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1998年璧山县发展成就回眸 1998年,璧山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实现了较快的发展。——经济建设有了新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乡镇企业总产值49亿元,增长30.5%;工业总产值39.5亿元,增长41.6%;农业总产值4.64亿元,下降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亿元,增长17.4%;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7亿元,增长15.1%;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密云县按照江泽民同志“绿山、净水、富民”的题词精神,积极寻求保水、富民、强县的高度统一,在不断地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具有密云特色的发展道路。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2002年以来,密云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增势迅猛,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1亿元,同比增长22.5%,提前一年实现了本届县委、县政府的任期目标。实现财政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95.7%;税收总额实现16.6亿元,增长89.6%;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3.8亿元,同比增长23.7%;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33元,同比增长13%。以退出传统粮食生产、发展绿色农业为重点,农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高州市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统计,1997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6亿元(90年不变价,下同),比1990年(下同)增长380.49%;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2.4亿元,增长948.84%;市财政总收入达到2.82亿元,增长370%;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300元,增长303.9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42.7亿元,增长491.52%。从1990至1997年,上述的各项指标年均增长率都超过22%,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为39.89%。1997年与1978比,各项经济指标增长的幅度更加惊人。党的十五大和中央农村工…  相似文献   

4.
位于中越边境上的宁明县总人口38.46万人中就有33.23万农民,占总人口的86.32%。农业成了该县国民经济的基础,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全县实现小康生活水平的出路。1994年底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党委和地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全面开展以整顿后进村为重点的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经过三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很好成绩。1995年农业生产总值达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9%;1996年达6.1亿元,比上年增长6.3%;预计1997年可达6.6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农…  相似文献   

5.
宜昌县是全省38个山区县之一。1995、1996年连续两年跻身全省十强县市。1997年,我们紧中求活,好中求快,使全县经济实现了质的提高和量的扩张。预计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70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26.8%;工农业总产值67.21亿元,增长29%;农民人平纯收入2465元,增长21%;财政收入可达到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我们的做法是: 一、向解放思想要活力。观念一变天地宽。山区经济要在困境中求发展,活力首先来自于解放思想。为此,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大讨论,消除了干部职工中存在的思想疑虑,树立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若干问题的意  相似文献   

6.
1997年我省税务机构进一步分设以来,全省地税部门累计组织各项收入6762亿元,年均增长29%;其中:税收收入4628亿元,年均增长25%;社保费等非税收入2134亿元,年均增长43%。2006年全省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突破1500亿元,达1557.98亿元,增长21.41%;其中:税收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1000.12亿元,增长19.01%;非税收入突破500亿元,达557.86亿元,增长25.95%。2006年全省地税收入是1997年的10.74倍。回首我省地税发展历程,十年艰苦创业、迎来厚积薄发,地税部门肩负财政收支平衡的“托盘”责任更加重大,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杠杆”作用更加突出,服务民生、强化社保、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功能更加强大,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浙江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地税工作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余泗林 《政策》2003,(5):29-29
近几年来,通城县从实际出发,确立县域经济民营化发展思路,以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兴工强县战略,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6.12亿元,比2001年增长7.5%;工业总产值15.07亿元,增长8.6%;工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13.8%;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4%;城镇化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8.
《前进》2005,(2)
一年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1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5.5%,分别高出全国、全省6.5个和2个百分点,人均突破1000美元小康标准:财政总收入21.2906亿元,同比增长44.72%;粮食总产7.175亿公斤,同比增长19.5%:奶牛存栏12.6万头,肉牛17.5万头,生猪饲养量达到69万头,肉羊饲养量235万只,鸡存栏290万只;累计退耕还林106万亩,人工种植牧草120万亩,林草面积占到国土总面积的27.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0亿元,同比增长40%;已开工建设招商引资项目13项,总投资5.6亿元,签定合同项目30项,合同引资134.8亿元;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稳定增长,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2011年5月6日,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两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2011年11月,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三个发展"和"一个桥头堡"建设的主题思想,全省上下大力推动开放型经济跨越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一年来,桥头堡建设对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牵引和推动作用.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790.95亿元,同比增长13.7%,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最好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09.7亿元,增长27%;外贸进出口总额160 5亿美元,增长19.6%,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了10.3%和13.9%. 一、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够仍然是云南的最大短板 云南开放型经济虽然近几年来进步很大,但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与其具备的区位优势和整体实力很不相称,与国内先进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0.
《山东人大工作》2006,(7):12-16
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中央精神与山东实际紧密结合,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省上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今年第一季度全省GDP增长15.2%;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41.98亿元,增长28.7%;销售收入10532.4亿元,增长40.4%,利税1156.8亿元,增长42.6%;进出口总额286.37亿美元,增长26.2%:实际利用外资38.09亿美元,增长6.4%;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6.03亿元,增长2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11.31元,增长12.4%。  相似文献   

