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刑事诉讼中的指定管辖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6条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这是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指定管辖的法律依据。由于该规定过于笼统,在司法实践中对管辖不明的案件出现了许多问题。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之一是:不属于同一上级法院的几个下级法院发生管辖争议时,有的上级法院便随意指定下级法院审判或指定移送其他法院审判。其中,不属于自己直接监督的下级法院不承认其指定,致使管辖争议得不到解决。因此,当不属同一上级法院的…  相似文献   

2.
正确处理好上下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的关系,对当前的审判实践是很有实际意义的。我国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很明显,这不同于行政机关的上下级关系。行政机关的上下级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在业务上,上级行政机关领导、指挥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下级行政机关听命于上级行政机关。而上下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是一种监督关系,这种监督关系,根据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精神,又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 :制度理想与现实流变对于上下级法院关系 ,我国《宪法》第 12 7条第 2款明文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人民法院组织法》第 17条也有“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上级人民法院监督”的规定。很明显 ,我国现行司法体制的理想 ,是要将上下级法院关系界定在“监督与被监督”的框架中 ,从而有别于上下级行政机关的“领导与被领导”模式。然而 ,在“司法行政化”的宏观背景中 ,这一制度理想发生了诸多现实流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 )司法…  相似文献   

4.
上级人民法院与下级人民法院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长期以来没有取得统一认识的问题。一些同志根据宪法第一百二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的规定,把上级人民法院和下级人民法院的关系仅仅认定为“监督关系”。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准确、不全面的。 这种认识流传很广。不仅有关部门有,人民法院内部也有;在一些法律书中也有发现,甚至全国法律“业大”新编的《中国司法制度讲义》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法院的管理体制是以地方党委领导为主、上级法院监督为辅的双重领导体制,同时受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上级法院主要在审判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下级法院进行管理。本文旨在通过对法院上下级之间协调制约关系的思考,以便对此得出一个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审判》2011,(3):20-21
针对我国当前上下级法院审判业务关系认识混乱、审判监督指导方式不统一、案件请示报告存在争议、发回重审的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了《关于规范上下级人民法院审判业务关系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关系的性质,规定了上级法院监督下级法院的方式,对法院系统内部的请示报告制度进行了诉讼化...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和人民法院就地进行案件调解工作,提高审判效率,节省诉讼资源,进一步加强最高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人民法院受理共同诉讼案件问题通知如下:一、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依法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受理法院认为不宜作为共同诉讼受理的,可分别受理。  相似文献   

8.
下级法院在审理一审案件的过程中,对一些疑难案件、拿不准的新型案件向上级法院请示汇报,请求上级法院拿出案件一审处理意见的现象十分普遍,尤其是基层法院向中级法院请示汇报案件的情况更是司空见惯。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弊大于利,应予废止。首先,这种做法缺乏法律依据,并破坏了下级法院审判权的独立性。请示汇报的结果常常表现为:下级法院请示汇报后,上级法院依据请示汇报内容发表处理意见。下级法院再按照上级法院的处理意见处理案件。这种以二审法院的意志取代一审法院意志的现象,破坏了下级法院一审审判权的独立性,造成上级法院…  相似文献   

9.
同任何权力一样,审判权力同样要受到必要的监督才不致被滥用。在我国,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各项工作要受到来自许多方面、不同性质的监督。本文拟着重对法院内部监督的构成、各种监督的关系以及在改革情况下如何开展内部监督工作进行初步探讨。一、法院内部监督的构成根据我国司法制度,参照国外法院组织制度通行的划分,我国法院内部监督可做如下归纳:1从监督的主体来讲,法院内部监督可大致划分为审级监督和行政监督两类。所谓审级监督即法律所规定的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上级法院通过二审、再审对下级法院案件裁判情况…  相似文献   

10.
司法监督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法治社会目标的积极迈进,诉至人民法院的各类案件明显增加,人民法院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来自方方面面、各式各样的监督对人民法院公正执法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改革和完善对法院审判的监督机制,也成为我国当前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少人认为,要解决当前司法腐败和司法不公问题,应该加强对司法审判的监督。我国当前存在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的监督、检察院对法院审判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法院审判的监督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等多种监督机制。各式各样的监督对法院审判到底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是否有助于司法公正?对法院审判监督机制是否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11.
监督、指导下级法院的工作,是我国法律赋予上级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责,是确保各级法院严肃执法的有力措施。但在法院工作实际中,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往往工作部署多,监督、指导少,致使严肃执法工作出现“措施写在纸上,落实喊在嘴上”,实际效果不佳的状况。怎样在  相似文献   

