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资源空间组合的互补性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超 《中国发展》2004,2(3):38-43
现有的城市空间的经济学分析,大多是通过地租变化与聚集效应的相关性来建立城市空间均衡理论的.笔者认为,不存在地租收益增加导致聚集经济也增加的因果关系,因而建立上述理论的路径存在逻辑错误.聚集效应主要决定于城市资源之间的互补性.互补性越强,聚集经济越大,资源空间布局越有效率.因此,本文主要提出了城市资源组合互补性的概念,并由此深入分析聚集效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均衡理论和发展城市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周智生  李伟 《求索》2005,(12):17-19
本文以滇藏川交接区域地缘发展研究为中心,一方面总结了历史时期地缘经济联系对促进滇藏川民族地区经济互动发展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在赴滇藏川三省毗邻地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目前滇藏川交接地区地缘经济的主要发展内容和联系方式进行了细致梳理。结合历史经验和发展现状,研究认为,地缘经济联系是西部多民族地区间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内源性发展能力培育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高铁经济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湖北高铁经济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1)高铁加强了湖北省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2)城市间资源、信息和人才等要素流动不断加快,武汉市对其他城市整体呈现辐射带动状态;(3)湖北高铁经过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存在不对称和不均衡的现象,但武汉市的中心地位并没有显著下降,其引领带动作用逐年加强;(4)由湖北高铁经过城市划分得到的3个子群内城市成员基本稳定,但子群之间的联系强度正在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伏兴  栾贵勤 《中国发展》2011,11(6):65-71
该文运用中心职能指数和空间隶属关系对淮海核心区城市进行等级划分,运用重力模型对淮海核心区的经济联系进行测度,据此分析区域内城市经济辐射与空间结构。结果表明,目前淮海核心区形成了纵向联系为主轴的空间结构,城市等级尚不清晰。然后通过区位商的比较分析,确定了淮海核心区各城市的比较优势产业。最后提出淮海核心区促进经济发展、加快一体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城市网络与城市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网络有效地实现了城市之间从等级式的垂直关系到水平关系转向,对城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网络的连通度每上升1%,城市经济产出将增加0.164%。这说明,城市网络是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城市经济增长中,除了要重视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信息等投入之外,还应重视和发挥城市网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侯璇  周建华 《前沿》2014,(7):108-111
农民消费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之一,对农业经济的增长产生较强的推动作用。本研究利用非结构性方法中的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消费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表明:内蒙古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消费的冲击均对自身及对方产生正向的脉冲响应影响;两者产生的影响中两要素对自身的贡献程度均高于对方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江  沈少波 《求索》2010,(5):27-28,185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作为一种虚拟经济形态,其与实体经济经常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这与理论分析结论相一致,然而,从最近几年股票价格和经济增长的走势情况,我国的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似乎存在着"背离"的状况。为此,本文拟采用趋势分析、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是否存在背离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背离关系。因此,必须通过促进企业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和资本市场稳定,有效解决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背离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讨论了中国西部面临地缘经济的挑战,阐述中国西部的地缘优势,提出中国西部地缘经济存在潜在空间,应加强中亚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推动区域间生产资本同区域内产业资本的融合,使生产资源在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地引导企业发挥地缘优势,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高地区知名度.  相似文献   

