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告人未经宣誓陈述制度是英关法的一种特有制度。在英关法中,未经宣誓陈述不是证据但却有证据效力。英关法废止被告人未经宣誓陈述制度的做法,反映了被告人在法庭上有真实陈述的义务。大陆法及我国在理论上认为被告人陈述案件事实是一种权利行为,无如实陈述的真实义务,这违背了证据客观性和真实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关于建立证人宣誓制度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不存在宣誓所依赖的宗教信仰基础,并且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没有普遍建立证人宣誓制度的法律土壤,所以我国如今还不宜建立证人宣誓制度;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应该学习西方建立证人宣誓制度以推动社会法制的进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要普遍建立此制度的障碍,提出我国建立此制度的必要性,最后得出我国应该建立证人宣誓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 ,就是指在宪法中应明确规定 :新当选的国家元首或国家其他高级公职人员在上任前必须举行公开的就职宣誓仪式。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国宪法普遍确认的制度。建立忠于宪法的宣誓制度 ,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 ,推进依法治国的实施 ;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宪法热情 ,提高人们的宪法意识。文章认为 ,应在中国尽早建立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4.
宪法宣誓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国宪法普遍确认的宪政制度。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培育公民的宪法信仰。文章认为,我国应尽早建立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5.
宣誓制度在我国古已有之,在吸收国外经验和国内实践成果的基础之上,我国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实属水到渠成。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建立对于宣誓主体乃至整个社会宪法信仰的建立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相较于宣誓仪式的程序表现,宪法宣誓制度的效力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内在的心理约束。宪法宣誓的制度设计使得其无论在理论抑或实践中都招致诘难和质疑。我国传统仪式中的政治性和社会性特点,为我国宣誓制度提供了效力来源。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效力需要通过提升国家公权力实施的规范性和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实用性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论宣誓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宣誓制度是一种古老的法律制度,曾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民族中存在过;它的起源与人们的愚昧落后有关。宣誓具有证明、取得信任、建立共同体和合法化的作用。近代资产阶级学者从科学和理性出发,对宣誓制度的弊端进行了猛烈的抨击。经过对宣誓的迷信色彩进行淡化,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的法律都保留了经过改造过的宣誓制度  相似文献   

7.
法院新闻     
《中国审判》2013,(3):8-8
正屯溪法院重温法官誓词2013年2月20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人民法院举行了法官宣誓仪式。全体法官面向鲜艳的五星红旗,举起紧握的右拳,用铮铮誓言在国旗下作出人民法官的庄严承诺:"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我宣誓"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让每一名法官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和洗礼,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神圣责任和使命。宣誓结束后,各位新老法官纷纷表示要把誓言中的各项要求贯穿于执法办案的司法实践中,努力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法律的人民法官。(张怡)  相似文献   

8.
沈红卫 《河北法学》2001,19(4):91-93
我国律师宣誓制度是指律师在执业前必须向司法机关宣誓的规章制度。律师宣誓制度起源于英、法等国家,我国现在在北京等地已经开展了律师宣誓活动,律师宣誓有利于加强宣誓者的责任感,能起到证明、信任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律师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完善我国律师制度。构建我国律师宣誓制度宜从适用对象、主管机关、宣誓程序、誓词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宪法宣誓制度,然而我们国家还未对宪法宣誓制度进行规定。本文通过对域外宪法宣誓制度的研究,借鉴域外宪法宣誓制度,设计出一套适合我国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宣誓制度,从而在民主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宪法宣誓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在英美法系国家 ,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 ,都有关于证人宣誓制度方面的规定。我国学者对我国是否应该引入证人宣誓制度见仁见智 ,然而无论是否定论者还是肯定论者在论证的理路上都只停留在表层。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证人宣誓是一种仪式。该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 ,从证人宣誓场景中的符号及其象征意义 ,证人宣誓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证人宣誓的“过渡”功能以及证人宣誓实际运作中的问题等方面对证人宣誓仪式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1.
笔者拟结合宣誓制度的逻辑基础,分析检察机关建立司法警察宣誓制度的意义以及建立宣誓制度的立法价值,从而对我国在立法上建立检察机关司法警察宣誓制度的必要性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2.
证人宣誓制度在不少国家的诉讼制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所谓的证人宣誓制度,就是指证人到法庭作证前或作证时所作出的声明或承诺.其目的是通过证人到庭宣誓或虽不到庭宣誓,加大证人责任感和唤醒证人良知的一种司法制度.这种宣誓制度不仅对居民(引用《居民身份证法》用语)树立法律敬仰的信念,而且对增强法庭的庄重和作伪证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责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借引该项制度,结合审判实践,谈谈刑事诉讼警察和检察官宣誓制度之我见.  相似文献   

13.
李芳 《中国审判》2021,(2):54-55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2020年12月4日上午,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体干警在院长陈明的带领下,高举右拳,庄严宣誓。一场宣誓仪式,就是一次思想洗礼。  相似文献   

14.
李治亭 《中国监察》2009,(13):58-59
难忘入党宣誓时 今年“七一”,是我们党88周岁生日。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入党时的难忘经历。  相似文献   

15.
邦建华 《检察风云》2010,(15):43-43
为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宣誓规定》,加强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增强青年检察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举行了由11名新任助理检察员组成的初任检察官宣誓仪式。  相似文献   

16.
《天津检察》2010,(4):F0002-F0002
从今年5月份开始,全市各级检察机关相继开展了检察官宣誓活动,2100余名检察官参加宣誓。通过宣誓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检察官的职业使命感、职业责任感和职业荣誉感,激发了检察官对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法律的尊重和对职责的坚守。促进了检察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杨柳 《法治研究》2013,74(2):95-100
代宣誓保证制度一直在德国强制执行的司法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行《德国民事诉讼法》中存在着积极形式和消极形式的两种代宣誓保证。回溯欧陆法律史不难发现,这种并存现象其实是罗马法和德意志法共同作用的产物:而代宣誓保证制度从19世纪末以来在德国的发展则体现着制度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即将生效的新代宣誓保证制度必然会在带来强制执行法律构架的历史性结构变革的同时更为有效地服务于强制执行实践。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我宣誓: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忠实履行法官职责……”这是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1名新任法官面向宪法宣誓时的铮铮誓言。为营造尊崇宪法、信仰法治的良好氛围,提升法官职业尊荣感、使命感,2014年12月4日,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北京二中院隆重举行了新任法官任职暨向宪法宣誓仪式,并邀请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基层单位代表、新任法官的亲友及媒体记者共同见证。  相似文献   

19.
《公民与法治》2010,(8):5-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宣誓规定(试行)》(下称《宣誓规定》),今后检察官任职和晋升将实行宣誓制度。《宣誓规定》共八个条款,分别规定了宣誓制度的依据、宣誓主体、宣誓形式、宣誓誓词、宣誓组织实施等基本内容。记者就此专访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韩津 《法制与社会》2012,(18):29-30
元首宣誓制度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一项以宪法形式确立下来的元首制度,此制度在西方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很重要的实质和象征性的作用.本文对元首宣誓制度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分析国外元首制度现存在优进步和不足之处,探究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