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义     
诺贝尔奖: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奖是以诺贝尔的遗产设立的奖项。根据他的遗嘱规定,将其遗产的一部分共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作为奖金颁发给获奖人。从1901年开始,每年在诺贝尔的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诺贝尔在其遗嘱中规定,该奖应每年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领域内“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瑞典银行在1968年增设一项经济科学奖,1969年第一次颁奖。诺贝尔奖的评定及颁奖机构是: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皇家卡罗林外科医学研究院(生…  相似文献   

2.
近日阅读了瑞典科学家诺贝尔的一封遗书,很是悲壮感人:920万美元的全部遗产,除20万美元留给亲属外,其余900万美元作为基金存入银行,用以奖励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文学、和平事业有重大贡献的人……瑞典皇家科学院、文学院,按诺贝尔这份遗  相似文献   

3.
享誉全球的诺贝尔奖,对20世纪以来世界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引导作用。一年一度,那金光闪闪的“诺贝尔奖”奖章、声名赫赫的“诺贝尔奖得主”头衔,代表着一个时期的顶级水准,令全世界的科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倾慕不已,许多人都把荣获诺贝尔奖作为终生的奋斗目标。随着2004年度诺贝尔奖各奖项的陆续揭晓,人们的“诺奖情结”再次燃烧起来……诺贝尔其人诺贝尔,化学家。1833年10月21日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卒于意大利圣雷莫。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对炸药情有独钟。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痴心于炸药研究。一次,实验发生了爆炸事故,5个助手遇难,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父亲承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击,不久就去世了。  相似文献   

4.
<正>诺贝尔奖是诺贝尔奖金的俗称,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的大部分遗产(共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  相似文献   

5.
举世闻名的诺贝尔之所以为世人敬仰,不仅因为他是一位大科学家、发明家,而且还因为他对待财富的高尚品德。诺贝尔一生积蓄了920万美元的财富,但他生活十分简朴,从不考虑物质享受,始终潜心科学研究和发明。在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2014,(12):47-47
2014年10月9日19时(北京时间),瑞典文学院宣布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醒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瑞典诺奖委员将会为莫迪亚诺提供800万克朗(约110万美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7.
远见     
《理论与当代》2013,(11):59-60
南方朔在第12期的《南风窗》上撰文指出:只要去过美国首都华府的人,就一定会对白宫和国会山庄之间那一片建筑留下难忘的印象。那片建筑统称为“史密森学会”,建造这片建筑的第一笔钱是英国化学家詹姆士·史密森所捐献的。他在1829年逝世时,将全部遗产50万美元捐给美国,希望在美国成立一个以推广知识为目的的机构。  相似文献   

8.
《求贤》2012,(10):60-64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10月11日中午(北京时间晚7时)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先后用瑞典语和英语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本年度获奖者将获得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4万美元)奖金,颁奖仪式定于12月10日在瑞典举行。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2,(2):25-25
意大利猫咪“托马西诺”“继承”主人阿孙塔的全部遗产约1566万美元。这让它一跃登上“动物界富豪排行榜”前三名。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英国伦敦庆祝自己50岁生日时宣布,自己数百亿美元巨额财富将全部捐献给社会,不会作为遗产留给子孙。比尔·盖茨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一定会看到他的这一惊世之举。在此之前,拥有财产400多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宣布,从今年7月起,他将分别向5家慈善基金会捐出市值约370亿美元的股份。多年以前,在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就当着1.5万名股东的面告诫他的子女说“: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观念。”并当场表示要将他的财产全部捐赠给社会。辛辛苦苦…  相似文献   

11.
讽刺与幽默     
“新生意经”一个大型超市工程宣布招标。首先来的是工程承包商。“您承包这项工程想要多少钱?”工程承包商答“:100万美元。”第二个来的是暴发户“:我要300万!”“报价怎么那高?”“是这样,其中的100万给我,100万给你,还有100万给工程承包商,让他们做工程……”  相似文献   

12.
本该于2007年10月底就已落幕的钟鼓奖作曲比赛,至今余波不断。这项引人瞩目的赛事设36岁以下的春钟奖和36岁以上的秋鼓奖各一个,奖金均为16万元,创下了中国作曲比赛奖金的最高纪录。决  相似文献   