9.
聚集经济研究到单个城市这一层次,就基本上没有再向前拓展了。实际上,个体城市之间也有聚集动力。聚集经济除了企业内部聚集经济、行业内部聚集经济、城市聚集经济三个层次以外,还应当向城市外部拓展,形成第四个层次——空间聚集经济,这对于解释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贺  陈晓律 《探索与争鸣》2022,(9):122-135+179
经济因素已经成为现代地缘政治冲突中的核心问题。认识俄乌冲突的根源,需要从俄罗斯当今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入手,借助经济地理学和地缘经济学的视角,深入挖掘俄罗斯经济问题的起源。在认知俄罗斯经济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俄罗斯在当今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下存在着源自地理的固有劣势。随着世界地缘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这种劣势遭到放大,导致俄罗斯在现代金融、贸易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乃至于被固定在“世界体系”外围位置上。俄罗斯在历史上形成了依靠地缘政治主导地缘经济从而改善经济地理条件的路径依赖。当代俄罗斯也曾试图改善经济结构,以独联体为核心打造欧亚联盟来扭转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但欧美对乌克兰事务的深度介入使得俄罗斯的地缘经济布局被一再打破。从这个角度看,俄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如果俄罗斯能够转变以地缘政治主导地缘经济的旧有思路,则以和平方式破解困局的契机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吴秀红  李刚 《长白学刊》2007,(5):105-106
县域经济作为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基础,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个载体的作用。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可以使城市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为吉林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艳华  许以民 《传承》2013,(8):124-125
中日复交前,两国经济关系较政治关系而言,处于鲜明的优先发展位置和状态,其成因在于:一是战后中日民间友好运动的积极推动,二是两国经济互补性的内在需求,三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外来促动,四是日本与欧美各国经济摩擦加剧的外在压迫。  相似文献   

13.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英姿 《求索》2007,(5):71-73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理念的产品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生态经济原理体现着循环经济的要求,正是构建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对生态经济的比较中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4.
王艳华  许以民 《传承》2013,(10):124-125
中日复交前,两国经济关系较政治关系而言,处于鲜明的优先发展位置和状态,其成因在于:一是战后中日民间友好运动的积极推动,二是两国经济互补性的内在需求,三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外来促动,四是日本与欧美各国经济摩擦加剧的外在压迫。  相似文献   

15.
论恐怖犯罪与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犯罪通过原因与结果、手段与目的,整体与个体等一系列基本环节而与经济安全有密切的联系.恐怖组织、有组织的犯罪团体、个体恐怖主义、恐怖文化、恐怖经济等皆构成对经济安全的破坏.恐怖经济犯罪的产生是恐怖破坏与经济安全之间博弈的结果.恐怖主义的盛行与军事、政治、科技、文化、经济均有复杂关系.依据恐怖破坏力量与经济安全力量的强弱关系,恐怖破坏与经济安全的博弈存在四种情形.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的单位是经济区、城市群、城市圈和大城市区,通过区域内外的互补和联系可以加强区域经济实力。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具有许多共性,其中差异化定位、互补性定位、发挥要素禀赋优势、构建比较优势、充分发挥主导产业作用是制定区域规划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林琳 《求索》2004,(11)
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是不可分割、相互依赖的。经济政策包含着大量经济理论的依托成份 ,加强经济政策的研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 ,我国经济政策研究存在的失误 ,明显在于理论基础不足等原因。因此 ,国内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种种缺陷应该加以矫正 ,同时还应促进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18.
湖南与香港经济合作有着较长的历史和良好的基 础,双方开展经济合作具有广泛的互补性。湖南和香港开 展经济合作应该定位在“基地”和“平台”的关系上,湖南应 该成为香港的“三大基地”,而香港则是湖南的“三大平 台”。香港有将制造业从珠三角向泛珠三角扩散的趋势。 湖南应是首选之地,且沿着京广线进入是最有效率的,由此 可以确定两个重点的承接区域,一个是长株潭城市群,另一 个是湘粤赣三省边境城市郴州。  相似文献   

19.
国外大学城的集聚经济效应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大学城是指高等教育产业集群,即由于彼此之间专业和产业的共性与互补性而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高校和企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台湾的新竹等广义大学城成功地产生了集聚经济效应,其集聚经济效应机制主要有合作创新机制、风险投资机制、自组织机制及人力资本机制.  相似文献   

20.
唇齿相依粤港澳──访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会长李华杰教授杨昆中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广东与毗邻的港澳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对此,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会长李华杰教授深有感受。李教授认为:“港澳地区从历史上、地缘上是大珠江三角洲的一部分,珠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