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地区有关于牛、羊、猪发生猝死症的报道,其发病原因,河南、吉林、四川、青海、甘肃多为产气荚膜梭菌,山东的山羊发病主要是凝集芽胞杆菌和肺炎克雷白氏菌,还有一些地区分离到溶血梭菌及腐败梭菌,部分地区认为是氟乙酰胺中毒。1998年,山东省滨洲市某鹿场饲养的?..  相似文献   

2.
从腹泻的大熊猫粪便中分离到 2株细菌 ,用BiologMicroStation细菌自动生化鉴定工作系统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DNA 1群和肺炎克雷白氏菌肺炎亚种 (KlebsiellapneumoniaeSSpneumoniae)。试验表明 ,2菌对小白鼠有极强的致病性 ,对菌必治和百菌除敏感。  相似文献   

3.
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白氏菌是动物肠道内的常见细菌,体弱和幼龄动物受气温变化或食物变换等因素的影响时,肠道内的这些条件性病原菌便大量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胃肠道疾病或败血病。1996年9月,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1只亚成年大熊猫因大肠埃希氏...  相似文献   

4.
对1只由病原性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和肺炎克雷白氏菌(Klebsiell pneumoniae)混合感染引起急性细菌性败血症死亡的亚成体大熊猫进行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眼观可见心包积液,心内膜和心外膜有出血点;肺有萎陷灶和气肿灶,支气管内有较多粘液样物质;肝肿胀、质脆,有小坏死灶;脾肿胀呈败血脾;胃底部有溃疡,肠遗扩张充气,淋巴结红肿.病理组织学检查,内脏器官主要表现为充血、出血、发炎、变性坏死和微血栓形成,尤其是脾的急性出血性炎症和淋巴结及胰坏死性炎症更明显,甲状腺上皮细胞萎缩、减少.  相似文献   

5.
肺炎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又称荚膜粘液杆菌、肺炎杆菌、佛里兰德(Friedlander)杆菌。该菌存于人类呼吸道,为引起肺炎的病原体。在家畜方面,有人曾自肺炎和败血症的患马、患猪的肺组织及内脏器官中分离到该菌。作者也从6个病猪场患“猪抽气病”的病猪体内和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区流行的“牛喘气病”的病牛体内分离到该菌。通过人工复制、疫区病愈牛血清中免疫抗体的测定、流行病学调查、防治经验和药敏试验等都已证实A、B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确实是牛喘气病的主要病原,也很可能就是原发性病原。为了进一步证实此问题,特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6.
1996年10月至1997年5月,在陕西合阳、麟游、洛南、汉中、宝鸡、凤县疑似牛猝死症疫区采集到14份猝死的牛病料。经厌氧培养和细菌学检查,在12份病料中分离到21株疑似魏氏梭菌。从每头牛各选择1株形态、培养特性较典型的菌株,经肠毒素、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和培养物离心上清液毒素检查及菌型鉴定等,确定其中9株为A型魏氏梭菌(毒素),其它3株因毒力较弱未进行定型。  相似文献   

7.
参照GenBank中牛支原体脂蛋白P48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Mb-F/Mb-R,建立了牛支原体PCR检测方法,并在扩增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分析,进而应用建立的方法完成了疑似牛支原体肺炎临床病料的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方法对牛支原体的核酸样品能扩增出534 bp的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无乳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链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黏质沙雷氏菌、变形杆菌等牛常见条件病原微生物核酸样品均未见明显的扩增条带,且其可检测出的牛支原体DNA最低浓度约为0.000 002 875μg/mL。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出率与与病原分离的符合率为100%。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牛支原体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上牛支原体肺炎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内蒙古通辽市某牛场牛猝死的原因,本研究采集病死牛肠道内容物,分别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16S rRNA基因扩增、毒力基因检测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动物致病性试验、半数致死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形态、生化特性符合产气荚膜梭菌的特性;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产气荚膜梭菌的同源性为99%,系统进化树分析该分离菌与B型产气荚膜梭菌的亲缘性最近;3种毒力基因在该致病菌中均被检测到;分离菌对小鼠有致死性;该菌对小鼠半数致死的浓度为2.27×10~7CFU/mL;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多黏菌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敏感,对卡那霉素等药物中度敏感,对头孢他啶、阿莫西林等药物耐药。该致病菌经鉴定,确定为B型产气荚膜梭菌,毒力基因分别为α、β_2和ε毒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兰州市榆中县某奶牛场犊牛疑似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病例进行确诊,本研究采集病死犊牛的脏器组织并从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进而对分离菌进行了生化鉴定、16S r RN A鉴定及khe基因鉴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分离菌的致病性试验、耐药性分析及主要毒力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除H2S试验外,分离菌生化特性均符合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化反应特性,其16S r RNA及khe基因序列与G enB ank中肺炎克雷伯氏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均高达99%,因此,可将分离菌确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并将其命名为YZ2015。动物试验及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分离菌的fim H、mrk D及wab G基因与肺炎克雷伯氏菌其他菌株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其核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用从山东省菏泽地区的山羊“猝死症”病料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菌做致病性试验证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小鼠的致死量约为1.7亿个活菌,对山羊的致死量约为170亿个活菌;凝结芽胞菌对小鼠的致死量为0.55亿个活菌,对山羊的致死量为165亿个活菌。免疫试验表明,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菌对小鼠和山羊均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用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菌制成的混合苗以5ml和8ml的剂量免疫山羊,21d后用以上2种菌的致死量攻击,均获得完全保护  相似文献   

