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完美诠释和具体表现,党的群众路线则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概括和升华。新时期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努力构建实践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苏玮 《理论导报》2014,(6):35-36
正苏区精神是党在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政治特质的集中体现。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概括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领会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继承和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对于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深刻领会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继承弘扬苏区  相似文献   

3.
正中央苏区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距今80多年了。重读这段历史,我们深切地感到,苏区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精神、根本原则、有益做法和成功经验,尤其是苏区时期培养起来的党的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厉行节俭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及把公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伟大实践,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不过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  相似文献   

4.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苏区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完美诠释,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今继续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苏区时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次完美诠释,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今继续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群众路线的形成中,古田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古田会议不仅使群众路线作为党和红军工作中应当遵循的根本原则开始确立起来,推动了群众路线在闽西、赣南苏区的实践,而且通过对苏区群众路线实践工作的指导和总结,初步阐述了群众路线的核心原则,初步形成了群众路线的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80周年。笔者认为,在回顾党的历史、发扬优良革命传统的今天,我们应努力加大对中央苏区历史的学习和研究,弘扬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是苏区革  相似文献   

8.
正兴国是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重要发源地,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形成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县积极举办兴国讲堂、开展兴国调查、解决兴国问题、促进兴国振兴,把弘扬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贯穿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把解决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努力再创"第一等工作"。举办"兴国讲堂",入脑入心学精髓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首要问题是加强学习,打牢思想基础。因此,我县把学习教育作为整个活动的基础环节和头道程序,从融入红色元  相似文献   

9.
正在土地革命战争时,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当时,党和苏维埃政府就明确提出了群众路线的观点,出发点是切实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足迹踏遍了瑞金山山水水,不仅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在红都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苏区精神,中共赣州市委和瑞金市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坚持群众路线、做到实事求是的关键环节,也是党的重要工作方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闽西苏区开展了多次的调查研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形成。对于新时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仍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苏区精神来源于苏区伟大的革命斗争实践。这一革命斗争实践过程同时也是推进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在这过程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苏区精神。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苏区的实践,就不会有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果,同时,苏区精神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动力量。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解读苏区精神的内涵,这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们对苏区干部好作风并不陌生,但对其内涵至今还没有规范的解读。笔者结合苏区历史,通过认真考究,认为苏区干部好作风是指苏区干部在思想、工作、生活和学习上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精神、态度和行为。可概括为: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好学上进的优良学风。  相似文献   

13.
苏区优良革命传统,作为党的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苏区广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精心培育而形成的;是我们党早期局部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继承和发扬苏区优良革命传统对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方志敏就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杰出践行者之一。方志敏是赣东北苏区(1932年11月改称闽浙皖赣苏区)的主要缔造者,他情系群众,在斗争实践中形成了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群众观的理论和实践,成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先驱。  相似文献   

15.
<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首民歌流行于中央苏区,是对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热情颂扬,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苏区干部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苏区精神的核心内涵。"苏区干部好作风"包含两个层次,由"苏区干部"和"好作风"两个关键词组成,前者指的是特定历史执政群体,后者反映的是其优良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它所蕴含的历史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所透露出来  相似文献   

16.
在全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增强广大干部的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苑》2013,(17):2
<正>2013年,是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周年,也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启动之年、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为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苏区精神  相似文献   

18.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毛泽东才溪乡调查,鲜明体现了党在闽西苏区坚持群众路线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示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党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石;苏区干部的优良作风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保证;苏区群众对革命事业的大力支持从根本上检验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巩固和发展苏区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所培育、形成的一种革命精神。总结苏区精神研究的现状,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可概括为: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革命精神三个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对于当下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精神源于井冈山精神,又开启长征精神.准确了解苏区精神的内涵与实质,分析苏区精神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有利于科学把握苏区精神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