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苑全玺 《学理论》2013,(29):25-27
美国在表现为一个标准的世俗化国家时,还有很多宗教化的特征,这种特征又影响了美国的内外政策。但是,美国仍旧是一个持守政教分离原则的国家,目前更是一个信仰自由和宗教多元化的国家。未来,随着美国新移民的增多和宗教信仰、价值观的日益多元化,这种文化心理或是心态的新变化也同样值得我们重视、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两者的力量说不上谁更大。”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1996年在其专栏上如此评论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威力。  相似文献   

3.
美国在20世纪领导了世界创新,从而也领导了世界经济.美国之所以能够领导世界创新,源于其高效运行的国家创新体系.美国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主要由企业、大学、联邦科研机构、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各级政府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等构成的高度成熟的“官产学研”互动网络,它具有有效配置创新资源的市场、高度完善的创新环境、为创新保驾护航的政府等特征.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之所以能够高效运行,是因为美国有着超前的国家创新战略.借鉴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战略,有助于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实现我国到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向国会提交了他上台后的第一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布什不仅确定了“维护美国安全、推进美国利益”的总体安全目标,而且还提出了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种手段实现这个目标的安全政策。迄今,美国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已正式出台,并将成为美国制定90年代对外政策和防务政策的总的方针原则。  相似文献   

5.
9月中旬,美国布什政府公 布了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 告。该报告是布什政府上 台后出台的第一个国家安全战略报 告,它全面阐述了美国在新世纪的 战略构想及布什政府将要采取的一 系列战略举措,标志着酝酿已久的 “布什主义”正式浮出水面。 建立美国治下的21世纪 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作为 美国政府指导国家安全的方针,内 容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诸多领 域。和前一个安全战略报告相比, 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在目标上 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加强美国 的安全,建立市场经济以促进经济 繁荣和推进民主事业,其核心就是 建立美国在全世界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大西洋加勒比海上最大的岛国、有“加勒比海明珠”之称的古巴1959年在卡斯特罗主席领导下推翻了独裁统治,建立了革命政权,成为美洲大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主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反对美国长期封锁的斗争中不断取得胜利,赢得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同情和支持.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美国在近百年中一直把拉美和加勒比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古巴革命的胜利毫无疑问对美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美国决不允许在它的后院有一个不听从其指挥和敢与其相对抗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因此,自古巴新政权建立之日起,美  相似文献   

7.
徐小杰 《民主》2006,(2):9-12
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能源安全关系到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生存和发展。如何保障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是今后长时期内各国内政外交工作的重点。这一点在美国、日本、印度等许多国家得到了越来越清晰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罗淳 《学理论》2014,(32):271-272,277
核心价值观教育关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标。美国历来重视本国的价值观教育,并且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横向、纵向两个维度,贯穿整个人的发展,并紧密结合家庭、学校、社会的一套极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成功解决了多民族国家实现价值认同的问题。尽管国情世情不同,美国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根本不同,但其成功的模式,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但在70年多里发生过两次大的经济危机。为保障国民在经济萧条时期的基本生活,美国政府早在1935年就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并且不断补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深圳社会保障体系和残疾人福利政策体系过程中,有必要借鉴美国的经验。一、美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华盛顿专电 美国国会某些议员常常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今天指责这个国家,明天指责那个国家,干涉别国内政,还自以为得计。殊不知,这种行径只能贻笑大方,败坏美国在世界上的声誉,损害美国同别的国家的关系,到头来也损害了美国自己的利益。 美国参议院10月6日通过的、由参议员赫尔姆斯和佩尔两人提出的关于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西藏“破坏人权”的决议,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荒唐行径。 这个决议的荒唐之处首先在于  相似文献   

