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后英国对缅、马殖民政策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日益高涨,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缅甸和马来西亚也于1948和1957年先后独立。其间,英国在这两国实行的各种殖民政策,经历了从出笼到彻底失败的全过程。 英国战前的殖民统治,由于二战期间日本对两国的入侵而中断。1945年随盟军反攻重  相似文献   

2.
20国集团由20多个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旨在国际层面进行合作以克服全球经济危机和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围绕着加强金融监督、改革国际金融机构、宏观经济政策共助等核心争论点,由于主要参与国之间的观点差异非常大,预计在第二次20国集团首脑峰会上很难在短期内达成有效的国际性协议。与巴西、英国一起担任20国首脑峰会“主要三国”(Management Troika)的韩国,应加强外交方面的努力,调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立场,提出在短期内行之有效的政策方案。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20日和21日两天,在东国大学校庆州校园里,隆重地举行了第十届韩中文化论坛暨纪念东国大学校庆州校园建立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学术大会在驻韩中国大使馆、孔子学院总部、庆州市和在韩中国人教授联谊会的后援下,是由首尔孔子学院、东国大学校庆州中文系和社团法人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举办的。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侵略集团的成員国計有: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等八个国家。这个集團沒有中央司令部,各个成員国的武裝力量由各該国統制。美国第七艦隊是这个集团的主要战畧力量,它的基地設在馬尼拉。美国空軍司令部部隊的基地設在冲绳島和關島,而英国的远东艦隊的基地則在新加坡。  相似文献   

5.
《当代韩国》2008,(4):I0001-I0001
2008年9月20~21日,在东国大学校庆州校园隆重举行了第十届韩中文化论坛暨纪念东国大学校庆州校园建立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学术大会在驻韩中国大使馆、孔子学院总部、庆州市和在韩中国人教授联谊会的支持下,是由首尔孔子学院、东国大学校庆州中文系和社团法人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共同举办的。共有来自6个国家7个地区(包括香港)的24名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1985~1993年间美国对日本直接投资挑战的应对。文章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二代学者创立的利益—制度分析框架,从国家、国内以及国际三个层面阐述了美国的应对之道。美国联邦政府、州以及地方政府在对待日本直接投资方面有着不同的目标函数。对联邦政府而言,保持国家安全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协调的相对获益考虑,是其对日本并购性直接投资采取严厉措施的主要原因.而对州及地方政府来说,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等经济方面的考虑,则是其欢迎日本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在国际层面上,日美跨国公司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并由此在乌拉圭回合催生了国际直接投资制度。日美两国政府和各自的跨国公司试图通过国际制度来协调两国利益冲突,并通过建立国际性制度来扩展其利益。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明已在国国相隔的疆界内外产生雷同的效果:全世界的城市、工厂和大学都相差无几。从日本到英国,从美国到联邦德国,大学生刚刚摆脱十九世纪的种种行头和礼仪,变得整齐而划一了。对应邀出国讲学的法国教师而言,感触最深的首先便是:各  相似文献   

8.
从英德两国难民政策的发展过程来看,英德两国难民政策都经历了一个从宽松到严格的过程。为减少难民进入本国,两国采取了一些共同的做法,包括简化避难申请程序,制定安全来源国和安全第三国制度。由于英德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国情,英德两国的难民政策也有较大的差异:一方面表现在难民的认定标准方面,英国的难民认定标准比德国更为严苛;另一方面表现在难民政策方面,包括难民的管控方式、难民政策的调整模式、难民政策的实施效果等。总的来说,德国对待难民比英国更为包容,这与两国具体国情、民族特性和社会治理模式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韩两国建立东北亚经济圈的合作葛霖生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经济愈来愈国际化了。区域性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涌现。建立东北亚经济圈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作者以为,在企求实现这一目标时,一定要对东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历史和现状,对拟议建立的东北亚经济圈与其...  相似文献   

