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钟馗专事打鬼,而且打得特狠,只要有小鬼作祟,没有能逃脱掉的。这阴间的事,阳间的人却也十分知晓,而且非常钦佩钟馗的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据说,只有这样,方能朝纲有序,世风清正,国泰民安。于是,淳朴善良的中国老百姓干脆把钟大人请到人间,代为驱除邪祟。这大概就是以往祭灶、除夕时家家户户都要请一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在美国出台的一些对外政策和国家安全文件中,经常出现“无赖国家”这个概念。那么,所谓“无赖国家”究竟是指哪些国家?美国为什么称这些国家是“无赖国家”,并对它们采取了何种政策?现在为什么又放弃了“无赖国家”这一称谓,而改称“需要关注的国家”?后者与前者有什么不同?这一过程背后的实质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效桦 《瞭望》1996,(43)
台风袭击某地之后,一位干部到基层了解灾情。跑了一天,这位干部听到基层干部所汇报的灾情大多为“大概是”。有没有房子倒塌?有。倒几间?多少面积?大概是……有没有农作物被毁?有。多少面积?损失多少?大概是……听了一连串“大概是”,这位干部无奈地感叹:“尽是‘大概是’,叫人如何识得灾情真面目?”  相似文献   

4.
最近,在北京和全国各地开展的市场整顿工作中,“倒爷”成为重点打击对象之一。街头巷尾议“倒爷”,骂“倒爷”,人们普遍要求惩治“倒爷”。那么,究竟什么是“倒爷”?人们为什么这样憎恶“倒爷”?“倒爷”为什么能形成一种引人注目的气候?怎样才能取缔“倒爷”的违法经营活动?这是广大群众希望弄清楚的问题。我们围绕这些问题作了一番考察,对这种社会经济现象进行了一些剖析。  相似文献   

5.
最近到一所中学调查,找了几个高中学生聊天。我问他们:“常看报纸吗?”回答说:“看一点。”“看什么报?”“电视报。”我又问道:“知道最近豫西大旱,庄稼枯死,人畜饮水艰难,每人一天只配给2公斤水吗?”学生们瞪着双眼,  相似文献   

6.
“忌讳”一词,我还是从饭店里学来的。我们今天饭店的服务员,虽然还没有斯文到如《镜花缘》中的酒保那般“酒要一壶乎?两壶乎?”但总也还知道饺子上来以后问一声顾客:“用忌讳吗?”而  相似文献   

7.
说——潇洒     
“潇洒”是一个体面的字眼。它在报刊和青年们口中出现的频率之高,罕有可匹。前不久一曲《游洒走一回》,更把“潇洒”二字“炒”到了烫手的程度。 最可惜的是,想“潇洒走一回”的人中,多半未必明白什么是“潇洒”。“潇洒”到底是什么呢?是电视广告上一身牛仔的摩托骑士?是刚刚用“飘柔二合一”洗完秀发的那位美人?意思是有一点点,但这怎么可能表达“潇洒”的丰富内涵呢?如果穿几件时装、梳几个时髦的发式便叫“潇洒”,那“潇洒”就是一件可以用钱买到手的玩意儿了。而我们都知道,这东西硬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我们常见有人身穿价值万金  相似文献   

8.
乱译一例     
一部翻译作品译出了这样一句:“他大学毕业后在彭塔冈工作了五年。”看到“彭塔冈”这个词儿,谁都会感到莫名其妙。这是一个州?一个城?一个乡?还是一个村?可如果一旦弄明白这里的“彭塔冈”,原来是“五角大楼”或“美国国防部”(Pentagon)之误译,恐怕就会连呼“上当”了。 此例并非本文杜撰。译文质量不高已成困扰翻译界、出版界乃至读书界的一大顽症。 近日读到法国外交事务专家艾里克·洛朗的专著《从信息革命到情报战争》的  相似文献   

