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私法和区际私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本质的区别。这两者调整的对象并不存在交叉,可以明确区分开来。本文从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出发,阐述两者的关系及学术界和实务界在这个问题上的三种观点,并提出笔者关于如何处理两者关系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房屋和土地是房地产的两大基本构成要素,对于两者关系,我国立法采房地一体原则。该原则强调两者自然属性上的不可分性,具有方便房地产的统一管理,减少因两者分离处分导致的纠纷等优点,但因两者在价值形态和法律形态上的可分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造成了许多冲突,显示了很多弊端。正确认识其利弊,对完善我国的房地产立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就像是水和火的冲突一样,两者很难共存。在这种水与火的冲突中,我们在力求一个平衡点。这一平衡点可以让隐私权和知情权同时存在,就像酒精在水上燃烧一样。首先通过这两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冲突来宏观地认识两者的冲突。这两者的冲突在现实的各个方面都有表现,比如家庭生活,市场交易,网络生活,行政工作等等。分析其实质原因,主要是由于两者的权利利益是相冲突的。因此如果要解决这两者的冲突,必须要使一个权利的利益受到一定的损失。而笔者认为此时应当让知情权的利益受到一些损害,然后通过其他途径来弥补知情权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伴随司法独立的呼声和传媒监督的日趋活跃,两者的冲突也日趋频繁。如何科学界定传媒监督的合理界限和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学界的当务之急。本文认为业界应对两者的关系从观念性及其规律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从而找到协调两者关系的平衡点和解决路径,以充分实现各自价值。  相似文献   

5.
抵押权与质押权的冲突是在动产抵押的出现而产生的。两者产生的冲突在现今我国相关立法上并没有做出较为完善的协调之规定。并且,我国《担保法》司法解释和《物权法》都是承认两者可以同时存在一物之上。基于此项相关规定,可以根据两者的冲突产所产生的效力以及物权公示的方法对两者进行协调。  相似文献   

6.
任丹 《法制与社会》2010,(20):136-136
在当代社会,传媒与司法可谓是既密切又矛盾的关系,理论上要求两者相互配合,并且强调传媒对司法的监督,但是实际上,传媒和司法却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监督和配合。本文将从传媒与司法的概念,两者在中国社会的现实关系及对两者关系的制度设计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是诉讼法、证据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历来争议颇多,本文首先界清了两者的含义,同时对于两者的对立统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孔文超 《法制与社会》2010,(33):267-268
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是两个非常相似的制度,人们也常常将两者予以混淆。虽然学者们从两者的客体、构成要件、起算时间以及中止中断等多方面指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但是本文认为这些区分标准有待商榷。文中指出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在构成要件、起算时间点以及中止的规定上应当是相同的,客体和适用效力的不同才是两者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9.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同属社会法,是区别于传统的把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的第三法域。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两者关系密切但有区别。下面我们分别从两个法的概念和特征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的两种最重要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但目前对这两者的衔接存在一些问题。在借鉴国外的三种模式上如何将两者有效的衔接起来,本文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法学和管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的组成部分,从理论上说两者必然具有内在的关系,本文试从学术角度来剖析法学与管理学的关系,试图找出两者衔接点,为管理与法律的协作配合寻求基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学校园与地方社会的交往日趋频繁,有必要实现高校校园文化和地方社会文化的有机对接和良性互动。本文论述了两者对接的意义,并提出了立足于两者双向互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刘海泉 《法制与社会》2010,(11):280-280
在贪污罪和受贿罪的构成中都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这一构成要件,但是由于两者的犯罪本质存在差异,导致两种“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含义不同,本文在对两者进行解释的基础上比较了两者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4.
海盗行为和海上恐怖主义行为受国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在国际上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本文通过对国际条约中有关两者的定义和主要管辖机制的对比分析,试图找出两者的共同之处,以期对打击两种犯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从礼法各自起源和主张入手,并进而分析二者争论的内容之不同,认为两者虽然有诸多形式上的不同,但实质上两者有共同渊源和共通之处,这为后世的儒法合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另外本文也探讨了一些关于礼法论争中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基本法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均作了规定,但都没有明确界定两者的范围与界线,致使两者的立法权限和关系模糊,位阶不明确,这与法制统一原则相悖。本文通过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来源、性质、范围的分析和梳理,指出两者的立法权在性质和效力上的区别,由此说明“基本法律”与“法律”在性质、内容范围及其效力等级上是不同的,并指出《立法法》将两者混为一体所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  相似文献   

17.
杨克丽 《法制与社会》2012,(33):130-131
央行实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经济制度还不完善,同时也缺乏经验,这才导致没有把握好计划和市场两者的关系,没有保持好两者的平衡,两者在适用上都存在度的问题。对此,我国政府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自主创新,制定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条件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和刑法是两部重要的部门法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交叉、借鉴的现象,因此探明两者间的关联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简述行政法和刑法,探讨两者间的关联性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强化追诉是检察机关发挥公诉职能的基本要求,而人权保障则是现代法律文明的重要准则,两者在目的和手段两个方面都存在冲突。应从其内在原因入手,通过对两者的价值重构来重新定位各自的立场,通过利益衡平、程序保障来协调两者的相互关系。在具体制度设计上,要完善刑事诉讼中的程序保障,以解决强化追诉与人权保障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三个层次的辨证探析,首先分析两者如何相互联系,之后指出两者也应相互区分,最后提出区分两者时要注意避免法律概念主义和泛道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