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社会,企业面临诸多人力资源瓶颈问题,人才梯队建设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企业更科学、更合理地用人,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首先阐述了人才梯队建设的概念和意义,强调了人才梯队建设是企业管理的基石和核心竞争力之一。其次,分析了基于人力资源战略的人才梯队建设的现状。当前,人才梯队建设存在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基础薄弱及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等问题。最后,重点探讨了如何基于人力资源战略来开展人才梯队建设。在人力资源战略中,企业需要明确人才梯队建设的目标和定位,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方式,并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才梯队建设是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关于速录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培养速录人才模式的考察,指出速录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速录人才的培养模式,指出速录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以及培养速录人才必须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与高端人才发展:实践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首先需要明确世界城市建设目标与高端人才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分析北京高端人才发展的主要措施和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借鉴纽约、伦敦和东京三大世界城市在高端人才发展方面的有益经验,从高端人才发展的系统环境、战略目标、实施过程和绩效评价四方面,提出了优化人才系统环境、完善人才管理机制、构筑人才发展平台、加强人才制度激励等促进北京国际化高端人才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星 《就业与保障》2023,(7):196-198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产业学院建设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产业学院的建立旨在培养更多高素养的人才,是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新产物,也是教育教学与市场发展的碰撞。社会不断发展,其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为此,产业学院要紧跟社会发展作出相应调整,结合社会发展所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建设,培养出现代化数字化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助力。产业学院应该让学生在在校期间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朝着数字化人才方向努力,落实各项培训,并推动产业学院的发展,为学生创设更有利的学习环境。文章从数字化人才培养出发,阐述了产业学院建设的现状,并明确了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性,探索有效的建设路径,以此培养更多满足社会发展所需的数字化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权威发布     
《干部人事月报》2011,(3):72-72
我国将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规划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日前表示,今年将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启动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规划。他介绍,去年我国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选拔出38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以人才队伍的建设为着眼点,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及人才的成长环境等方面探讨了医院人才战略的重要意义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才已成为今天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世界各大国都在实施以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人才是关键。为此,我们要调整人才工作思路,加快走人才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8.
把文化产业人才建设摆在文化强国战略的突出位置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重要战略部署。高职院校应当大力发挥自身的文化传承功能、对地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功能,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新的贡献。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结合遂宁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积极配合遂宁市文化强市战略,不断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以提高区域内文化人才队伍水平。  相似文献   

9.
杨云升 《新东方》2016,(4):59-63
"一带一路"跨越范围辽阔,涵盖行业众多,涉及语言纷杂,小语种,更准确地说是"小小语种"语言区尤为广阔,需要大量的小语种人才。然而,我国现在培养小语种人才的基础薄弱,力度欠缺,国内顶尖外国语高校招收和培养小语种学生的数量不足,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为了破解当前和未来小语种人才短缺的难题,我们应该采用权宜与长远相结合的策略,发挥来华留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急需的小语种人才。同时,提倡从娃娃抓起,持之以恒,为我国"走出去"战略储备充足而卓越的小语种人才。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重才观”,“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的“铸才观”,“提高质量、做大增量、激活存量”的人才培养观等思想,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建设的理论内涵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左惟 《群众》2022,(1):38-3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这一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加快“非公”人才队伍建设对新建市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崇左市作为桂西南边境中心城市,如何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加快“非公”人才建设呢?认清崇左市“非公”人才建设形势,增强抓好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目前,崇左市在发展“非公”经济上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3.
"造血式"扶贫战略下,农村青年领袖人才培养是扶贫成功与否的关键。本研究以"海惠·小母牛"农村扶贫项目为例,探讨了农村青年领袖人才新定位、能力素质新要求,农村青年领袖人才能力建设的新目标、新方向,以及农村青年领袖人才培训的新方法、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成敏敏 《群众》2020,(12):19-20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驱动力量,是引领未来的前沿性、战略性技术。新基建将推动人工智能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对人工智能高素质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2020年3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构建基础理论人才与“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并重的培养体系,探索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提升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8,(2)
建设美好新海南需要更多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目前,海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仍然存在人才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与岗位需求脱节严重,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对此,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维培养新型人才,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夯实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铁道部在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中明确指出:以跨越式发展需求为导向,推进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着力建设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努力开创铁路人才工作新局面。这一要求给搞好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必须认清人力资源开发的现  相似文献   

17.
秘密 《就业与保障》2024,(1):180-182
为了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二十条政策措施》,河北以实施技能强省为抓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激励制度,致力于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然而,当前河北职业技能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仍存在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不够、职业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育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待提升、技能型人才发展通道有待拓宽等问题。为此,要形成一种社会发展既需要爱因斯坦也需要鲁班的技能型社会风气,通过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技术大军,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8.
综合信息     
《政策》2012,(1):93-95
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冒"出来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上,来自教育界和科技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100多人,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课题,进行思想交流和观念碰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人才,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合适的教育体制和良好的文化环境。与会者在讨论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拔尖创新人才不是"拔"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成败的关键。邓小平十分重视文艺人才的培养,现存文艺体制不利于人才资源的组合和流动。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培养,不利于人才的吐故纳新。在人才问题上,要特别注意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新的历史时期对文艺人才提出了特殊要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采取措施,努力创造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是以创新型中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为重点,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115人才工程”,推进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切实加大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力度,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万名人才引进、千名高校毕业生储备和百项圈内外智力项目引进“三大行动计划”,组织开展各类人才交流活动,确保全年引进各类人才6000名以上,引进日内外智力项目50个以上。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人才表彰力度,组织开展杰出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评选奖励活动,提高高层次引进人才经费资(补)助标准。不断优化人才环境,继续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努力帮助解决引进人才子女就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