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东北抗日联军的军事训练工作,是东北抗日联军为提高官兵军事素质和部队作战能力而进行的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的活动.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术技术水平、增强指挥员组织指挥作战能力、培养部队组织纪律性和优良战斗作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杨槐 《党史纵横》2015,(2):23-25
一1948年夏末秋初,东北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刘亚楼奉司令员林彪之命,造访东北局社会部,与汪金祥部长、陈龙副部长商谈辽沈决战中的情报战的问题。刘亚楼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作战地图铺在桌子上,招呼汪金祥和陈龙上前观看。地图上,东北人民解放军各纵队攻击方向的红色箭头,全部指向锦州。刘亚楼张开双手,做了一个包抄锦州的手势,言简意赅地说:"毛主席是这样考虑东北问题的,他提出先打锦州这个蛇头,扼住东北国民党军的七寸,这条巨蛇就难掀大浪。毛主席把这个作战目标叫做关门打  相似文献   

3.
朱瑞是人民炮兵的创建人之一,为我军炮兵建设迅速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共"七大"后,朱瑞任延安炮兵学校代理校长,抗战胜利后奉命率领延安炮校师生迁往东北,1946年10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领导了东北炮兵的整顿工作。他根据我军的历史条件、作战特点和实践经验,提出集中使用火力、快准猛、攻坚作战、步炮协同以及直接瞄准、抵近射击等一系列适合于我军作战的  相似文献   

4.
张志辉  许建新 《世纪桥》2008,(19):37-40
<正>林彪坚持首战长春,毛泽东则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1948年2月初,东北野战军节节胜利的捷报,传到了中央军委。毛泽东指挥各大战场的野战军向国民党军队反攻,他高瞻远瞩,在2月7日致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等密电中,提出了东北野战军下一步作战的构想:一是打抚顺、  相似文献   

5.
气势宏伟、波澜壮阔的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它的胜利,对后来进行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但是,在辽沈战役前和战役发展过程中,作为东北局、东北军区暨东北野战军主要领导人的林彪,却对率领部队南下北宁线作战,尤其是对攻克锦州作战曾几度产生犹豫和动摇,险些失去大决战战机.1948年,全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都出现了更有利于我党我军而不利于国民党军的重大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同志于2月7日在给林彪等东北  相似文献   

6.
1946年冬至1947年春,东北国民党军依仗军事优势,继续推行"南攻北守,先南后北"作战方针,向以临江县为中心的南满根据地大举进攻,企图将东北民主联军第3纵队、第4纵队歼灭或困绝在长白山地区,然后转兵北上,夺取北满,占领全东北.在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的战略配合下,南满部队实行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相配合,打退国民党军的四次...  相似文献   

7.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把消灭红10军团归功于俞济时、王耀武,尤其是在一线大打出手的王耀武。王耀武在参加追击红10军团的作战时,赣东北"剿匪"总指挥赵观涛对他说过一席话:"共军装备虽差,但作战很机动、很顽强。闽北的部队及俞济时的保安团,受到很大损失,俞济时受  相似文献   

8.
震惊中外的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同国民党在军事上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这次战役,其参战兵力之多、战场规模之大.人民支前之踊跃、取得胜利之辉煌,都是空前的.它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辽沈战役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攻克锦州,造成关门打狗的有利态势,是取得整个战役胜利的关键一仗.1 1948年9月7日,毛泽东主席提出了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要求东北野战军首先南下北宁路作战,攻克锦州、山海关各点,封闭东北大门,尔后将东北国民党军就地歼灭.9月10日,东北野战军领导根据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方针,确定了南下北宁路作战的具体部署:以第三、第四、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一等6个纵队和炮兵纵队主力及第二兵团指挥的热河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1个炮兵旅,分别围歼义县和北宁线锦州至唐山段各孤立据点之敌,相机攻取锦州、锦西、山海关各点,切断东北国民党军与关内的联系;以第一、第二、第十等3个纵队于沈阳以西地区,以第五、第六等2个纵队于沈阳以北地区,共同对付由沈阳出援或一旦由长春突围之敌;以第一兵团指挥6  相似文献   

9.
平津战役中,时任东北野战军司令部作战处长的苏静,自始至终参加了和平解放北平的3次谈判。他凭着军人的胆略、勇敢者的智慧,穿梭于火线,往来于两军阵地……  相似文献   