10.
英国和俄罗斯的交往始于1553年,在400多年的时间里,英俄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17-18世纪,以彼得一世改革为标志,俄罗斯对于英国的科技与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学习和模仿,英国则默许俄罗斯取代瑞典成为东欧最强的国家,两国保持着足够的默契和友好关系。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帝国成为欧陆霸主,海陆帝国的竞争主导了19世纪的欧洲格局。最终两国在克里米亚兵戎相见,并且使俄国失去了欧陆霸权。进入20世纪以后,英俄帝国都面临着现代民族国家兴起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英国主动放弃了帝国,但也同时失去了全球大国的地位。而俄罗斯则通过建立苏联的方式,以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维持大陆帝国的实际存在,但因为无力应付与海洋文明的整体性竞争,耗尽了内部的活力,最终也以解体而告终。冷战结束后,影响英俄关系走向的很多限制性要素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英俄两国几次尝试在双边关系上有所突破,但都无果而终。400多年累积下来的历史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前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走向,英国国内对俄负面认知将长期存在,且英国对外政策仍在延续以美英特殊关系为核心的基本思路,英俄之间相互依赖程度仍然较低。如果这些历史形成的基本条件不发生变化,未来英俄关系缺乏互信、低位运行的状况将很难得到有效改变。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青少年交流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全面铺开,经历了起步、兴盛和平稳发展3个大的阶段。中日青少年交流主要有交流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交流密切度与政治关联极大,交流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着眼长远,走向机制化以及矛盾与发展相辅相成5个显而易见的特点。两国青少年交流对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最突出的表现为有利于拉近两国国民距离,增进国民感情;有利于减少两国民间误解,增强政治互信。展望未来两国青少年交流,两国应该采取着力建立中日青少年交流长效机制、进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加大两国留学生交流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韩经济贸易关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李相文中国和韩国是有着数千年友好历史的近邻。尽管经历了冷战带来的相互隔绝时期,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两国从经济交流和合作开始,建立了全面合作的新的友好关系。两国经济和贸易关系的发展推动了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两国领导人相...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中,金融业已从原先为制造业服务的派生行业转变为无所不能的经济支柱,而银行又是金融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中日两国在银行体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处。本文对中日两国银行体系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一、中日两国银行体系的形成比较两国银行体系应当比较双方形成的过程,这是纵向比较法。中国银行体系的建立从历史上看,早在解放之前就有了。当时由中央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构成。由于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该银行体系不免烙上了官僚资本主义的印记,整个体系运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国民党政府搜刮钱财,筹集战款;并为四大家族理财…  相似文献   

14.
7年前,韩国摒弃了坚持40多年的北方外交,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跨出了同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重要一步。尽管当时在国际上和韩国国内,对卢泰愚政府北方外交的现实性和正确性持怀疑和批评态度的大有人在,但事实证明中韩建交是大势所趋。随着中韩之间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在时代的洪流中冰释融化,中韩两国的历史性选择为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的交流打开了新的一页。而一年前韩国总统金大中的访华,又把中韩关系全方位地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这就是确定了“建立面向对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这不能不说是中韩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哈萨克斯坦产业投资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时提出,中国有富余和性价比高的产能,中哈开展大规模产能合作,可以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同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计划相衔接,助力各自经济发展。因此,准确把握近期哈国产业投资环境,将不仅有利于哈萨克斯坦吸引外资、加快经济结构转变与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对于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开展产业投资活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及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已有关于投资环境文献的研究成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4年哈萨克斯坦各州整体及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投资环境情况进行实证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阿拉木图市、阿斯塔纳市、卡拉干达州和南哈州属于哈萨克斯坦整体投资环境优等区;北哈萨克斯坦州、阿克莫拉州、阿拉木图州和科斯塔奈州属于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环境优等区;阿特劳州、西哈萨克斯坦州、曼格斯套州、克孜勒奥尔达州和阿克托别州属于哈萨克斯坦工业投资环境优等区;阿拉木图市、阿斯塔纳市和卡拉干达州属于哈萨克斯坦服务业投资环境优等区。  相似文献   

16.
长时期以来,英国的企业曾经在印度尼西亚的国内贸易和工业中积极地活动。虽然它们的规模没有象被印度尼西亚政府实行国有化以前的荷兰公司那样大,但在印度尼西亚经济和工业各个领域中却是很活跃的。 在印度尼西亚的英国银行有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这两国银行不仅提供了商业上的资金,而且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英国殖民政策的角度,分析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建立及解散的原因。重点探讨:太平洋战争前英国殖民政策与马共的活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殖民政策与马抗的建立与解散;英军政策与马抗解散的关系。笔者认为,英国对日宣战,为马共获得合法地位和组建马抗提供了条件,英国战时的马来亚政策和马共的被动应对,是战后初期马抗听命解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韩建交五周年之际对两国关系的展望汝信中韩两国于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至今已经五年多了。中韩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发展中的重要事件。五年来的事实充分证明,中韩建交对于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对于保证朝鲜半岛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  相似文献   

19.
中韩FTA是目前两国政界和学术界都很关心的问题,也做了很多相关的研究。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韩国FTA战略和政策的发展历程,认为韩国在东亚金融危机前后的FTA战略有重大转变,在金融危机后一方面体现出渐进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环境变动的调整性。而中韩FTA总体上适应了韩国FTA战略的这种特征,在其他方面没有重大变动的情况下,建立中韩FTA的前景比较看好,但具体时间则取决于两国在具体内容上的妥协程度以及化解国内反对力量的能力和态度。  相似文献   

20.
德国的州徽与州旗翁裕斌编译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目前由16个联邦州组成,而每个州的州徽与州旗各不相同,都拥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和独特含义。巴登-符腾堡州(简称、巴符州)人口:1000万面积:35751平方公里首府:斯图加特巴符州是根据1951年全民公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