9.
法庭上,一起重大经济犯罪案件正在审理中。站在被告席上的,是一个穿着旧军装的中年人。 “你受过企业管理方面的训练吗?”审判长问。 “没有。” “你有没有看过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书?” “没有。” “那你怎么能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有一位地区的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讲了一通“肺腑之言”。他说,“我接触过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动不动就说我是大学生,你是大学生又怎么样?难道我们工人、农民就不行?都不行那天下是怎么打下来的?”“知识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闻斯行诸?     
【原文】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仲由,字子路)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冉求,字子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公西赤,字子华)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迟之。”(选自《论语·先进篇)、) 【译文】子路问孔子:“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身边,怎么能一听到就擅自行动呢?”冉有问:“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起来。”公西华问道:“仲由问您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有父兄在,不能这样’;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  相似文献   

12.
李琳 《侨园》2002,(2):42-43
电视屏幕上每隔一小时就有时间显示;收音机里也不停地报时:“嘀,刚才最后一响,北京时间……”电视和收音机显(报)出来的“北京时间”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又是以什么为标准?如何报出的呢?说来令人惊奇,“北京时间”是从陕西“中国时间城”发出来的。探访“时间城”近日,记者慕名走近位于陕西省中部某县西郊“中国时间城”。中国时间城其实应叫“国家授时中心”,时间城只是按国际上对“授时中心”的一种通俗叫  相似文献   

13.
“高校里到底能不能接纳异己?能否兼容并蓄?高校为什么出不了大师?高校为何缺乏创造力?多多少少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答案。”以提出“大学衙门化”而著称的“明星级”学者张鸣最近遇到了麻烦,他被撤去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主任一职,几天前他给本刊记者打电话称“可能连教授都要被解聘”。  相似文献   

14.
蒋胜伟 《行政论坛》2006,(2):69-69,72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避免陷入以下误区:“人事管理”还是“人力资源管理”?“家族管理”还是“职业经理人管理”?“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就是“现代企业”?“薪水留人”还是“事业、感情留人”?人是“成本”还是“资源”?  相似文献   

15.
“企业有困难,职工怎么办?”——这种问法似乎已经成为“定式”。职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有了难处,不问“主人”又问谁? 然而,某国有企业在组织上演这一“传统节目”时,职工居然也提出了问题——“企业有困难,领导怎么办?” 这一问发人深思。 做为企业的决策者和经营者,企业领导握有“人、财、物”、“产、供、销”大权,负有研究开发市场、组织协调生产、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  相似文献   

16.
(一)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提法为什么要改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 有的同志在讨论中提问,我们已经有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概念,为什么现在又要换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究竟有什么不同?有些经济学者写文章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就是”,那不过二字之别,用括号注明一下就行了,何必这么郑重其事地改过来呢?  相似文献   

17.
台湾一读者来信问道:“中共对‘台独’持什么态度?为什么允许‘台独’分子到大陆访问?”答:中共不支持“台独”,中共一直坚决反对“两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反对分裂,不遗余力争取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底的一天,西藏日喀则的一座寺庙里,香烟缭绕,前来朝拜的人络绎不绝.西藏自治区政府一名工作人员到寺里参观,看到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也在拜佛,好奇地问道:“小弟弟,你求什么?妈妈病了?”他知道,人们来拜佛,一般是求神保佑家人今生平安健康、来世不坠地狱.男孩摇摇头.“爸爸病了?”男孩又摇摇头.“你究竟求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参观者没有参观到的东西 我经常在各地跑,遇到参观过苏南乡镇工业的人,总要打听一下他有什么感想?发现有什么新招?在甘肃省的一个县里,一位参观者对我说:“人家(苏南)那厂房,那设备,我们怎么能同人家比?”我问他:“你了解他们当初是怎么干的吗?”答:“这个嘛,没有了解。”陕北的一位参观者对我说:“我  相似文献   

20.
经过“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运动”一词在人们的心目中声名狼藉了。这些年来,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种机会控诉“运动”,否定“运动”。许多人还把思想政治工作和“运动”紧紧拴在一起,从而责难甚至否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然而我想,“运动”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搞的吗?而且,“运动”真的能一概否定吗?让我们先从“运动”本身说起。什么是运动?据词典注,运动是在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