11.
李名志 《党政论坛》2008,(14):37-37
众所周知,美国立国至今只有两百余年时间,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与西欧诸国相比,美国在历史、科技、经济等方面都有很大差距,还是一个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国家。然而,到二战结束后,它竟把许多“前辈”甩在了后头,迅速成为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成为军事、经济和科技强国,傲视全球,称霸世界。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21,(3)
正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对美国总统说,宽广的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然而美国就是"容不下"中国,偏要遏制、打压甚至"折腾"中国。这究竟是为什么?过去人们从政治经济方面谈得比较多,本文试从文化的角度加以探讨。说到美国文化,首先提醒注意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这是一个宗教意识很强的国家。美国今有84%的人口信仰基督教,考察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有无宗教信仰仍是一个重要标尺。尽管"政教分离",但一个公开的无神论者参选美国总统仍然不可想象。美国宗教精神肇始于移民时代。众所周知,北美最初的殖民者是来自英国的清教徒。他们为什么出走?是因其宗教信仰不见容于本土当局;他们期待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一 )美国是否实行一党制 ?在电视上看到只有两个候选人 ,而且两个人讲的内容相同。(二 )为什么计票耽误了一个多月 ?为什么得票数居第二位的候选人获胜 ?而选票领先 32 86 96张的候选人反而失败了 ?民主政体不是多数人的政府吗 ?(三 )为什么美国对其他国家进行民主考试、发号施令和监视它们的选举呢 ?(四 )请问地理学家 :美洲大陆上有很多国家 ,这个国家只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把它称为美国 ?(五 )请问军队领导人 :在这样一个从未受到任何国家轰炸和入侵的国家 ,为什么把战争部称为国防部 ?(六 )请问社会学家 :为什么全世界制造的毒品被这样…  相似文献   

14.
文扬 《党政论坛》2014,(13):43-44
对于国际秩序的确立和捍卫,美国有着深切的使命感,认为承担这一任务非美国莫属.尽管美国领导世界的实力和能力已大不如前,但这种使命感反而愈加强烈.就在上月,奥巴马在对西点军校毕业生的演讲中宣称,“全世界都期待美国出手相助”,“美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而且至今仍然如此.这是上一个世纪的现实,也将是下一个世纪的现实”.  相似文献   

15.
美国从来就是一个迷信枪杆子的霸道国家,它在“硬实力”上的投资是“软实力”的400倍,目前的美国政策是纯粹建立在“硬实力”之上的,其结果是造成了美国“软实力”的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6.
论美国西部开发的环境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卫全 《理论导刊》2004,(10):71-72
环境问题是决定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不能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美国西部开发的教训以及美国污染预防新政策———国家环境表现跟踪计划(NEPT)值得我们吸取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在过去200多年的世界历史中,全球各国的每两个国家中就有一个被推翻,而美国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独立之后却延续下来了,并且在风云翻滚浪潮里从弱国成为头号强国。基于这样的事实,一个看起来并不复杂的问题提了出来:美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通过研究美国后,我们发现它其实有两部历史,一部是进步史,一部是罪恶史。《另一半美国史——美利坚的道义  相似文献   

18.
皮尤研究中心在39个国家进行的一项新调查发现,受访者对美国的看法和对中国的看法迥异,但地区、国家不同,差异也很大。这是一个很有冲击力的数据表,显示全球对世界两个最强大国家的态度转变,也让人一窥对中国和美国的民意的复杂世界。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1,(9):17
第一个是对网络威胁的判定。这既是国家制定网络战略的前提,又是国际社会能否就网络问题达成共识的先决条件。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承认,日益猖獗的网络犯罪是国家经济发展、公共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威胁。越来越多的国家遭受着网络犯罪造  相似文献   

20.
宗教对美国社会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个经济与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同时,遍及城乡每个角落的教堂又无时无刻不在表明,美国也是一个笃信宗教的国家。美国的宗教五花八门,教派之多、宗教组织之活跃,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首屈一指。据1994年的统计,美国总人口中相信上帝的占93%;认为上帝对自己的生活非常重要、自己曾在上帝指引下做出决策的占77%;相信通过祈祷能够与上帝沟通的占76%;每周去教堂的占40%;68%的美国人隶属于某个宗教组织。 对于多数美国人来说,宗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