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立自主地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是毛泽东、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独立自主发展中国经济的思想着眼点一致,来源相同,主体素养接近。邓小平的新发展表现在: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始终以经济学的观点去分析具体国情,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的基本思想而克服了其缺陷。  相似文献   

2.
结合《纲要》论述邓小平同志关于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其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三个部分的内容 ,阐明了《纲要》的如下特点 ,即 :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精髓这一重要原则 ;正确论述了邓小平外交思想是对毛泽东外交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并指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坚持和贯彻邓小平外交思想且有所丰富和发展的情形。《纲要》忠实于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精神 ,结合邓小平同志的外交实践活动 ,进行理论概括。  相似文献   

3.
和平思想是贯穿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线索。在对国际形势作出客观分析后,邓小平指出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同时,在对外政策上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处理与他国关系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有的和平的外交战略.最终都指向国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国在21世纪更加稳定和持久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独立自主外交思想更放光芒张宏毅邓小平同志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一整套包括外交工作在内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别是作为毛泽东外交思想核心的独立自主,得到了更为系统深刻的论证和进一步的发展。本文仅就此点谈谈学习邓小平外交思想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初步提出了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等"十个结合"思想。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思想,为胡锦涛明确概括和深入阐述"十个结合"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是构成毛泽东思想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就独立自主而言,它既是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也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立场。毛泽东关于在对外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思想和原则是其外交思想的灵魂。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的对外关系及外交实践充分证明:独立自主无论是作为外交思想的指导原则,还是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理论基础,无疑已成为社会主义中国和平外交的脊骨。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得起国际风浪的考验,在国际舞台上光彩夺目,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着眼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新实践、新发展,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问题以及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了大量的论述,为我国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和中国政府,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政策是在曲折中发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针对国际政治局势趋向缓和,国内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外交战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思想,赋予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崭新的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9.
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对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中国梦战略思想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邓小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实施"三步走"战略,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实行"一国两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选择培养接班人。  相似文献   

10.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党际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伟大的实践:毛泽东坚持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党际关系原则,开创了我党同其他政党交往的历史;邓小平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实现了党际关系的历史性跨越;江泽民提出了世界多样性思想,使政党外交以独特的方式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