10.
东北抗日联军汇聚了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抗联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指挥陈翰章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1940年12月,他在与日军作战中,壮烈牺牲在宁安小湾沟,以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年仅27岁。他被誉为抗日联军的“秀才指挥官”、“镜泊英雄”。  相似文献   

11.
15、“战锦方为大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罗荣桓根据中央的指示,与林彪一道率领数十万大军,沿着传说中八仙过海的路线,踏上了东北这块黑土地,先后担任过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在东北期间,林彪专务作战,对其他事情,如后勤、思想政治工作等很少过问,这都落在了罗荣桓的肩上。他除了组织好司、政、后各方面的工作外,还主动地为林彪指挥作战出主意、想办法。1948年9月12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辽沈战役正式拉开序幕。林、罗指挥东北野战军先…  相似文献   

12.
石原莞尔,1889年生于日本山形县鹤冈市.1918年毕业于陆军大学.曾在侵华日军华中派遣队司令部任职,后留学德国,并在陆军大学任教.1928年10月,调任关东军参谋,在逐渐完善其"石原构想"的同时,也将之付诸实践,策划实施了九一八事变,成为侵占中国东北和拼凑伪满洲国的急先锋.卢沟桥事变前,他出任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作战部部长等要职,积极推行庞大的侵略计划.  相似文献   

13.
在共和国的开国上将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他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曾任国民党陆军80师中将师长、71军军长。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参加了九江会战、桂南会战,在打通滇缅公路、夺取日军控制的松山等战略要地的作战中,立下战功;在解放战争的东北战场,他作为国民党军的四平“前敌指挥官”,曾受到蒋介  相似文献   

14.
1936年7月14日,毛泽东在《关于西征战役的作战原则》中指出:“对何柱国指挥进剿之全部东北军,宜决定消灭其一部,这样并不妨碍大局,反有利于大局。” 何柱国是东北军骑兵军军长,在东北军的几个军长中,他对“联共抗日”觉悟较慢,据说,他对堵截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较积极,曾向张学良建议主动出击,说红军远道疲惫,有必胜把握,被张学良拒绝  相似文献   

15.
胜利前夕     
《世纪桥》2013,(2):58-64
黎明前的战斗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苏军分三路大军进入中国东北。为了配合苏军作战,在苏集训的东北抗联人员也参加了对日作战、收复东北的战斗,而一些抗联战士在抗战即将胜利之际,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铭顺参加了配合苏军解放东北的战斗,对战友孙吉友牺牲在黎明前夕感到非常痛惜。  相似文献   

16.
华小勇 《党史纵横》2013,(5):14-16,30
抗战胜利后,中共中央做出了向东北进军,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而最先提出主力进军东北建议的黄克诚,对这一战略决策的形成和实施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过程中,他最先提出建立乡村根据地,并就部队集中作战与分散建立根据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最早向中央提出派五至十万人进军东北迅速创建根据地的建议1945年9月上旬,黄克诚率部从津浦路西回师苏北,途经华中局驻地时,从中共中央的一封电报中得悉:苏联红军歼灭日本关东军后,留驻在我国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7.
在我军历史上,为实现从准备解放台湾到抗美援朝作战的转变,曾经组建过一支东北边防军,由粟裕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回顾粟裕从担负准备解放台湾的战略任务转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这段历史,以及粟裕因为健康原因与指挥抗美援朝作战失之交臂的情况,对于全面了解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和抗美援朝作战的必要性,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江西省党组织创始人之一,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创建人之一的方志敏,1935年1月在江西德兴县陇首村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因叛徒出卖被捕.  相似文献   

19.
左晶 《党史纵横》2001,(7):24-24
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江西省党组织创始人之一,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创建人之一的方志敏,1935年1月在江西德兴县陇首村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时,因叛徒出卖被捕.  相似文献   

20.
舒彬 《党的文献》2008,(1):85-87
1946年秋冬,东北战局发生重大变化.国民党在兵员得到补充后,于10月初撕毁"停战令",重燃战火.他们对东北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作战方针,集中兵力向中共南满根据地发起进攻,妄图先吃掉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再全力北上进攻北满根据地,进而夺取整个东北.当时,由萧华率领的东北民主联军南满部队(辽东军区)兵力不足4万人.双方力量悬殊,形势异常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