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决策是体现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关键在于加强党的科学决策能力建设.“八大”前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在政治决策、经济决策和文化决策等方面表现出了高超的科学决策能力,认真梳理和总结其实践经验,对实现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刘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本质定位,从根本上回答了党的执政本质、执政资格、执政功能和为谁执政等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的丰富、发展和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王慧 《理论导刊》2008,(3):65-66
执政资源是政党执政的基础,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源,它们共同构筑了党执政的坚实根基.经过几代领导集体的努力,我们党已经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执政资源,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仍需要采取各种举措不断丰富和扩大执政资源.  相似文献   

4.
张书林 《理论探讨》2012,(4):114-118
包容性执政是以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所养成的包容性品格为基础所建构的执政模式,具有全面性、公平性、全程性、凝聚性、宽容性、民主性的特征.包容性执政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执政理念的包容性、执政决策的包容性、执政方式的包容性、执政体制的包容性、执政基础的包容性、执政评价的包容性.包容性执政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拓展党的执政广度,有助于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有助于增强党的执政忧患意识,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本领.对包容性执政进行总体设计,必须围绕“培育包容性执政的思想意识、制定包容性执政的总体规划、建立包容性执政的运行机制、规避包容性执政的潜在风险、实现包容性执政与执政架构的兼容”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5.
党和国家政权的法理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活跃、最普遍、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党和国家的法理关系是,党作为领导党,对国家政权行使领导权,指引国家政治生活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党作为执政党,具有执掌国家政权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的全面的权力,党的执政权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形式取得的.根据党和国家政权的法理关系,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体制,应该建立党直接执政和间接执政相结合的执政体制.这样的执政体制是符合宪政所规定的党和国家政权的法理关系,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国家政权建设与党的执政规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建国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党的执政地位也更加巩固.执政理念是执政党对执政规律、宗旨、目的、任务等方面内容进行经验总结、理性思考、深刻反思、高度综合而提炼概括出来的一种核心价值观,是执政党执政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其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执政理念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时期初见端倪并发展,到第二代领导集体时期实现突破与创新,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有了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再到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日渐成熟和提高,党的执政理念的发展与创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崇高品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在实现执政价值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维护党的整体利益与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最高纲领与践行党的最低纲领、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等重大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价值标准是一个具有多维量度的价值评判体系,其中党的执政基础的合法性、执政活动的有效性和执政行为的规范性,是评判党的执政价值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量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是中国共产党经过执政实践的长期探索和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而形成的以党的执政价值目标为取向、执政价值标准为依归的执政价值模式。  相似文献   

8.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课题.建国以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领导方式的特点就是大搞群众运动;党的执政方式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统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都发生了转变.党的领导方式主要从包揽一切、高度集权向"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从主要依靠掌握人财物实权向主要依靠党的先进件和公信力、从注重个人经验向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转化.党的执政方式从以党直接执政的形式向以国家执政的形式、从主要依靠党的政策执政向严格依法执政、从人治向法治转化.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要求全党,按照科学执政的要求,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还把"坚持科学执政"写入党的十七大修改的新党章.科学执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深刻总结世界政党和我们党自身执政的经验教训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就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我们党坚持科学执政,必须尊重和符合客观规律,必须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科学的制度作保障、科学的方法来施政.  相似文献   

10.
执政体制:概念、结构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军 《理论探索》2006,4(1):52-54
构建科学的执政体制,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科学执政的基础条件。党的执政体制就是党在执政过程中政党、国家和社会政治团体之间政治权力的配置、设置及其形成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党的执政体制结构指党与其他政治主体之间所形成的政治关系体系,包括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等。党的执政体制具有阶级性、整体性、动态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党在思想理论、经济发展、宗旨观念、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自身建设等方面的执政规律出发,谈谈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我们国家目前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主体的公务员队伍,其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体制机制建设先行、强化公务员个人道德修养、提升公务员教育培训水平等方面.只有抓好公务员的“官德”,才能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提升党的执政形象,增强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徐中 《理论探讨》2006,(4):112-115
执政方略是执政理论的核心,体现了党执政的基本理念和总体思路。近年来理论界对党的执政方略研究的主要观点集中在执政方略的概念、内涵、特征以及如何完善党的执政方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顾建键 《理论探讨》2005,(2):101-10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如何有效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过程中面临的崭新课题.新世纪新阶段,有效提升党在新领域的执政能力,全面加强和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必须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放在突出的位置,敢于和善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必须在基层党组织设置原则、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党的工作方法与手段等问题上作全新的思考和探索.这也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提升自身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政党的执政基础,是该政党之所以成为执政党的前提和条件。党的执政基础问题,本质上是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世纪,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从思想理论、工作实践、党与群众的关系、执政能力建设、执政方式的改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全面巩固和拓展党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行了长期探索,创立了党的执政能力理论体系.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突出表现为党的执政理念的转换,党的执政方式的变化以及对党的执政绩效评价体系的转换.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给我们很多重要启示,对于我们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完成党的历史使命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执政风险是一个党执政以后必然要面临的问题。新形势下我们党的执政条件、环境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面临的执政风险较以前也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面对存在的执政风险,我们党要从经济发展、党群关系、党内民主、机制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范和化解执政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党的执政资源存在的问题是: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不强,党的群众基础不牢,使党执政的政治资源面临削弱的危险;多元经济格局的形成和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党执政的经济资源面临削弱的危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和文化多元化趋势,使党执政的思想文化资源面临削弱的危险.为此,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建设,巩固党执政的政治资源;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巩固党执政的经济资源;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增强民族精神,巩固党执政的思想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9.
没有科学评价就无从判断党的执政成效。建构系统、科学的执政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应以党的执政功能、党的性质、宗旨及价值取向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等为依据,构建党执政成效评价三级指标,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进而通过定性和定量评估、主观和客观评估、内部和外部评估等多种方式测度党的执政成效。科学评估党的执政成效,对于考察党的执政能力、考核党员干部、发挥党的执政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温敬元 《理论探讨》2008,3(1):102-104
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升党的执政绩效,必须以正确认识正确政绩观为前提,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关键,以建立科学的执政绩效评估机制为保证,努力创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愿望和要求的执政业绩.同时,还要努力降低党的执政成本,争取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执政成效.这是提升党的执政绩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