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嘹望哨     
《瞭望》2000,(Z1)
莫让群众“雾里看花”吉林 罗天柱前不久随某县村务公开工作检查组采访 ,在某村见到这样一个情景 :检查组召开部分群众座谈会 ,听取意见。会上大家一言不发 ,可散会后突然有人唱起了那首广为流传的歌———《雾里看花》。检查组的同志马上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随即深入各户了解情况 ,终于发现了问题。原来 ,他们那里的村务公开有“三多三少” ,即事后公开多 ,事前公开少 ;数据公开多 ,情况公开少 ;“冷点”公开多 ,“热点”公开少。“三多三少”问题的存在 ,使群众感到村务公开像“雾里看花”。事后公开多 ,事前公开少 ,也就是只公开办事结果 …  相似文献   

2.
儿子、孺子牛、公仆、“父母官”———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有感白曙光“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邓小平》这部气势恢宏的史诗性电视片中邓小平同志洋溢赤子情怀的话语。邓小平同志光辉的革命历程,百折不挠、奋斗探索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3.
谢云 《瞭望》1988,(34)
早就听说有个叫龙应台的人,在台湾以她的杂文《野火集》刮起过一阵“旋风”,自然很想一读为快。但能见到的文章只是一鳞半爪,于是深憾于海峡两岸人为的阻隔。现在由于时事出版社的出版(用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书名),才终于得睹全豹。它确实是一把火,很野、很烈、很猛,它烧向腐朽、丑恶和落后,把我这个中国人的心,烧灼得又疼痛,又欢快。 作者自称《野火集》“只是一个社会批评,一个不戴面具不裹糖衣的社会批评”,我同意这说法。但首先使我惊异的,却是她所批评的台湾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4.
王立平,我是从十几年前听到他的歌——《太阳岛上》、《大海啊,故乡》,知道这个名字的;以后又有了电视剧《红楼梦》里的歌曲和乐曲,进而加深了印象。我能有机会见到他并与之谈话,是来民进中央机关工作以后,确切地说,第一次是在1997年民进的“八大”会议上,第二次则是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对他的采访。从他写出的音符,飘荡在塞外、南国的动人旋律中;从与他的交谈中,我了解了王立平。这是一个面孔白净、身材微胖,宽边眼镜后面有着一双常含笑意的眼睛的和和气气的人。你或许以为有这样外表的人一定是个和事佬。他待人接物的确很随和,但并不是没有原则;谈锋甚健、睿智,却不咄咄逼  相似文献   

5.
近日拜读了《理论探讨》1993年第1期中高慧军、齐峰的《重谈“左”和右的问题》和《党史文汇》1993年第1期中韦祖松的《“左”的几种政治涵义》。这两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深度,催人思考,给人启迪。但我对这两篇文章中的部分观点有不同看法,故写此文,与高慧军、齐峰及韦祖松同志商榷,并就教于理论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6.
修身     
《求知》2017,(9)
<正>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荀子·修身篇》【释义】窃取财物叫作"偷盗",隐瞒自己的行为叫作"欺诈",信口开河,就叫作"虚妄",取舍不恒定叫作"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弃义叫作"大贼"。听到的多叫作渊博,听到的少叫作浅薄。见到的多叫作开阔,见到的少叫作鄙陋。【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写作背景】《荀子·修身》是专门论述如何进行道德修养以及最后所达到境界的篇章。荀子运用  相似文献   

7.
有些人在“多做”、“少做”、“不做”的比较中得到了“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样一条似乎是经验的总结。有了这样的认识,于是就有了“混日子”,就有了“阿混小传”和“阿混新传”之类。“不做”本身就是一错,但也不过是“懒”、“积极性不高”的一种表现,何况还可以说出千种辩解的理由。  相似文献   

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1991年1月28日至2月18s日,邓小平同志在视察上海时,就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的紧迫性以及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上海的作用等问题作了重要的指示。邓小平同志说:“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6-367页)尽管小平同志的这一指示文字不多,但内容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9.
《社会科学》杂志(上海社科院编辑出版)一九八三年第七期发表了熊映梧同志题为《用发展的观点研究资本论》的文章,尖锐地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资本论》有没有历史局限性呢?换句话说,《资本论》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著作还是永恒的绝对真理体系和万古不变的信条呢?”(以后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见熊映梧同志的文章)。在该文作者看来,《资本论》不过“是特定的时代的产物,也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为了使得他的观点能以成立,作者从许多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了评述。然而其所持之点,却是难于  相似文献   

