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9,(11):49-50
杨继绳在2009年第9期的《中国改革》上撰文指出:“人民”是当今用得最多的两个字。怎样理解这个时时见、处处见的词呢?“人民”是集合词,这一集合,就淹没了成千上万的个体;“人民”是抽象词,这一抽象,就抽去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人”一旦被抽象为“人民”,就成了没有声音、没有面目、没有形体的幻影。就成了可以任意雕塑的大理石,可以把它雕塑成至高无上的神,顸礼膜拜;也可以把它雕塑成铺路石,踩在脚下。  相似文献   

2.
说到独立的文艺批评,最近颇流行一个间——“交口”:这个词在近期风生水起,已经衍化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出自影评人之口,出现的时间多是观影之后,地点则是媒体或网络上。何谓“交口”?按照坊间的说法就是“一个娱乐圈流行的新词,每当一部电影出来,  相似文献   

3.
张琪 《学习月刊》2013,(16):26-27
从《词源》上来说,“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语“面具”(Persona),它是相对于认知、情绪、意志等而言的一种心理现象。人格反映了一个人总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我国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相似文献   

4.
论作风     
何谓“作风”?有关辞书上的解释是:人们在思想、工作或生活上一贯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作风”一词的外延已远不止此,人们不仅用它来褒贬某个具体的人,而且还用来评价一个集体、一个政党,乃至一个国家。其原因就在于“作风”不仅是公众关注的对象自身形象的直接展示,同时也是其内在品质的折射。人们往往据此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取舍。抗日战争期间,华侨领袖陈嘉庚率团到国内访问,他先到国统区,国民党用一顿800大洋的盛宴来款待他;他后到延安,毛泽东则用几元钱的家常饭为他接风。从这一件小事上表现出的…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9,(3):19-19
“发展”这个词,既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也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词。哲学上,“发展”一词是抽象的,指的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的变化过程。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而向前的、上升的、进步的运动即是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发展”,则是指人类社会状况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进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6.
温卫东 《新湘评论》2013,(18):38-39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赋予“改革”“开放”这两个“旧词”以新意的基础上,于1984年2月9日在厦门考察时,明确提出和使用了“改革开放”一词。1987年至1993年间,“改革开放”一词先后写入党的基本路线、党章和宪法,在党和国家政策与制度层面得到确认,成为全党共识和国家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制度≠机制     
《党课》2006,(3):26-26
在日常党建工作中,“制度”与“机制”是人们常常要提到的两个词。但是,对于这两个词的确切含义,有些同志并不是十分清楚,甚至将其混为一谈。实际上,制度与机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各有各的属性、特点。当然,它们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提出的一些不正确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过程,从而为“两个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林国兵 《学习月刊》2012,(10):37-38
一、“史”的独特性 文学史是人类生命在文学这一存在方式中演进的历史。 在一定意义上,文学史属于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对文学史的考察.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历史。何谓“历史”?英国历史哲学家W.H.沃尔什先生认为.“‘历史’一词本身是模棱两可的。它包括过去人类各种活动的全体以及我们现在用它们所构造的叙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德国一向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为廉洁的国家,它是“透明国际”公布的16个世界上最清廉国家之一。这在西方被归结于民主、法治、制衡、监督、公开、透明和教育的结果。但最近一个时期,德国相继爆出一系列腐败丑闻.有政客“弃政从商”的“旋转门”现象.也有政客或名人逃税事件.德国的清廉形象因此而受损。  相似文献   

