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东欧政治形势的剧变给阿尔巴尼亚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冲击。国际资产阶级声称“要把东欧的民主化进程推进到欧洲最后这座斯大林主义的堡垒”。面对严峻的形势,阿党从去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三大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东欧剧变后,世界共运依然存在。当前世界共运有三个新特点:一是各国党独立自主发展,独立自主探索;二是共产党多元化、多党化;三是注意加强国际联合。世界共运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道路。  相似文献   

3.
<正>二战后,英国共产党经历了一系列的分裂重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又对英国的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现英国共产党(简称CPB)成立于1988年,它继承了原英国共产党(CPGB)的共产主义传统,坚持工人阶级领导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与英国共产党党际交往经历了一个过程。冷战后,英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两党交往的主要形式有代表团互访、领导人交流、国际会议交流、学者交流等,交流的主要内容涉及中英两国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发展和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等。  相似文献   

4.
东欧国家社会主义政党自接受马克思主义起,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探索。十月革命后,东欧国家社会主义政党纷纷以十月革命为榜样开展革命,推动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二战结束后,东欧国家迅速确立了苏联模式。此后,东欧社会主义在“民族道路”和“苏联模式”的选择与磨擦中前进,相继产生了“波兰道路”和“匈牙利道路”,同“南斯拉夫试验”一起成为战后东欧改革热潮。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东欧各国民族道路与苏联模式若即若离、暗中较量,再次掀起改革热潮,这是东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最好的时期。东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道路曲折而坎坷,最终在苏东剧变中相继崩溃。东欧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经验教训,值得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认真总结。  相似文献   

5.
东欧剧变的动因,10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纭。本文认为,在二战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对东欧各国的发展进程至关重要,有时甚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苏联,东欧各国共产党不可能迅速取得政权,没有苏联,东欧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的尝试不致被扼杀;没有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西纳特拉主义,东欧的社会主义政权不致迅速倾塌,成也苏联,败也苏联,这就是东欧剧变的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6.
1993年8月22日—27日,我们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代表团一行14人,出席了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的第十一届国际犯罪学大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 二十一世纪将面临的社会治安变化和犯罪的挑战。 首先,以匈牙利为例。东欧剧变后,匈牙利的社会治安较剧变前有着相当大的变化。偷窃、家庭斗殴、光头党的违法犯罪活动,受德国犯罪的影响,对少数民族、移民的歧视等社会问  相似文献   

7.
工人运动史学者国际会议(ITH)第29届年会,前不久在奥地利林茨市召开。与会学者110多位,他(她)们分别来自德、荷、英、美、法、匈、波、俄、中和奥地利等国。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工人运动与民族特点”。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东欧在经历了人民民主国家40多年的实践,以及剧变已4年的历程之后,现实要求我们去思考:如何看待东欧私有化进程,以及如何认识东欧的所谓私有化。对东欧私有化问题的认识,将直接影响到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趋向。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南巡谈话是在苏联、东欧剧变后发表的,其一系列思想观点和重要论断是对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深刻反思,具有政治上的针对性和理论上的深刻性、创造性.南巡谈话是我们党避免重蹈苏联、东欧剧变的覆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0.
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特别是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和我国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中央强调要加强两个深层次的思想理论教育,即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的人生观教育和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核心的政治观教育。那么,人生观教育与政治观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
新地区主义:多层次的地区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洲共同体的完善和东欧剧变、前苏联的解体,新地区主义开始兴起。之后,新地区主义成为国际政治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近年来,新地区主义在中国周边蓬勃发展,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了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月7日至8日,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召开了“当前哲学研究中的迫切问题研 讨会”。首都著名哲学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求是》杂志理论部门负责人及有关学者共80多人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问题 一些同志认为,1989年以来,接连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震荡和我国的政治风波,西  相似文献   

13.
(一)东欧剧变使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动摇和失望, “民主社会主义”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在东欧剧变的猛烈冲击下,一些民族独立国家对社会主义感到茫然和失望,对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方向产生动摇,这种情况在非洲一些奉行“科学社会主义”的国家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执政党建设是共产党夺取政权后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特别是经历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严重挫折 ,以及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国际局势出现种种新变动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深刻地改变着当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在这种环境下 ,每个共产党员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它主要表现在 :1 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的考验 ;2 防止苏联东欧剧变在我国重演的可能性、危险性的考验 ;3 世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 ,共产党人既面临机遇 ,又面临严峻挑战 ;4 国内工作重心转移 ,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5.
罗马教延是世界天主教中心,而东欧如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等国家多数公民信仰天主教,罗马教延在东欧国家国民中影响巨大。20世纪80年代末期,东欧国家政局动荡不安,罗马教廷凭借强大的宗教力量,在东欧剧变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干涉主权国家宗教内部事务,教皇亲临动乱国布道演说、教延与世俗政变力量联手等策略成功颠覆信仰天主教占多数的公民国家政权,导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国家性质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从多角度多视角尝试性地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前后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国家比较急促的、全面的社会转型历史和现实,生动地呈现出了该领域研究中与众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时代特征与日本共产党理论路线的新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经济全球化,为日共理论路线调整提供了国际背景;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为日共理论路线调整提供了国内条件,调整的内容包括党的性质、党的目标、党的组织原则和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连锁性政治剧变,放弃了各自实行了40余年的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以“民主化”、“市场化”、“欧洲化”为目标的转型之路。20年后的今天,重新回顾这段非同寻常的历史进程、认真探究东欧社会主义大厦集体坍塌的内在根源,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自1989年年中以来,原东欧8国政局首先发生剧变。从新旧制度的转轨过程看,相对来说,经济制度的转轨比政治制度的转轨要复杂、艰难、曲折得多。从目前社会安定程度、国民经济状况和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的变化等因素全面考察原东欧8国,可以说原民德属于较好的一类“国家”;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波兰3国属于二类国家,其中,匈牙利的情况较好;巴尔干地区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则属于最差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一、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新的国际格局还未最终形成,这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局势发生了自第二次大战以来最剧烈、最深划的变化。当今国际形势具有以下特点:1.欧洲在重新分化组合过程中,不稳定、不安定因素在继续增长。自1989年,东欧剧变,先后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苏联的解体,这样重大的事件,对今后国际社会和世界格局必将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