发[2012]2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7.
程晓陶 《中国减灾》2013,(15):26-27
2013年7月10日晚上,在央视《新闻1+1》节目上,主持人白岩松通过电话连线,问笔者认为怎样的预警机制是"比较靠谱和有效的"。这的确是问到了一个要害问题,因为预警在防灾减灾活动中是一个十分关键、利害攸关、又很难把握的环节。首先,应急响应规模的决策与响应启动的时机,对预警等级信息有很大的依赖性;其次,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可以为科学决策与有效响应赢得宝贵的时间,但预警失误导致不当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球重大灾害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集中型灾害应急管理体制有利于有效防控次生灾害,组建和培养一支坚强、高效的复合型灾害应急专业队伍,集中管控各种灾害风险,形成灾害防控的合力。我国应将疫情防控纳入集中型灾害防控体系,及时监测和果断阻断可能发生的灾后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提升和完善我国的灾害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京政发[2012]24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加强城乡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是针对近年国际、国内地质和气象等大灾、巨灾事件频发,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灾害风险、减轻灾害损失的迫切需要;是积极应对北京位于地震带及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灾害发生系数增加等实际问题的必要措施;是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建...  相似文献   

10.
台风灾害预警及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玉 《中国减灾》2005,(8):23-23
中国气象局于2004年8月16日发布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规范台风预警信号,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这些预警信号分别代表了台风不同的逼近时间和强度,有效防御和减轻台风引发的灾害。但广东、上海、福建等省市和全国暂时没有统一,故福建省连日来发布了绿色、黑色台风预警信号。台风蓝色预警信号指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18日,山东省威海市台风灾害预警及应急救助综合演练在威海和荣成两地举行。此次演练是在山东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指导下,以台风灾害的预警和应急救助为背景的市、县层面的综合演练,其目的是全面检验基层救灾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全国众志成城抗冻救灾 1月中旬以来,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十多个省份先后出现持续多目的雨雪天气,引发冰冻灾害。1月25日,第三次大范围雨雪天气再次袭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Ⅲ级响应命令;1月28日,应急响应命令升级为Ⅱ级。在2008年春运高峰时节,这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持续时间之长,  相似文献   

13.
日益严重,类型众多的灾害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影响巨大,加强灾害法制建设很有必要,意义重大.我国的灾害应急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缺陷.我们必须加强灾害应急法制的理论研究、构建完备的灾害应急法制框架体系、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职能,建立抗灾风险防范体系,以完善灾害应急法制.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广东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抗击台风灾害的工作中,全面实施灾害紧急救援,特别在救灾规范化建设、灾害预警、转移安置、灾害信息管理、重建家园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安排好灾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政报》2012,(3):16-19
<正>津政办发[2012]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各委、局,各直属单位: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11]94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是各级人民政府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2011年11月1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新修订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目前已开始施行。就社会上关注的一些问题,参与预案修订工作的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减灾办)有关负责人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17.
虽然雨雪冰冻灾害已经逐渐远去.但是一些问题一直被反复讨论:基础设施能不能具有更强的抗灾能力?灾害预警如何更及时和更具指导性?政府应急机制如何更快启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在紧急状态下如何更好地联动与沟通?抗灾抢险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统一协调能不能更高效有序?民间组织如何更好地参与到灾害救助中来?巨灾保险何时能真正覆盖广大农村?社会公众的减灾意识如何提高?  相似文献   

18.
韦保新 《中国减灾》2012,(5X):54-55
<正>在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奋战在防灾减灾一线的地方民政救灾系统多位同仁也从中心发展、中心在我国防灾减灾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影响等角度,抒发了地方民政减灾系统对中心成立的祝贺,表达了对中心十年来给予地方大力支持和帮助的感谢之情。  相似文献   

19.
国办发[2011]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  相似文献   

20.
国办发[2011]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基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能力大幅提升,但局地性和突发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不够强、信息快速发布传播机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