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名谦 《学习导报》2012,(21):28-29
文化是民生事业的重要内容,民生是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我们将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部署,积极培育民生文化,努力建设文化民生,推动文化与民生的融合、兼济与互促,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本质上是文化民生建设之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与实施,是文化民生的实现与发展。文化民生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逻辑起点与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促使内蒙古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自主发展:推进内蒙古以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为动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保障内蒙古以和谐民族文化为智力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同样有着重要作用: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注入先进因素: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素材:为社会主义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提供多样性保护:为社会主义文化对外交流拓展内容和途径:为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内容生产的基础元素;内蒙古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民生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民生建设目标是和谐型民生。和谐型民生突破了温饱型民生、小康型民生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实现与物质生活丰富的局限,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谐型民生的建设应当是以民生的改善、国民福祉的实现作为最高标准,以加强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大领域建设为着力点的综合性实践工程。  相似文献   

5.
周笑梅 《新长征》2012,(6):10-11
省十次党代会报告着重强调了“发展”与“民生”两个关键,而在这其中又将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吉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吉林振兴发展的一个主导战略目标。文化发展与文化民生,是“科学发展、加快振兴,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重要支撑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化、大众化的必要途径,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旧民主主义社会语境中,文化建设只是维护剥削阶级反动统治的工具,而文化的民生意蕴和人本价值更是被公然遮蔽。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成熟壮大的过程中,文化民生思想也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日趋成熟和凸显。梳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民生建设认识的历史演变的进程,揭示其演变特点和趋势,能够关照当下文化民生建设,在文化民生建设的价值归宿和实践创新上得到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改善民生。然而,党对改善民生的认识和决策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历程。应该说,改革开放的前20年是将改善民生从属于经济建设的,民生的改善相对滞后。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党作出了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决策,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推进了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孔艳萍 《世纪桥》2008,(9):51-52
改革发展走到今天,更多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要求)。民生问题关系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成败,因此探讨民生问题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民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它不仅是幸福民生、健康民生,更是政治民生,是文化之本、民生之魂、和谐之基。云南文化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是公共文化建设。只有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才能有效改善文化民生,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0.
改革发展走到今天,更多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要求).民生问题关系到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成败,因此探讨民生问题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12.
覃清香 《新湘评论》2010,(11):25-26
近年来,常德市着力关注文化民生,把改善文化民生,让民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作为民生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着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推动常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13.
关切民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主线。列宁在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他强调发展生产力是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任务,主张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注重把教育与劳动紧密结合。系统分析和探讨列宁的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对于我们有效改善民生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标志着中国进入民生政治时代。在民生政治时代,改善民生成为执政党获得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民生政治背景下的合法性建设不能孤立进行,必须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去加以推进。民生政治时代党的政治合法性建设应当是以提高民众生活满意度为重要支撑来源,以加强经济民生、政治民生、文化民生、社会民生四大领域建设为重点,以民生的改善、国民福祉的实现作为最高标准的综合性实践工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四位一体,体现了党对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快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物质层面的民生,文化涉及的是人民群众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道德规范、价值共识,是更高层次的民生.中共十六大以来,文化和民生问题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党和国家通过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安顿民众的精神生命,有效促进了民生改善.新形势下,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需要加强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四位一体,体现了党对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加快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着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亚伟 《学习月刊》2012,(11):10+20-10,20
作为思想意识的升华、民族精神的凝聚、综合国力的体现.文化在其认同过程中表现为一种软实力.其价值指向是民生幸福、社会和谐。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前,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已经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生长点”和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19.
杨松望  史书华 《新长征》2011,(12):12-1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凸显了建设“文化强国”、首重“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体现了一种文化回归民生本位的深刻自觉。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推进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吴琨 《奋斗》2010,(9):40-41
<正>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切实改善文化民生的主要途径。近年来,哈尔滨市重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使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变得日益丰富多彩。一、大力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一)不断改善市级公益性文化设施。近些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