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毓哲 《求实》2007,(12):103-105
"十五"期间,江西农民收入呈现出基数变化大,增幅快;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大,增长慢;一产收入份额多,二、三产收入少的特点。在"十一五"期间,要增加江西农民收入,就必须积极建立现代农业和非农产业基本经营形式;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把江西的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和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挣钱的本领;引导农民外出务工,把江西建成高素质的劳动力培养输送基地。  相似文献   

2.
谭旭孙 《求实》2006,(12):10-11
一、创业促发展,发展促和谐 刚刚过去的"十五",是江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5年,也是江西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对外开放的大道上阔步前进的5年.这5年,江西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都翻了一番,实际利用外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更是跃居中部省份第一位.在新的起点上要实现江西经济社会既快又好的发展,省委提出了"推进五化进程"和"建设三个江西"的发展目标.今年4月,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动员全省上下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省委决定在全省广泛开展"科学发展,和谐创业"的主题教育活动.省委的这一决定必将在极大地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力地推动我省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江西中央苏区时期,为创建地方红色政权作出了重要贡献,却又历尽坎坷,大起大落.1933年3月,时任中共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的邓小平,被"左"倾错误推行者打成"江西罗明路线"的代表人物,并受到错误的处置.这是邓小平政治生涯中遭遇的第一次磨难.事情发生的深层根源是邓小平不认同"赣南会议"对毛泽东的错误批评、指责,根本原因是邓小平的思想主张与"左"倾路线相悖,导火线是所谓"寻乌事件".历史证明,邓小平是中央苏区江西党内坚持毛泽东正确路线、抵制"左"倾错误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4.
李步超 《求实》2002,(3):22-24
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的“后花园” ,是省委、省政府关于江西省发展战略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应全面认识其重要意义 ,从江西的实际出发 ,确定“后花园”建设的功能定位、战略取向、开发战略 ,从而形成新思路 ,新对策  相似文献   

5.
发展红色旅游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红色旅游起于江西,现在成为江西省旅游大产业的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十一五"时期江西发展红色旅游的新目标,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江西红色旅游的新思路,对于发展江西的旅游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志敏涉猎了许多进步报刊,他经常给《新江西》季刊、《国民日报》"觉悟"副刊等报刊投稿,此后又创办了《新江西半月刊》《先驱》《寸铁》《锄头》《工农报》等红色报刊,这成为方志敏革命思想诞生与发展的重要平台。《新江西》季刊是方志敏走上革命道路的"领路人";南昌文化书社和《新江西半月刊》是方志敏大革命时期在江西点燃革命之火的阵地;《觉悟》副刊是方志敏早期革命文学的主渠道;《工农报》等苏区报刊成为方志敏探索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的主要平台。可以说,方志敏是闽浙赣苏区红色报刊的奠基人之一,为我党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罗莹 《求实》2006,(1):86-8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历史的重复,它的“新”主要体现在它有新的战略实施行动、新目标要求、新的行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江西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但从整体上看距离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江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重道远。我们应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尽快实现“三农”工作的战略性转变,以保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进展顺利,并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十四五"时期,江西如何走出一条新时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新华社记者近日专访了江西省委书记刘奇。记者: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江西如何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刘奇:"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是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跨越式是江西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我们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全省地税系统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江西"主题教育活动基础上,开展了"三个服务"学教活动,宗旨是让地税机关和地税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推动地税各项工作全面进步.为了把省委、省政府和省、市地方税务局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落到实处,新建县地税局借开展"三个服务"学教活动的东风,以达到用新的理念指导地税工作,不断提升地税工作水平,努力做好三个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希望、三个着力",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江西的关怀,又为江西适应新常态、实现新发展,找准了定位,明确了方向。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作为肩负"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任的党史工作者,主要任务就是要立足省域实际,配好红色和绿色营养剂,助力江西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一是配好红色营养剂,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涤荡污浊。这就要求讲清楚江西党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江西一  相似文献   

11.
兴赣富民,全面建设江西小康社会是实践"三个代表",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本质;实践"三个代表",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首要前提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关键是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执政兴省的第一要务;根本保证是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竭动力是坚持执政为民、艰苦奋斗。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数字化应用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创新为动力,瞄准一流标杆,找准主攻方向,全力以赴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充分激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动能,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提供强劲动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由之路,是落实"作示  相似文献   

13.
江河 《党史文汇》2001,(9):26-27
1961年7月30日,毛泽东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信的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政治责任,牢记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担当实干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对接国家战略布局、提升江西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好地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汇聚力量,推动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鲜明提出打造"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决策,为我省未来发展擘画出催人奋进的新画卷。"‘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是立足新时代江西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新判断、大决策,是对原江西区域发展战略格局的继承与升华。"江西财经大学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的一生与江西结下了深厚情缘。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在江西战斗、生活了7年多时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创造了辉煌的革命业绩,写下了绚丽夺目的人生篇章。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依然惦记着为中国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江西人民,关心着江西的发展与进步。1951年8月,毛泽东派遣中央人民政府南方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来到江西,赠送他亲笔题写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锦旗。这一题词,一直成为鼓励江西人民建设新江西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7.
<正>总书记在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西的工作提出了"一个希望、三个着力"的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老区人民的亲切关怀以及对江西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江西五年决战同步全面小康提出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吹响了全省人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的新号角。江西是革命老区,长期以来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无限挂念。我们要坚定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曾有一批著名艺术家去江西革命老区兴国演出.兴国是出了名的"红军县",仅长征时牺牲的兴国籍的红军战士就达两万多人.但当艺术家们在兴国采访了30多名少年儿童后却发现,"红军县"的下一代"居然不知道这段历史".为此,艺术家们感慨系之,《经济日报》也刊文呼吁:"不可失去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课程成绩单"作为"双高"高职院校培育新时代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一环,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压舱石,是检验学校育人成效的定盘星,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必由之路.本文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组织管理系统化、项目分类模块化以及数据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上,从优化顶层设计、凝聚多方合力、加强合作交流三个角度对"双高...  相似文献   

20.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是一项开拓性、探索性极强的工作.党的十六大修订的党章对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明确规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对"两新"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却没有提政治核心作用.根据调查掌握的实际资料,从"政治"、"政治核心"、"政治核心的作用"三个概念的不同内涵.分别论述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定位和主要职责,最后得出了"两新"组织党组织应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基层党组织一样"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