11.
《今日浙江》2007,(11):I0003-I0004
1997年我省地、国税机构进一步分设以来,全省地税部门累计组织各项收入6762亿元,年均增长29%;其中:税收收入4628亿元,年均增长25%;社保费等非税收入2134亿元,年均增长43%。2006年全省地税部门组织各项收入突破1500亿元,达1557.98亿元,增长21.41%;其中:税收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1000.12亿元,增长19.01%;非税收入突破500亿元,达557.86亿元,增长25.95%。2006年全省地税收入是1997年的10.74倍。回首我省地税发展历程,十年艰苦创业、厚积薄发。地税部门扁负财政收支平衡的“托盘”责任更加重大,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杠杆”作用更加突出,服务民生、强化社保、促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功能更加强大。并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走在全国前列的地税征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北海新一轮发展新高潮的涌进,合浦县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借势发展,推进全县经济社会新发展,为尽快实现广西经济强县目标,率先在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2003年是合浦县实施项目带动见成效的一年。共安排重点项目66项,总投资6.5亿元。到2003年10月底止,新开工的项目20个,投资总额达4.4亿元。从2003年合浦县经济运行态势看,1—9月份GDP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充分说明了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促进固定资产增长,拉动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大念山海经”、“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等一系列战略的推动下,我省海洋事业获得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预计,2004年福建海洋经济总产值达1731亿元,是 1995年436亿元的近4倍,年均增长16.5%;海洋经济增加值达767亿元,是1995年201亿元的1.8倍,年均增长16%;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12.7%, 所占比重比1995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福建省海洋经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1995年  相似文献   

14.
素有江苏“东大门”之称的昆山市,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开放型经济,在全省一直保持了领先水平。1997年全市经济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4%;财政收入7亿元,增长16.4%。粮食生产获得第二个历史高产年,工业调整改造成效明显,全年完成工业销售额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城镇职工平均工资8500元,农民人均收入5050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8380元,均比上年明显增加。尤其是  相似文献   

15.
怀化是一个内陆山区城市,建市时间短,历史上因种种原因,匪霸为患,交通闭塞,百业凋零,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乘改革开放的东风,怀化人民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探索、总结,制定了一条比较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即: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以商贸流通为龙头,全方位建立激励机制,特别是加快引进外来经济的步伐,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到“八五”末期,已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3.59亿元,比1990年增长104%,年均增长15.4%;工农业总产值14.82亿元,比1990年增长197.8%,年均增长15.75%;粮食总产量17.1万吨,比1990年增加5000吨;财政总收入1.36亿元,比1990年增长198(?),年均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下,如何壮大县级财源基础,摆脱财政困境,是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近年来,灵山县结合实际,坚持把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探索出一条以城镇化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财政连年增长的新路子。2005年全县GDP实现66.9亿元,增长13.5%;财政收入3.515亿元,增长 16%。灵山县城成了一座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美丽城市,2003年,荣获第四届广西市容市貌“南珠杯”优秀城市奖;2004 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城,县城所在地灵城镇进入全国重点镇行列;2005年,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荣誉称号。2005 年全县的城镇化水平超过25%。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00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58亿元,同比增长14%;区级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2.27亿元,同比增长38.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67元,同比增长9.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715元,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宝丰县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市场,发挥优势,抓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抓龙头,促进地方工业发展;抓特色,开发第三产业,从而培植了经济增长点,使整个县域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1997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6.5亿元,比1992年增长91,3%;全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比1992年增长81.9%。  相似文献   

19.
<正> 宜昌市是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所在地,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近几年,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维护社会稳定的新路子,认真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为三峡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为三峡工程顺利实现大江截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促进了全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全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和投入连续五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99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工农业总值达551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8.35亿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兴安县委、县人民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工作重点,找准加快发展的突破口,加大步伐向“三化”一流县的目标迈进。2007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8.71亿元,同比增长2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36.56亿元,同比增长93.6%;完成财政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28.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