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8 毫秒
1.
当前,在预审学术研究中,对预审概念、预审的地位和作用等众说纷坛,各有见解。笔者认为,只有从我国预审的实际出发,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方法,才有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我国预审理论。本着这个思想,撰此拙文,陈抒管见。一、我国预审与国外预审比较一谈起预审,不少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我国预审与国外预审联系起来,并竭力从国外预审的“法院正式开庭审判前对刑事被告人所进行的预备性审讯活动”这一性质来衡量或要求我国预审。其实,预审作为一种司法制度,它是各国社会制度、法制形式的产物,也就是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于1997年进行刑侦体制改革,撤销了预审机构,实行侦审合一,引起对预审存废认识上的分歧,导致当前预审名亡实、存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其原因主要在于对预审的概念、性质、作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预审在侦查程序中不能被替代,应通过立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预审制度。设立预审程序,可以对侦查终结的案件实施法律监督,可以保证办案质量,保障起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公安部十三局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一次全国预审学术讨论会于五月十日至十五日在北京召开。二十四个省、市、自治区和部分公安院校从事预审工作、预审教学和科研的八十二位同志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二百六十六篇,在会上宣读了五十四篇。与会同志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预审学许多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会议开得生动活泼。与会同志回顾了五十多年的预审工作实践和预审理论研究的历史,大家认为,预审学是公安学和法学综合性的、新兴的应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预审制度和预审活动的基本规律,反映了预审学所具有的特殊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警察机关的“预审”,既不同西方国家的预审程序,又不同于我国现行的预审制度,实际是对违警案件之审查处理。其时,在一般情况下统称为“预审人犯”,具体运用到违警案件时则称审讯,用于非违警案件时则称“假预审”,以示与审判机关预审相区别。而审判机关的预审是对进入刑事诉讼案件的预审。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我国关于预审的概念众说纷纭。对预审概念的探讨和研究,有利于我国的预审理论建设。为了给预审下一个科学的定义,笔者认为,有必要弄清我国预审具有哪些特有属性,以及它的内涵与外延。只有这样,才能在认识上取得近似或者比较近似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预审终结报告是公安机关预审人员对所审理的案件 ,认为具备结束预审的条件时 ,向领导汇报情况 ,请求批准结束预审而制作的文书。预审报告的结构分为三部分 ,即首部、正文和尾部。  相似文献   

7.
预审的概念、性质、地位、职能等问题.是预审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作出科学的概括,是预审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完善预审制度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发表过不少颇有见地的文章,出版过各种预审学教材,对上述问题作过一些探讨和论述,但尚未开展深入的讨论。笔者拟对我国预审的性质、概念、职能及改革完善预审制度的设想等问题。略陈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对部分地区的预审办案情况进行了调查,感觉广大预审人员兢兢业业、废寝忘食地工作,在人员少、任务重、经费缺、交通工具不足等困难条件下,争分夺秒地审理案件,为打击刑事犯罪作出了积极贡献,办案质量和执法情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预审办案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注意的地方。现根据调查了解的部分情况,对预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和怎样加强预审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对清末至民国刑事诉讼中预审制度的建立与废止的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清(朝)末至民国(国民党南京政府)刑事诉讼中预审制度的建立和废止的时间及其演变过程,是研究中国预审制度发展历史的重要课题之一。80年代以来,随着预审学术研究的全面开展,预审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考证,既有共识,也有差异。相同的结论是:清朝末年从西方引进了预审制度,在刑事诉讼法规中写进了预审的条款;国民党南京政府时期取消了预审制度等等。不同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公安部第十三局将于一九八五年四月联合召开全国预审学术讨论会。会议目的在于交流预审工作经验,活跃学术讨论气氛,提高预审学研究水平,并为筹建预审学研究会和出版《预审论文集》做准备。这次会议的征文参考课题有:预审学的学科体系及理论基础;我国现行预审制度和预审工作的改革;世界各国预审制度的比较;预审工作方针、任务、原则的研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预审由公安机关负责。预审作为刑事诉讼活动的程序之一,在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施行了多年。随着刑侦体制的改革,“侦审一体化”的实行,要不要设置预审程序,如何设置预审程序,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从我国预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国外预审程序的设置情况看,预审程序设置在审判阶段并由人民法院独立行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赖光新:交一份合格答卷周玉辉人事档案:赖光新,今年43岁,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成都铁路公安局贵阳公安处预审科科长、贵州省法学会会员、贵州省刑法学会会员。1993年8月,公安部预审局为加强对全国性的大要案件的预审和指导工作,决定在部分省、市公安预审...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预审部门的职能作用,使预审工作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四化”建设,各级预审部门都在大胆尝试借鉴现代科学理论来进行预审工作的改革。目标管理就是改革的项目之一。由于目前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目标管理方案。今天所讲的预审工作的目标管理,主要是介绍辽宁等省市预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特别是1997年6月以来,刑侦改革不断深入,新的工作机制和体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改革的效能,各地公安机关的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均明显提高。随着“侦审一体化”的全面落实与预审职能部门的逐步取消,公安教育界对预审教学问题产生了一些困惑和误解。比如,“预审学”是存是废?“预审课”是否应该继续单设,课时(教学内容)是增是减?“预审教研室”是单独存在还是取消或易名等等。为此,本文拟对刑侦改革新形势下的预审教学问题略抒浅见。以求教于同仁,并希望能够引起公安教育界对新形势下预审教学定位及走…  相似文献   

