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毛泽东既在政治上、思想上、理论上作出了重大建树,又在具体实践上作出了垂范表率。他多次受挫信念坚定;他有6位亲人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他不徇私情,对子女和亲友严格要求;他艰苦朴素,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等等。他的博大胸怀和完美人格使他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代伟人。  相似文献   

2.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在中华大地上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赞歌,是中国人民对领袖毛泽东的称颂、爱戴和怀念。  相似文献   

3.
焦裕禄精神常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1994,(20)
今年5月14日,是焦裕禄同志为人民鞠躬尽瘁、英年早逝30周年。兰考人民、河南人民隆重集会纪念,表达了党和人民对焦裕禄同志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之情。 宋人欧阳修说过,圣贤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鲁迅也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就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他的精神,他的形象,在兰考人民、河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心中是不朽的,30年后的今天人们对他的深切怀念就是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4.
丁树达,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正处级检察员。他胸前佩戴的这些金光闪烁的勋章记录了他不懈奋斗的历程、努力拼搏的经历和无私奉献的成果:全国十大检察干部,全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全国四五普法先进个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吉林省劳动模范……他的身上体现了人民检察官办案为人民的优秀本色。  相似文献   

5.
莫桑比克解放阵线党主席、人民共和国总统萨莫拉七月十七日至二十二日对中国进行了他的第五次友好访问,取得了成功。萨莫拉总统从一九六八年他首次访华以来,同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一九七一年他第二次来访时,周恩来总理同他长谈了五个小时。一九七五年莫桑比克独立前夕,他又一次访问中国。这次,萨莫拉总统强调他是来向中国人民学习的,来访的目的之一就是探讨中、莫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推动两国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相似文献   

6.
陈晓云 《民主》2004,(8):12-14
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作为举世景仰的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所产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尤其是他身上所凝聚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是亿万人民勇往直前的巨大精神力量。一、奉献给人民无私的爱爱人民,奉献给人民无私的爱,这是邓小平同志崇高人格的一种重要内涵。他曾深情地说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种拳拳情怀时刻萦绕于心,伴随他走过一生光辉的征程。在邓小平同志的心目中,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他认为,共产党员的含义或责任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人民是父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没有忘记“儿子”对“父母”所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这就是无条件地把人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一生充满着对人、对人民群众的关爱,充满着厚重而高尚的人本情怀.从哲学层面上看,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从伦理层面上看,他强化了人民本位的价值立场;从政治层面上看,他对中国的人权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早在马克思创立唯物主义历史观时,他就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的人民群众观点;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抗争、解放战争以及国民经济建设时期,在马克思群众观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创立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的群众路线;自邓小平组织全国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但坚持了马克思重视人民群众的观点、毛泽东的群众路线,还有所创新和发展,为全面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刊记者最近访问了林默涵同志。他从将要创刊出版的《瞭望》周刊如何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谈起,谈到刊物、作者应多关心社会生活等问题。本刊征得林默涵同志的同意,现将他的谈话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胡轮的生平,尤其是他1895年在台湾八卦山英勇抗日以至壮烈牺牲的事迹;揭示了在他这次抗倭保台运动申,大陆人民和台湾人民同样作出了巨大牺牲的历史事实;有力地驳斥了今天台独分子的种种谬论。  相似文献   

11.
王明有 《理论探索》2003,5(1):79-81
董必武对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他对人民民主法制的本质作了较早的科学界定 ,从对人民民主法制实践经验的总结中论述了人民民主法制的作用 ,即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配合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他还较早地提出了依法办事的重要思想。这些贡献对于我国当前的民主法制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邓小平一贯强调团结的重要性,他多次强调,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建设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因为“党的团结、人民的团结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此基础上,他又把团结放到全球范围中来考察,从而形成了他的团结思想。他的团结思想,集中表现在四个特点上: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82,(6)
屈原是战国时代伟大的人民诗人,约生于公元前三四○年,卒于公元前二七八年。屈原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但不受楚王信用,受到佞臣排陷,晚年过着流放生活。他有时也想出国,但舍不得祖国和人民。公元前二七八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的郢都,屈原绝望之余,在五月初五(端午),自沉汩罗江,以身殉国。他留有《离骚》等二十余篇作品,表现了爱祖国、爱人民的深挚感情。 人民同情屈原的遭遇,两千余年来,一直纪念着他。每年端午节,人们划龙船以示要打捞他的遗体,投粽子以饲蛟龙,让它们不要加害安息于江底的屈原。  相似文献   

14.
缅怀丰功伟绩,弘扬崇高风范徐鸿武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永炳史册。邓小平同志是时代伟人。他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群众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这个真理。“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邓小平领导人民富起...  相似文献   

15.
<正>我常常怀念我父亲徐海东。我一生中,在他身边生活了33年,他老人家是我第一位老师,他一直在各方面关心我,特别是从政治上关心我的成长。从我懂事起,他老人家就一直在教育我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热爱我们伟大的军队,教育我要坚信党、坚信人民、坚信我们的军队;培养我坚定的信念,教育我在政治上要做一个清醒的人,要做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一个正直的人、诚实的人,要做人民的公仆。他老人家的身教  相似文献   

16.
在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今天,“为民模范”周国知同志的事迹感人尤深。周国知同志是一位普通的基层民政干部,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谱写了为民、务实、清廉的光辉篇章。他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甘当帮助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知心人,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当他病故后,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自发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的7.1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抛弃“人民性”对党群关系的危害,系统阐释并纠正了在党性和人民性关系问题上的两种认识偏差和错误做法。他强调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党与人民关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约翰·唐奈这个名字对不少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一九七三年,在中国监禁了二十余年的唐奈在中国公安人员的押送下从深圳被驱逐出境了。他给中国人民留下的记忆不过是一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间谍。十年后的今天,当唐奈带着妻子和儿子再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时,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友谊,他成了中国人民的朋友。这一变化是唐奈自己也未曾想到的。 九月一日晚,唐奈和妻子李孚带着三岁的儿子杰克,乘坐班机重新  相似文献   

19.
王晓光 《学理论》2012,(3):114-115
在白居易的诗歌成就中,讽喻诗最富有代表性,它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是我国文学史上通俗文学的杰出代表和里程碑。白居易的诗歌大多是反映劳动人民辛劳,反映人民疾苦,控诉统治者横征暴敛。对封建社会妇女的不幸命运关注和同情,这也是白居易诗歌的特色。白居易之所以能写出深受人民爱戴,令统治者为之切齿、变色的诗篇,除了他从不间断,以苦作舟地发愤学习,还在于他善于向古人、今人、人民学习,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白居易性格刚直,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也是他诗歌打动人心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0.
正刘少奇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在近半个世纪的光辉生涯中,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建立了不朽功勋。天津是刘少奇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他曾6次来津领导革命斗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刘少奇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