10.
普鲁斯特的“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译名为《寻找失去的时间》,含义及语言的韵味、风格都分明恰然相合,一些同志却偏爱尔雅的《追忆逝水年华》,尽管他们承认后者损失了原题的精髓。这不禁使我感到,那著名的“信、达、雅”的理论,很有再加辨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几乎每期必看。第34期专题报道中的重点文章——《七项指标看社会和谐度》,以一组组客观的数据反映出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凸显出的“不和谐之音”,关系国计民生,引人深思。文中,“社会发展总支出比例低”、“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低”、“各种收入差距扩大”等情况,的确是相当贴近基层现状、贴近我们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在此,我为贵刊能有这样的专题报道叫好,并希望贵刊能够多登载一些贴近基层,反映民生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2.
李可染中国画展的“前言”———先生作于12年前的《我的话》,是一篇约500字的短文,可染先生却在这里提到他的6枚印章。先生一生究竟自刻了多少印章?追寻它们,窥到的却是先生不凡人生的印迹。刻自早期的印章不多。“思牛堂”和“有君堂”是他这时期刻的两枚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东耳 《瞭望》1989,(10)
记得是50年代初,我的姑母有一天回家兴冲冲地说:“我今天见到了活的女共产党员!”家里人都笑了,因为在场的就有几位女共产党员,并且都是活的。当然,大家都清楚,她所说的“活的女共产党员”,是特指帅孟奇大姐。由于李伯钊同志的《女共产党员》一书的广泛影响,帅大姐  相似文献   

14.
1995年9月18日,《保定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位县公安局长的来信,信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过去,公安民警接触群众做工作,开口便称“大娘”、“大嫂”,让人听了很亲切,而现在,这种称呼却很难听到了。这说明了什么?《保定日报》以此开辟专栏,40多天收到来信来稿来电逾千件。有一封来信指出,“大娘”“大嫂”的称呼,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干部也好,警察也好,只要心里有自己的衣食父母,“大娘大嫂”的称呼自然就会不离口了。还有一封来信说,这些年,有些人对“先生”“小姐”十分亲切,却疏远了“大娘”“大嫂”,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忘本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修身     
《求知》2017,(9)
<正>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曰诞,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少见曰陋。——《荀子·修身篇》【释义】窃取财物叫作"偷盗",隐瞒自己的行为叫作"欺诈",信口开河,就叫作"虚妄",取舍不恒定叫作"无常"。为了保住利益而背信弃义叫作"大贼"。听到的多叫作渊博,听到的少叫作浅薄。见到的多叫作开阔,见到的少叫作鄙陋。【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写作背景】《荀子·修身》是专门论述如何进行道德修养以及最后所达到境界的篇章。荀子运用  相似文献   

16.
易名 《瞭望》1992,(25)
这是毛泽东同志的学术疑案之一,证见《瞭望》1991年49期陈晋先生《引诗证史》一文。文中引有毛泽东读《明史纪事本未》卷45批注:“吾疑赵风子、刘七远走,并未死也。”又云:“得毋象黄巢么?”  相似文献   

17.
随感二题     
一张 《瞭望》1994,(28)
住医院多时,其间护士小姐曾两次持《病人意见调查表》来,要我做这样的“选择题”——项目有二三十个,都是关于服务质量的:一、满意,二、比较满意,三、一般,四、不满意。平心而论,医护人员对住干部病房的病人,是另眼相看的;对一般大病房的普通病人、特别是一些久困床褥的病人如何,就难讲了。我的选择题做得既省力,又得人心,不是“一”,就是“二”当面交卷。凡病人都抱“多栽花,少栽刺”的哲学,身在医院,谁也得罪不起呀! 出院不久就在报纸上见到了一个全市规模的调查统计数字:病家对若干家医疗单位服务质量的满意率,已达到百分之九十几。我看了于心不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重读马克思”等提法不时见诸报端,有关这方面的新著不断问世,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况。如有的同志在读解马克思哲学时得出马克思不承认有客观的物质世界存在,不承认有普遍的客观规律。也有的同志用西方哲学来读解马克思,得出回到康德的“抛弃知识,为信仰开拓地盘”的结论。还有的同志在诠释马克思哲学时认为马克思从未提出过历史唯物主义以外的其他任何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是恩格斯误读马克思的产物。这就有一个如何读解马克思的问题。我不赞成“回到马克思”的提法。我认为,在当前读解马克思时至少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9.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材料:“清除精神污染”期间,任仲夷来到《广州日报》社,找了五六位部主任、编辑座谈。一位同志反映,现在部队里有些刚入伍的新兵,感情脆弱,一边洗衣服一边流着眼泪哼唱《再见吧,妈妈》,这样会涣散军心。任仲夷同志听了立刻站起来,很动情地说:“同志呀,人是有感情的。解放军也是人呀,十几岁的娃娃刚刚离开家,想妈妈是人之常情。出操当然应该唱‘雄赳赳,气昂昂’,洗衣服时唱唱《再见吧,妈妈》未尝不可。难道你就不希望儿子想你吗?”是啊,战士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神,而是有血有肉之人,他们岂能不想家?无独有偶,最近读到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20.
凌亢 《瞭望》1993,(39)
用兵贵奇,作文也贵奇。素以讲长话、写长文著称的于光远同志,近日突赠我香港印刷的《碎思录》一册,名曰“超短文”,每篇不超过二百字。惯用长矛大刀的人,突然使出匕首或袖箭来,这是一奇;理论家不讲理论,虽自称“不悔的马克思主义者”,却与《诗经》、《晏子春秋》、《淮南子》、《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