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如生物体通常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一样,人类自身也有很强的自我教育的本能。随着"95后"年轻人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如何有针对性地利用新一代大学生的独立精神、自主意识、自我观念和自强要求进一步激发和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成长成才的良性发展应当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义。本文试图从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概念模型,提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谈新时期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在探讨人才的培养问题时,除了研究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外,还必须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所谓自我教育,是指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主要依赖于学生本身发展着的各种内部条件。 第一,提高道德认识,形成自我教育的信念。在这里,发挥集体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人像照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了自己。就是说,学生认识和评价自己品质的能力,是在集体生  相似文献   

3.
吴艳  程畅 《学习月刊》2010,(6):114-115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彰显大学生个性特征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也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新时期大学生具有浓厚的时代感、个性特征鲜明。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我教育,是指在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下,受教育者对自己的思想品德进行自觉的思考和行为控制,使之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形成良好思想品行的方法,也是受教育者不断完善个体社会化以适应社会活动需要的一种必备能力。  相似文献   

5.
赵夏芝 《山西青年》2024,(4):178-180
积极心理学是对心理学传统的缺陷和局限性的一种补充和改变,强调人的积极心态和资源,旨在帮助人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工作。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借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积极行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强化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针对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分析,旨在构建完善的大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模式,有效促进大学生教育工作的系统优化,支持人才培养效能的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觉地将自我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选择、自我调控等方式,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自我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引导机制、组织机制和校园文化平台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7.
自我教育是指个人把自我作为教育对象并依据一定的规范,自觉主动地自我认识、自我调控,不断矫正自己的目标,激励自我向更高的境界攀登,最终实现自我超越,塑造完善人格的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自律心理机制,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就当前大学生自律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自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自我教育,主要是指中学生按照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主动采取实际行动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它可以分为中学生个人的自我教育(狭义的自我教育)和中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广义的自我教育)。个人自我教育的主体既是教育者,又是教育对象。集体自我教育是指一个集体内部的互帮互教,是中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又都是受教育者。  相似文献   

10.
一、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认识自我是指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既承认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又承认自己的不利条件和限制因素,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时期,往往难以做到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地估价自我。他们态度偏激,要么把自己看成是十全十美,对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视而不见,把别人看得是一无是处;要么是痛恨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常常抱怨和自责,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这种对自己认识上的偏差,就会产生不适当的情绪或反应,或自负、自傲,或自卑、恐惧等,就会影响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学生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感情、能力等具体情况,才能认识、预想自己的行为和结果,进而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因而,教育者不应求全责备,而应采取积极措施。引导他们通过自我观察、自省和虚心求教等方法,培养他们的平常心,增强他们认识自我的决心和勇气,逐步了解自我。  相似文献   

11.
王玉珍 《奋斗》2004,(9):42-42,49
提倡大学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怍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然主要靠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即自我道德修养.因为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提倡大学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当然也应该提倡自觉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2.
独立学院进行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先进的育人理念,必须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指导思想,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作用;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根本,专业素质教育是基础,能力素质教育是目的,身心素质教育是前提,从而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3.
王英  ;吴忠才 《世纪桥》2014,(5):32-33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内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要采取在动态中正确认识自我,在交流互动中主动调试自我,在实践中不断改造自我,在善待中正确把握自我等教育方式,从而实现自我协调、身心协调、环境协调和心灵的协调。  相似文献   

14.
梁阳 《理论导报》2012,(1):44-45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其自我心理保护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其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应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开设心理咨询和辅导三个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是高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各条战线政治骨干、业务骨干的重大战略问题。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要着眼新世纪新世界的发展潮流,反映出社会主义新形势、新时代的总体精神特征;大学生党员要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和引导下,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自我适应优化是指大学生在发展、培养和确立自我适应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综合利用多种技能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使自己对社会生活与环境的适应能力处于最佳状态,为获取高质量的生存与发展条件而采取的行动。大学生自我适应优化的基本路径主要是社会化和自觉发展,从某种意义上看,社会化是大学生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引导自身建立起良好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自觉发展则体现了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自身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进行常态化、科学化处理的过程。自我适应优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等形式。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基本上能按照时代的要求和四化的需要,并合着进步青年的节拍正常的发展。但由于大学生的出生地点、家庭情况、社会环境、学校教育、朋友交往、家长影响等方面的不同,使进入大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组织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约束的职能,对于大学生培养思想政治素质、文明素质、文化素质等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学生组织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让大学生管理自己教育和管理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而最了解学生的莫过于学生自己。为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成立了“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简称“自律会”),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自律会”的宗旨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覆盖校园...  相似文献   

20.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新时期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针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精英群体;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发挥学生组织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