13.
近日看到两则报道,很有感触。 一则是来自《人民代表报》1996年3月27日的报道:武汉长江动力公司总经理于志安,以个人名义在菲律宾注册了资金50万美元、年电费收入1000万美元的电厂竟无人知晓,1993年又花了7.5万美元为自己办了长期护照。从此,于志安出入国境总是独来独往,究竟去了哪些国家,都干了些什么也没有人知道。直到他“失踪”后,才被证实进到了菲律宾。国有电厂已成为于志安的私人企业,这等人民的血汗就这样被他轻而易举地侵吞了。现在,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逍遥法外却无可奈何。 另一则是来自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1996年3月29日的报道:原安徽省蚌埠卷烟厂厂长李邦福,在任期间利用给客户“批烟条”的权利,短短几年间受贿180多万元,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在卷烟厂,李邦福集人、财大权于一身,身兼数职,职工们形象地说:“三个牌子一个门,六顶帽子一个人。”厂里的大事、小事他一人说了算。在他看来,企业就是他这个“法人代表”个人的,他要卖烟给谁就给谁,他想批多少就批多少,他说多大价格就多大价格,无需同任何人商量。有时连上千万元一笔的业务,只要他大笔一挥就成交了。有时他一次受贿就达60万元。可以想象,他这个“一把手”的权力有多大!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李振声把国家奖给他的50万元全部捐出建立“助学基金”,在新华网的网民中引发了热烈争论。虽然很多网民为李振声的义举拍手叫好,但也有部分网民担心,国家的奖金是对众多科研人员的鼓励和鞭策,是对科学家生活的关心。捐出全部个人所得奖金岂不  相似文献   

15.
激励出点子     
在加拿大温哥华,我听到了一位年轻人因为一个方案获得1000万美元奖金的故事。1000万美元是个令人心动的数字,但我觉得更值得赞叹和学习的,是一个能保证创新思维得到重视和鼓励的机制。事情起源于美国的金门大桥。据说当年大桥建好不久就发生了堵车的现象,为此有关当局开始筹资建设第二座金门大桥并征集方案。此时一位年轻人提出建议:将现有的“4+4”8车道模式,按不同时段的交通流量调整为“6+2”和“2+6”模式,因为天经地义的“4+4”模式有其不合理性。上下班的车流在不同的时段在相反的两个“半边”分布并不均匀。高峰时往往出现半幅路面高…  相似文献   

16.
巴巴拉·伯格曼(BarbaraBergmann)历来认为诺贝尔奖不公平,因为它扭曲了经济学家们的贡献。在“为了经济学而抛弃诺贝尔奖”这篇刊登在《挑战》1999年第3--4期上的文章中,她毫无偏见地阐明了自己的如下看法。“科学”和“诺贝尔”都是极富勉力的字眼,尤其当它们用在一起作为“在经济科学领域为纪念阿尔伯特·诺贝尔的奖项”时则越发富有魔力。然而很不幸的是,投入了几千万美元的诺贝尔奖在真正的经济领域却几乎毫无价值可言。经济学家们应该看到的是拥有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得经济学领域看上去多么荒谬。因为自从…  相似文献   

17.
覃志新在海南金融界曾有过极佳的口碑。在许多人眼里,这位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的原副行长,除了专业过硬外,个人生活上也非常检点,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一些同事评价他:“作风俭朴,过着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苦行僧”并没有达到无欲则刚的境界,其生活的唯一乐趣是攫取金钱。13年间,他大肆受贿人民币1200万元、美元13万元、港币30万元,另有人民币1925万余元、美元66万余元、港币184万余元、英镑1.4万元的巨额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官升贿也升,权大胆更大覃志新的仕途一直很顺畅。出生在海南琼海市的他于上世纪8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8.
李岳生,2001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生,现任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所长、党委副书记,湖南省血吸虫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2002年获卫生部“全国地方病跨世纪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4次被省卫生厅记二、三等功、4次获中华医学科技成果奖、湖南省医学科技成果奖等奖项,2005年获美国霍华德·休斯研究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国际研究学者奖”,获奖金50万美元,是第一位获得该领域奖项的中国大陆学者。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化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使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生产应用大国.所引发的“中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产业格局;作为教育家,他撰写的教材哺育了中国几代化学工作者,仅在北大工作的学生中就涌现了3名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作为年近九旬的老人。他依然活跃在科研前沿.亲赴边远矿区考察.为稀土资源优化利用操劳。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  相似文献   

20.
亨利·福特 福特并不是汽车的发明者,但他为一个渴求新生事物的美利坚民族打造了1500万辆T型车。T型车的成功,使福特由一位农家子弟一跃而为身家超过16亿美元的汽车大王。福特发明的流水线生产方式,揭开了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