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禽流行性感冒(AVIAV INFLUENZA)简称禽流感(AI) ,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为确保在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保障我省养禽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出口贸易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预案。一、疫情的确认和分级高…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05,(22):32-33
1.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否列入一类传染病?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这种症状上的不同,主要是由禽流感病毒的毒力所决定的。根据禽流感病毒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由H5和H7亚型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所引起的疾病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最近国内外由H5N1亚型引起…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4,(2):102-102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这是一种同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综合征,被国际兽疫局定为A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他一些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  相似文献   

4.
《时事资料手册》2009,(3):57-59
问: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答:我国卫生部下发的相关诊疗方案明确解释说,导致这次墨西哥和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毒为A型(甲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5.
海涛 《中国减灾》2004,(3):52-53
禽流行性感冒(AvianInfluenza,即AI)简称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的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引起鸡、鸭、鹅、火鸡、鸽子等禽类发病。可引起从轻微的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传播快、危害大,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6.
编辑老师:你好!最近关于禽流感的事情报道很多,我们保安队也听到了不少的说法,大家都说禽流感和非典一样,是很可怕的一种病毒,这种说法是真的吗?我们想请教一下,究竟什么是禽流感,人如果患上禽流感后会出现什么样的症状,我们还能吃鸡吗?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预防禽流感呢?保安员:吴伟强2005年11月12日吴伟强:你好!近期禽流感三个字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快到了闻“鸡”色变的地步。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战胜疾病,下面,本刊为大家解读禽流感的相关知识。所谓的禽流感,通俗地说,就是指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7.
H5N1和H5N2型禽流感疫苗的研制,为我国成功控制禽流感做出了突出贡献。禽流感首席专家陈化兰及其团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第十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诸多荣誉及社会赞誉纷至沓来之后,这位禽流感专家依然故我,辛勤工作。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全世界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流感。据资料记载,1918—1919年流感大流行时,全世界约5亿人被传染上流感,有2000万人死于各种并发症。流感大流行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不亚于一场大规模战争。 人类的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甲型病毒,它的外观呈球形,表面有许多柱状  相似文献   

9.
H7N9疫情袭来     
作为世界首次发现的新的亚型流感病毒——H7N9,我们对它的了解还比较有限,疫情的范围、感染源和传播方式等都需进一步调查和确认,面对这样的疫情,政府反应迅速,应对谨慎。这些日子,随着媒体的不断报道,H7N9禽流感病毒,正在被人们所认知。这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最先被发现,此后浙江、江苏也先后发现感染人群。该病  相似文献   

10.
黑河是中俄两国边境的重要口岸,它具有悠久的贸易历史。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后,黑龙江由内河变成了界河,两国边境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黑河成了中俄两国贸易中心。大量俄、日、美、德、法等国客商进驻黑河,黑河被称为“万国商埠”,年进出口贸易额达768万两白银。新中国  相似文献   

11.
你追我赶──世界科技取得重大突破生物技术已经成为本世纪最前沿的料技领域之一。在生命科学中,基因是人类今后揭开生老病死之谜的钥匙。由多国科学家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三个里程碑”。人类的所有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如果该计划破译了人体10万个基因的密码,所有关于人类生长、疾病、死亡。遗传的秘密都将揭开,许多不治之症将得到很好治疗。与之相应,基因疗法被认为是即将到来的一场新医学革命的主流,因为它是人类攻克癌症、艾滋病等致命顽疾的潜在希望。在美国《科…  相似文献   

12.
马太效应“是根据《圣经·马太福音》引伸出来的。书中说,“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科学史家罗伯特·默顿认为在科学界也有类似现象,即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未出名的科学家,则概不承认他们的成绩,这种现象在科学界被称为“马太效应”。 “ 马太效应”造成的对人才的埋没,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埋没,它往往不像嫉妒等有意埋没那样引起人们的愤慨和关注,后来人们称这种埋没人才的作用为“马太效应”的前抑作用。它使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开春,一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继“非典”之后肆虐世界。 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最早于1878年在意大利发现。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被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今年,在亚洲国家出现的H5型与在美国出现的H7病毒均为高致病型病毒。禽流感主要在禽类之间传播,传染给人类的概率很小。  相似文献   

14.
金鑫 《政策》2000,(2):30-31
邪教古已有之,它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敌人,在美国被称为Cult,意为崇拜的吋尚或集团,也称为异教或异教徒:在日本被称为“新兴宗教”、“新宗教集团”。 邪教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它是一种散布恐怖情绪、宣扬教主崇拜、推行非人道生活方式、制造社会动乱的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动和非法组织。这类组织,被正经宗教斥为“异端邪说”,被各国政府视为一股扰乱  相似文献   

15.
1.1580年 对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详尽描述是1580年。这一年,数月之间,罗马便死亡9000人,马德里变成了一座荒无人烟的空城,意大利、西班牙增加了几十万座新坟。当时的人们把流感称为“闪电般的瘟神”。很多科学家认为,菲利普国王的军队将流感病毒带到了欧洲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16.
媒体扫描     
中国新闻周刊禽流感逼近人类11月7日,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说:“禽流感引发的人类流感大流行正在逼近,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发,但我们知道它将会爆发。”同一天,同一地点,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总干事贝尔纳·瓦莱特却说:“人类流感的大流行并非迫在眉睫或不可避免。”但在中国,禽流感已经是一个现实危险,今秋已波及到了6个省区的至少10个地方。更为麻烦的是,它似乎正在由禽鸟向人类袭来。11月15日,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司长齐小秋说,从临床和流行病学方面看来,湖南的两个病人与禽流感病例“相当相关”。谜团越来越接近揭晓———中…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与哲学有无关系?若有,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知道,在古代和中世纪,科学家就是哲学家。即便是在近代,相当多的科学家也确实是哲学家,并且自称“自然哲学家”——科学在当时是被称为“自然哲学”的。由于历史的余韵和博雅教育,直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既是科学家又是哲学家的科学人——哲人科学家——也不稀罕。可是自此以降,哲人科学家则如凤毛麟角——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科的高度分化、研究的过分专门化、教育的文理分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苑迪 《中国减灾》2005,(12):52-54
两年前“非典”疫情蔓延,夺命无数,令亚洲地区人民谈之色变。而今天,一场比“非典”威胁更大的疫情随时可能暴发,这就是被称为 H5N的禽流感病毒。自2003年该病毒首次现身亚洲以来,已经累计造成60多人死亡,160多人受到感染,1.4亿只家禽被杀死,范围波及亚州、欧洲和非洲在内的许多地区。如何预防禽流感1.要保持乐观科学的心态,注意锻炼身体,多  相似文献   

19.
科技之窗     
中美等国科学家共同研制的宇宙探测器于6月3日升空 由中国和美国等国科学家共同研制的一个重达三吨的宇宙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于北京时间6月3日早上6时30分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测绘学界,李德仁教授是大师级人物。他在德国波恩大学进修时提出的粗差定位验后方差选权选代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他在斯图加特大学撰写的关于测量误差理论的博士论文,被国际著名大地测量学家、德国洪堡基金会地学部高级决策人格拉法韧特称为“解决了测量学上的百年难题”。李德仁教授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曾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2000年5月又被聘为“武汉·中国光谷”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