15.
预审办案工作在刑侦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当前预审办案工作既面临挑战,也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此,要以专业化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推进预审办案工作新发展.一是要加快预审办案专业化体制建设;二是要建立健全预审办案工作运作机制;三是要加强预审办案规范化建设;四是要高度重视预审专家人才队伍建设;五是要加大深挖犯罪工作力度;六是要完善预审办案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自1931年12月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革命根据地建立的预审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初创时期.设置了预审的机构与人员,规定了预审的职权与任务以及预审人员的条件,提出了预审工作规则.(二)抗日战争时期是发展时期.预审机构有多种称谓,进一步明确了预审的任务,制定了《审讯工作基本条例》,提出了预审的工作方针与原则,对预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认真总结预审办案经验,开展了预审学术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三)解放战争时期是变化时期.预审机构出现了“侦审合一”与“政刑公开”的组织形式,颁发了《审讯守则》,继续探索预审办案的新路子,预审理论研究持续进行.本文阐述的是第一个时期.  相似文献   

17.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的实施,给预审实践带来深层次的影响。在侦查活动中,刑侦和预审共同履行着办理刑事案件的职能。以我国预审的侦查属性作为视点,公安机关不可能孤立地加强预审,而需将预审放在整个侦查系统的强化中去加强。侦审绝对分治,则机构重叠,削弱了整体战斗力;而分工合作,彼此介入,在缓解人财物矛盾的同时,有利于形成侦审协调的侦查大格局。在预审变革的现实必然面前,预审人员应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  相似文献   

18.
在国外的司法制度中,刑事预审作为法院正式审判之前的预备性审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审查案件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提交法院审判的条件,预审职权由法院内的专门法官行使。我国刑案办理过程中的预审职权由公安机关中的预审部门行使。由于现行法律对于公安机关中刑侦部门和预审部门的职权规定不是很明确,预审乒作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为此,预审活动应由立法确定其有别于侦查活动的职权和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构建预审法官制度的否定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不宜引进预审法官制度。预审法官制度本身存在着定位模糊的问题;预审法官权力在内容上不明确;预审法官与审判法官在主体上存在交叉可能;我国缺乏预审法官制度存在的土壤;西方部分国家限制甚至取消了预审法官制度。我国侦查程序中的制约模式应当加强检察审查和(自我)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20.
论预审     
刑事诉讼中的预审,是我国司法机关同犯罪作斗争的一个重要环节。刑事诉讼法将预审划归侦查程序,明确规定预审权由公安机关行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侦查——预审”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开创了新路。然而,由于我国立法把预审规定得过于笼统,诉讼理论很难准确揭示出它的基本规律,因此对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