11.
永存爱心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5,(24):27-27
失爱不仁,过爱不义。——贾谊 “爱心”是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词。它告诉人们:真正的爱乃发源于心。换言之,爱是从圣洁之心、善良之心、无伪之心生长出来的,是从高尚人格中生长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发展的,不会局限于从感性——理性,而是会从理性认识进一步延伸,到达一个新的阶段,姑且称之为“后理性”认识。后理性认识不同于以往的理性认识,它来源于或依赖于理性认识,但高于理性认识。它不是一系列理性认识的简单相加,而是认识的又一次飞跃;后理性认识还是对相互关联的诸多事物“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它是在认识诸多事物的本质之后,进一步加工升华的结果。因此后理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高级,在决策中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论机遇     
机遇通常指某种偶然出现但又能对事物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的机会。一般地说,机遇就是好的境遇,就是遇到了恰好的行事机会。我国前人总结的农业生产上的二十四节气歌,每个节气就是一个农业生产的机遇。例如:“二月立春雨水催,小麦油菜快追肥”,意思是过一7立春、雨水两个时节,小麦、油菜再埠肥也作用不大了。机遇除了具有偶然性、重要性之外,还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客观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做为机遇,它也毫不例外地存在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中,这就是它的客观性。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传播马列主义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这是现代策划理论中的一个经典故事,它引出的道理很深很深—一天,有4个小孩在山顶上做游戏,突然山下的树林里“哗啦”一声,窜出来一只大狗熊。这只狗熊虽然步履蹒跚,但它一步步地向山顶走来。  相似文献   

15.
要建设数据库先要明确三点 :(1 )什么是数据库 (DataBase)。美国的C .J.Date在《数据库系统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 2 0 0 0年 1 0月 )一书中说 :“数据库是一个持久数据的集合 ,这些数据用于某企业的应用系统中。”这里的“企业”一词只是一个通俗方便的叫法 ,它可以是一个组织、一个机构、一个部门甚至个人。就是说数据库是相关信息的集合。举一个例子 ,对社科院科研处来说 ,它保存有本院所有有关科研的信息 ,如科研成果、获奖论文、课题情况、学术会议概况等等 ,它们都以文字、表格的形式存在于计算机盘内 ,这就是一个数据库。(2 )数据…  相似文献   

16.
成语词典上没有“谨小慎始”这个词。但其义不难理解,简要地说,就是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小问题和“开始”、“第一次”,戒慎于事物发展之初。共产党人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构筑严格自律的思想道德防线,应当“谨小慎始”。古时候,有个偷针的和一个偷牛的一同被游街示众。偷针者觉得委屈,大声抗议:“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和盗牛贼一块儿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者小声劝告说。  相似文献   

17.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整体性”发展或社会发展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性的哲学范畴。发展概念的哲学底蕴就是指事物或现象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全面展开和历史演进。在“发展”的前面加上“可持续”( sustainable)这一限定词 ,无论从中文还是英文来看 ,这无非是强调“发展”在时间维度上的“恒久性”。所以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从其本源意义上来说 ,它主要强调“发展”在时间上的持续。而离开发展在空间上的全面展开 ,发展要做到时间上的持续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以 ,目前人们广泛谈论的可持续发展观在其哲理源头上…  相似文献   

18.
戏说蓝颜     
快乐大叔 《党课》2007,(7):96-98
时代发展飞速,社会日新月异。据说,这些年来,光网络上“发明”的语言就以千计论,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壮观”的景象,皆源于我们社会生活“外延”的不断扩大,有许多新的领域、新的现象需要被新的文字和词汇框定或者重新界定。在这些新的词汇里面,“蓝颜”是一经“发明”就被广为接受的一个新词汇。快乐大叔不才。原本只听到过“红颜”一词,  相似文献   

19.
“贪官大多出身苦”被作为一个特点提出来,最先于去年7月25日《检察日报》署名周建达的文章《贪官的八大特点》,随后又被作者兰帆几乎全文引用并刊登在《青年参考报》上,再后兰帆的这篇文章被《政工研究文摘》2000年第五期摘录。此语先后被三家报刊(笔者所看到的)刊登,可见其影响力和影响面。笔者认为,“贪官大多出身苦”作为贪官的一大特点,不仅提法很不妥当,而且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对“贪官大多出身苦”提出质疑,目的在于澄清是非,正本清源。为郑重起见,现将周建达《贪》文中对这一特点的文字原文抄录:“六是贪官大…  相似文献   

20.
三都     
《当代贵州》2008,(21):F0002-F0002
远古贵族的玄妙“天书”—水书 水书,是我国水族的独特文字,水语称“泐(le)睢”,意即水家的文字或水家的书,是一种类似于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父字符号,是我国17个有自己传统文字的民族独特文字之一,是水族一部古老的文化典籍。它保留着远古贵族文明的信息,成为中华民族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