11.
宁夏牛“猝死症”三种酶活性的测定孔芳玲史宁花1)张和平王充沛唐昌茂马远征裴呜赵斌2)(宁夏兽医工作站银川750001)宁夏部分地区牛、羊、猪和马属动物中发生“猝死症”,以发病急、死亡快和致死率高为主要特征。本试验对“猝死症”病区和非病区黄牛、奶牛的全...  相似文献   

12.
从急性死亡的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肺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的鉴定,结果符合肺炎克雷伯菌的特征。根据GenBank上的肺炎克雷伯菌的16S rRNA序列设计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16S rRNA扩增,获得片段大小约为1 433 bp的特异性片段,将扩增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后登录NCBI进行Blast分析。结果显示,与登录号为GU128173的肺炎克雷伯菌AUH-BG208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同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头孢类、氨基甙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四环素、林可霉素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牛“猝死症”的病原分离和防治陈兴生黄占敏1)孙进达2)王代雄3)薛其龙1)郑经昌3)叶育桐陈光栋2)(海南省定安县兽医诊断室571200)1992年以来,我县黄牛、水牛发生以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疾病。该病不分年龄,病程为1~24h,以健...  相似文献   

14.
貂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分离及毒力和耐药性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采自山东省部分地区的10株貂源肺炎克雷伯氏菌(Kp)的毒力和耐药性,本研究从疑似肺炎发病水貂的肺中分离出10株革兰阴性菌,经PCR及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为肺炎克雷伯氏菌。对1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进行人工感染及毒力试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及接合转移试验。结果显示,10株肺炎克雷伯氏菌攻毒后小鼠全部死亡,肺、肝、脾和肾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分离株中大部分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临床常用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其中对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但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及多黏菌素等抗生素敏感。耐药基因TEM、SHV和CTX-M的检出率分别为100%、70%和80%,以TEM基因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兔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都可引起仔兔腹泻、死亡等疾病,二者混合感染后对仔兔危害极大。为了确定引起仔兔腹泻、死亡的病原,本研究对河南省某兔场断奶前后病死仔兔进行剖检。通过采集腹泻、死亡仔兔肝脏、肺脏、脾脏、盲肠、肠系膜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观察、PCR鉴定,最终鉴定该病死仔兔为大肠杆菌与肺炎克雷伯氏菌混合感染。经药敏实验发现,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时对庆大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拉定等五种药物敏感,对其他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上述研究结果为兔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混合感染的分离鉴定以及科学指导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布氏菌病是一种以动物为传染源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随着对其病原的探讨,已知有广泛的污染,除牛、羊、猪、鹿、犬等家养动物易感外,还有60多种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和爬虫类也会受到感染。我国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收集到布氏菌3000多株,不但在人、羊、牛、猪体内分离到,也在鹿、犬、马、驼、黄鼠等动物体内分离到了该菌。前不久,青海省从野生岩羊体内分离到2株和黄羊体内分离到1株,为广泛探索布氏菌的宿主积累了一定数据。  相似文献   

17.
西峰市牛“猝死症”的病原诊断和防治魏喻信(甘肃省西峰市畜牧兽医站745000)陈桂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近年来西峰市各乡镇连续发生牛“猝死症”,1994年肖金、早胜、什社、陈户、董志5个乡镇共发病死亡102头;1995年扩大到8个乡镇,发...  相似文献   

18.
克雷伯氏菌对大熊猫的致病性探讨张成林朱飞兵张金国(北京动物园100044)陈永林关孚实(中国兽药监察所)克雷伯氏杆菌(Klebsiela)属肠杆菌科细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性致病菌,分布在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及皮肤等。根据其致病力分为肺炎克雷...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免疫原性蛋白,建立牛霉形体的快速诊断方法,利用二维凝胶(2-D)电泳、Western-blot分析及蛋白质谱分析,筛选出一个免疫相关性蛋白P51。以牛霉形体中国分离株Hubei-1为模板,扩增了p51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ET32a-p51与牛霉形体阳性血清的Dot-blotting试验结果为阳性,而Western-blotting试验结果为阴性。以pET32a-p51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的ELISA试验表明其能与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牛霉形体的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灭活疫苗免疫的阳性血清不发生特异性反应,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阳性血清没有交叉反应。表明P51可能是牛霉形体特有的一种构象依赖性免疫相关蛋白,是一种有前景的诊断用抗原。  相似文献   

20.
1991~199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3个县(市)发生家畜“猝死症”,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解检查以及对病原微生物分离和微量元素监测,并通过诊断性防制的研究,初步调查结果表明,发生在我区的家畜“猝死症”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为主因,硒缺乏是家畜猝死的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