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会计诚信仍然是我国当前会计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要深刻认识目前会计诚信缺失的种种现象,认真剖析诚信缺失的深层次原因,从根本上提出治理会计诚信缺失的应对措施。寄希望于政府及会计界人士能尽快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经济生活中的会计诚信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我国社会一些领域诚信秩序失范现象比较普遍。《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  相似文献   

3.
诚信缺失背后的社会机制缺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诚信缺失,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范问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正确和理性认识当前我国诚信社会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深入分析导致诚信缺失的现实原因,探讨构建诚信社会的有利条件和可行道路,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辛明 《山西政报》2008,(23):39-39
诚信是当前热门话题之一,是市场的基础,是行业的源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将诚信作为其重要内容之一,充分说明了诚信的重要性。会计行业诚信也被广泛关注,在市场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重建会计行业的诚信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5.
诚信缺失现象是社会道德的一种倒退,它的蔓延和泛滥必然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 响。由于合同事实上相当于当事人自己许下的诺言,违约属于典型的诚信缺失行为。合同案件中 的诚信缺失行为表现出高比重、多主体、多领域等特点,其产生的原因有社会原因和个体原因等,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制约机制。我国应建立诚信网络机制,以此对诚信缺失行为进行约束。  相似文献   

6.
于政红 《求索》2012,(3):48-50
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诚信的必要性,并从经济学的视角,对会计诚信的产生根源从体制和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据此提出了重塑会计诚信的途径。会计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则,反映在经济行为中,具有特定的经济意义,它不仅能带来一定价值,其本身也成为一种资源。从经济学理论上对会计诚信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鹏  黄爱教 《理论月刊》2007,(11):84-86
诚实守信是立身处世、明是非荣辱的起点,是社会成员最基础的道德要求,社会的诚信又以政府诚信为首.执政者的诚信乃执政者的底线道德,政务诚信,乃是政府的底线道德.本文通过对诚信与政务诚信的考量,认为政务诚信乃是政府的底线道德,从我国社会诚信缺失中,提出了构建我国政府底线道德的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必红 《理论月刊》2012,(4):160-162
诚信道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目前,我国社会诚信道德缺失现象严重,诚信道德缺失的表现多种多样,对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危害很大,原因也比较复杂。但是,只要全社会都动员起来,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完成构建社会主义诚信社会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会计诚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一项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会计诚信是会计制度的一部分 ,会计制度由正式会计规则与会计诚信组成。会计诚信能提高正式会计规则的运行效率 ,帕累托改进社会经济秩序 ,提高整个经济制度的效率。会计诚信由会计执行主体的诚信成本与诚信收益的心理评价决定。提高会计诚信水平必须从改变会计诚信的成本与收益结构 ,增加会计行为主体的自律水平入手  相似文献   

10.
大事记     
《精神文明导刊》2012,(12):64-64
10月下旬,中央文明办、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道德诚信建设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针对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进一步强化解决措施,夯实食品安全领域道德诚信内在基础和外部环境,推动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必损”“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利益导向和“明信知耻、惩恶扬善”的道德风气。  相似文献   

11.
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是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客观需要,是应对诚信缺失的制度安排,当前也具备加快推进的基础条件。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应由社会诚信法律法规体系、社会诚信规章体系、社会诚信宣教制度体系构成。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应以个人诚信领域、商务诚信领域、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领域为重点,在方法途径上要放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大系统中去考量和谋划。  相似文献   

12.
论当代中国的诚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问题日益凸显,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本文在阐述现代诚信结构特点基础上,对我国政务、商务和社会领域存在的诚信问题,从社会转型影响、传统文化历史局限、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信仰淡漠导致的动力缺失以及诚信约束体系缺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坚持强化道德引领与完善利益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构建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体系,以提高政务诚信水平为引领,以公民个体道德素养培育为基础,把树立共同社会理想与实施分层信仰引导结合起来,发挥政务诚信的社会引领、统摄效应,建立科学统一的社会征信系统,优化调整社会维信结构等全面推进诚信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魏磊 《人民论坛》2012,(23):98-99
在我国诉讼法领域中,诉讼诚信缺失问题凸显,建议采取如下防治对策:程序性对策即构建程序性反诉制度;利导性对策即运用如律师费等起到担保金作用;道德性对策即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引入宣誓制度;信息对称性对策即运用法官释明权及时地对诉讼中的诚信缺失行为进行提示。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失去了诚信,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政府作为国家政策、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监督者和示范者,在诚信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政务诚信一旦缺失,势必误导、诱发、膨胀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的缺失。政务失信加大了国家的政治成本、管理成本、社会成本和道德成本,加据了信任危机、降低了行政效率、影响了社会和谐、导致了道德滑坡。所以,要切实解决我国社会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问题,必须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入手,这本身既是一种诚信的表现,同时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构建诚信政府的有效途径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重视政府诚信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仍存在政府信用缺失的现象。构建诚信政府,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重视诚信教育,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政府与社会行为;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政府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6.
唐磊 《青年论坛》2006,(3):111-113
目前诚信危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诚信、道德及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改变诚信缺失现状的建议一是改传统人事档案为人才业绩档案;二是构建社会职业诚信体系;三是强化职业诚信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诚信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却又在人们的行动中常被忽略的问题。针对诚信在社会生活中严重缺失,明确区分道德上的诚信与法律上的诚信,建立现代公正意义上的诚信美德,加强对诚信和公正的法制保障,是道德建设和信用制度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刘伟 《青年论坛》2005,(4):48-49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最重要的品德。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品质。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大学生中进行诚信教育,应该在教育引导基础上,重点抓好诚信机制建设,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万敏 《理论月刊》2004,(6):111-113
道德与诚信是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却又在人们的行动中常被忽略的问题.针对诚信在社会生活中严重缺失,明确区分道德上的诚信与法律上的诚信,建立现代公正意义上的诚信美德,加强对诚信和公正的法制保障,是道德建设和信用制度建设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马小红 《前沿》2006,(10):42-43
本文就会计诚信问题的产生及其治理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着重从体制与人的素质的相互作用中挖掘会计诚信问题的根源.从法律约束与宣传教育的角度探讨建立会计诚信理念,规范会计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