12.
2004年7月21日,《人民法院报》在醒目的位置刊登了《宁夏区党委纪检委决定不再将法院列入行风评议范围》的报道。 据报道介绍,近年来,在宁夏全区组织开展的“行风评议”活动中,一直把各级法院与地方政府工作部门一起列入“行风评议”范围。由于这种做法存在“混淆了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界限,不符合宪法原则”和以行风评议结果作为衡量审判工作质量的标准,“势必影响司法权威,有损于国家形象”的问题,为此,宁夏自治区党委纪检委决定法院退出“行风评议”范围。 也许是考虑到法院退出“行风评议”范围可能存在“监督失控”的问题,报道还特别强调,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其全部工作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对其工作的权力监督、法律监督、新闻监督、舆论监督及内部的审判监督,“有着比较完善的法律规定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一、审判监督现状及缺陷所在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审判权应受以下监督、制约:人民法院内部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媒体的监督。由于我们尚未建立起健全、高效的监督机制,这五大监督主体对审判权监督时缺乏应有的力度,致使审判不公、地方保护、索拿卡要、河私舞弊等司法腐败现象愈演愈烈,已成为当今一大社会顽症。本文现就五大监督主体的监督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一)人民法院内部的监督。1.上级法院的监督。上级法院通过二审及审判监督程序对下级法院较好地行使了审判监督权。监督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在审判实践中,下级法院常常将自己审理的一些案件中,在判决之前向上级法院汇报、请示。这种做法已经形成一个不成文的制度——习惯上称之为审判汇报制度(以下称汇报制度)。有的同志认为,汇报制度加强了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的业务指导,有利于提高审判质量。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汇报制度无论是从其形成的原因,还是从我国的法制原则和这些年的司法实践上看,都是不妥当的,有害的,应当明令禁止。  相似文献   

15.
所谓提级再审,是指下级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确需提起再审的,应由上级法院提审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拆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均规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可以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提审。但在审判实践中,上级法院为了减轻或缓解再审案件的压力,基本上均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极少适用提审程序,有的案件即使适用提审程序也基本未作实体判决,而是裁定发回重审。  相似文献   

16.
人民法院要真正实行独立审判,不仅要排除法 院之外各种因素的干扰,还要消除法院内部诸因素 的影响,使法官在审理案件时独立于司法行政领导, 使下级法院在行使审判权时独立于上级法院。在司 法实践中,对于前者人们普遍比较重视,而对于后者 则有所忽视,相对来说,后者存在的问题比较多。 一、人民法院内部影响独立审判的主要因素 审判管理行政化现象。审判工作与行政工作截 然不同,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管理规律,但是在一些法 院,审判活动过多地采用行政管理的模式,审判权与 行政权不分。在法官审理案件尤其是审理一些重大 疑难案件时…  相似文献   

17.
张磊磊 《法制与社会》2011,(20):207-208
关于民事执行监督的定义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执行监督是对执行机关在执行过程中的执行行为的督促和约束。另一种观点认为:执行监督,是指执行程序中上级人民法院发现下级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中的错误或违法行为,或者是法院执行所依据的法律文书存在错误的,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及时进行改正,或者是直接由上级法院进行纠正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一审案件经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之后,设有上诉、抗诉程序,以利于准确地惩罚犯罪分子,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上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确保办案质量。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在性质上与普通刑事审判并无太大的差异,故而也应适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正当的诉讼程序。特别是目前我国的二审少年法庭在组织建制上尚不配套,多数由少年法庭负责一审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二审改由普通刑事审判庭审理,虽然各级法院均要求负责未成年案件二审工作的审判人员,继续坚持一审少年法庭处理未成年案件的诉讼原则和独到做法。但由于这些审判人员并非专司少年案件,难免不受处理普通刑事案件之习惯的影响,因而  相似文献   

19.
最近,存的刊物报导某上级法院要求下级法院在受案后、处理前就案件定罪、量刑问题进行汇报,并表明态发。对此作法,我们认识不尽一致。若从密切关系、互通情况方面解释,也并非不可;但从严格执法角度探讨,存有弊端。现抛砖引玉,共同商榷。《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二十一、二十五条规定,基层法院、中级法院对它所受理的刑事、民事案件,认为案情重大应当由上级法院审判的,可以请求移送。该组织法有关各项还规定,上级祛院受理之移送案件也是按一审诉讼程序审判的。自然,当事人的上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民事、经济和行政案件,交由下级原审法院审理。这一做法固然暂时减轻了上级法院的工作量,但从多年工作实践来看.它存在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