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江苏省举办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影响面最大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示范活动.本文通过对第1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现场调研、深度访谈,不仅准确把握了获奖作品的区域分布、学科分析、学段分布情况,而且对获奖作品的创造过程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剖析其创意来源、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概括出青少年科技创新存在的"区域性失衡"、"结构性失调"、"功能性失谐"和"体制性障碍"等问题,并对如何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渝府发[2013]38号2013年5月28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鼓励全市青少年积极参加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根据《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办法》(渝办发[2010]61号),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和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奖励委员会审议,市政府决定,授予毛婧琦等10人第八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冯家楷等10人第八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并对获奖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希望获奖人员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创佳绩。全市广大青少年要向获奖人员学习,自觉弘扬团结协作、  相似文献   

3.
(渝府发[2011]43号2011年6月10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激励我市广大青少年更广泛地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提高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促进青少年科技素质全面提高,根据《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办法》,经学校推荐、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市政府决定授予王冠华等10人第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马楚瑜等10人第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  相似文献   

4.
熊春艳  吕进芳图 《当代广西》2012,(12):M0001-M0001
科普影视、机器人表演、科技创新知识讲座……2011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广西活动之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给师生们带来了一道道精美的科普大餐。这些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科普活动激发了青少年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化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并有效地配合了学校的课堂教学,让青少年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有:核心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自主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融合论——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攻坚论——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优先论——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绿色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球论——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造福论——让科技为人类造福。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引领作用的系列重要论述中,浙江结合发展实际,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以贯之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  相似文献   

6.
胡小桃 《湖湘论坛》2014,(3):97-101
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离不开良好的政策体制。考察德国的科技政策及体制特点,我们得出几点结论:科技政策不断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科研环境宽松是科技创新的良好土壤;科研体系完善是科技创新的坚实平台;研发投入稳定是科技创新的经济基础;企业参与研发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为科技创新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科技创新给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方法和手段带来新情况和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机制创新应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战略支撑"。在新形势下,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充分释放创新活力是当务之急,而加强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则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性举措。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行了发展与创新。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科技进步,进行科技创新;把科技进步上升到与改革开放一起并列为社会发展动力的地位;大力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提出关于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相似文献   

10.
张俊 《理论月刊》2003,(1):20-25
江泽民十分重视科技创新问题,认为科技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迫切需要,实现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要从我国科技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此还应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要发扬科学精神,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快科技体制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科技金融是科技创新活动与金融创新活动的有机融合,是由科技创新活动引发的一系列体制创新行为。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科技金融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应从政府政策制度创新、金融体制创新、科技银行运营模式创新以及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等方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就科技创新做过许多精辟的论述。他指出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他强调 ,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技术创新 ;他认为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先导和源泉 ,非常重要 ,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他还论述了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实现自主创新与必要引进的有机结合 ,必须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论述 ,对于全面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渝府发[2012]74号2012年7月9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和引导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根据《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办法》(渝办发[2010]61号),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奖励委员会审议等程序,市政府决定,授予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等10所学校第二届重庆市青少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建设和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各国提升和保持国家综合竞争优势的主要依托。武汉市具备建设国家乃至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条件。对标硅谷、纽约、新加坡以及北京、上海等国内外成功典范,当前武汉市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首要之务在于:激活高校院所潜力,释放其知识技术创新活力;完善"学—研—产"接力机制,构建创新产业价值链;加快培育创新主体,打造梯次集团军;加强招才引智,充分释放人才红利;借力长江新城,打造"武汉科学城";借助"一局一团",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完善科技投入体系,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强孵化体系建设,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王德忠 《江苏政协》2013,(11):16-18
<正>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深入落实科技创新工程,广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比较完善;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创业创新载体建设步伐加快,承载能力明显提升;产学研合作深入推进,集  相似文献   

16.
萨日娜 《人民论坛》2022,(15):110-112
宋代时期的科技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丰富的科技奖励形式、奖励政策对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起到了重要作用,既让科技工作者传承了前代的科技文明,又促进了本朝的科技创新。宋代科技奖励制度的广度和力度超越前朝,奖励体制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宋朝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在维护国家统治与稳定、促进经济繁荣与昌盛、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记者 《群众》2014,(6):22-2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明方向。江苏各地各领域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创新活动增强,创新成果增多,创新氛围渐浓,区域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中,我们从城市、园区、高校、院所、企业等多角度采撷"浪花"朵朵,展示江苏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方  相似文献   

18.
对华东地区的科技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科技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做了初步分析;同时,通过对国家信息化发展模式的研究,结合华东地区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特征,提出了华东地区科技电子政务的2种不同发展模式,并就科技部门电子政务和科技创新体系等建设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政策瞭望》2012,(12):64
最近,江苏省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激励企业创新的六大机制。一是建立科技创新重大决策协调机制。省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开展省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统一协调确定各类科技计划、  相似文献   

20.
皮宗平  钱琳 《群众》2014,(4):60-61
<正>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近几年来,江苏地方财政科技经费支出持续增加,科研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对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扎实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