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荣维毅 《人权》2010,(3):31-36
中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反对性别暴力所做的努力和成就,与国际妇女人权和反对性别暴力运动的进展及国内社会发展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是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第六周期国别方案社会性别平等项目重点关注的主题,也是中国维护妇女权益的重大关切领域之一为进一步整合、拓展和深化近年来有关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干预经验,扩大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社会影响,推动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法律政策、研究与行动,全国妇联社会性别项目计划于2009年11月25-26  相似文献   

3.
<正>在第十个"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到来之际,由全国妇联、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主办的"反对针对妇女暴力与男性参与全国研讨会"于11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旨在以纪念"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10周年为契机,全面回顾和检视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进展与问题,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行动。来自国际机构、政府部门和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4.
《中国妇运》2001,(2):44-45
应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等组织的邀请,全国妇联组织中央国家机关妇女干部考察团一行赴欧洲进行了考察。考察团拜访了瑞典全国工业和技术发展委员会、斯德哥尔摩市管理委员会性别平等办公室、乌普萨拉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国际民主妇联巴黎分部的知识妇女协会、荷兰国际妇女运动信息中心。考察团还参观了瑞典乌普萨拉市社区日托所和老年公寓,旁听了斯德哥尔摩市性别平等办公室举行的反对对妇女暴力活动新闻发布会,走访了知识女性家庭等。 促进男女平等 注重制定措施 近年来瑞典妇女参政比例得到大幅度提高,国会议员中女性占44%…  相似文献   

5.
2013年5月9日,联合国社会性别主题工作组在北京召开了"基于性别的暴力及研究"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联合国人口基金、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福特基金会主办,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系统驻华协调员办公室的大力支持.来自联合国相关机构、双边组织和全国妇联、推动性别平等的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及媒体的等国内外代表8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提高对收集基于性别的暴力的相关数据以用于政策制定、社会倡导和项目实施的重要性的认识.性别暴力研究领域的八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了近期关于性别暴力的研究成果与发现.中外与会者围绕着"性别暴力的国际研究"、"在中国进行的国际研究项目"、"中国关于性别暴力的近期研究"以及"性别暴力研究的数据信度和数据使用"等四个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人权》2005,(5):15-15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下称《公约》)是联合国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权利的最重要的国际人权文书。《公约》于1979年12月18日由联合国大会通过,1981年9月3日生效。《公约》包括序言和30条正文。《公约》将“对妇女的歧视”定义为基于性别而作的任何区别、排除和限制,其作用或目的是要妨碍或破坏对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承认,以及妇女在男女平等基础上享有或行使这些人权和基本自由《。公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刘伯红 《人权》2010,(1):5-10
1979年12月18日,第34届联合国大会以130票支持、0票反对、11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从而使联合国为妇女全面编纂国际法律标;隹的努力结出了硕果。30年来,《公约》在全世界为越来越多的政府与公众,特别是妇女组织和妇女所熟知,越来越广泛地发挥着保障妇女人权、提高妇女地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为探讨人类历史上女性和性别关系的状况,促进妇女与性别史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对话,由上海师范大学裔昭印教授主编的《妇女与性别史研究》杂志2016年12月在上海创刊发行,这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份以妇女和性别史为主题的学术刊物。2016年12月4-5日,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斗争中一个重要新现象,就是一些西方大国把人权问题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利用“人权外交”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他们在国际舞台上挥舞人权大棒,忠意干涉别国内政,企图以此迫使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就范。针对国际人权领域这种不正常现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我国第三代领导集体为促进人权、维护主权、反对霸权进行了不懈努力,在同西方国家进行人权斗争和人权对话中,发展和完善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权观。一、人权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必须以维护主权来维护自己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08,(9):44-44
性质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联合国在维护妇女权利方面制定的最重要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律文书,也是第一个把性别平等和非歧视要求法律化的国际条约,它建立在男女平等和保障妇女人权的原则上,被公认为国际妇女人权宣言,所以被称之为《妇女权利宪章》。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律和政策制定中的社会性别平等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性别视角对中国以及国际劳动法律和政策进行回顾分析,认为在法律和政策制定层面实现社会性别平等是消除劳动领域性别歧视的基础,主张在中国劳动法律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强社会性别平等的立法理念,把性别平等原则和方法纳入立法程序,逐步完善妇女劳动权益保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区域一级后续行动具有地域性、规模不~的特点,如非洲强调消除贫困,而欧洲则更重视作为人权的性别平等。区域行动有的是在联合国区域机构组织下展开,有的是在属同一区域的国家间组织中开展,目的是为有关国家执行后续行动提供建议和指导原则。l、亚太地区世妇会召开后不久,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即计划为执行亚太区域行动计划和《行动纲领》召开一系列专家组会议,其中包括妇女参与决策、扶贫、妇女参与经济发展、消除对妇女的暴力及加强提高妇女地位国家机制等。妇女参与决策专家级会议已于1995年12月在曼谷召开。该会议在讨论促进妇女…  相似文献   

13.
<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关"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的要求,应对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国家修改婚姻法、制定民法典提供建议,在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全国妇联权益部、国际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妇女署性别主题组的支持下,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妇女人权研究中心于2014年12月19日在北京举办了"民法典体系下婚姻法律制度修改与完善研  相似文献   

14.
整合力量 推进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研究与行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整合力量,推进反家暴的研究与行动是中国法学会"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对策研究与干预项目"①的重要工作.2001年11月9-10日,该项目在北京召开"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研讨会暨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纪念会".来自全国10个省、市、自治区的项目参加人员、反对家庭暴力京内外网络组织成员、家庭暴力受害者等约150人,围绕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工作经验、反家暴项目调查与干预、反家暴理论研究、中国反家暴实践和理论等4个专题进行研讨,反映了近年来在反家暴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家庭暴力──这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严重危害性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1979年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将家庭暴力视为对妇女的一种歧视行为。1993年联合国《禁止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宣言》,把对妇女的暴力定为对妇女的生理、性和心理造成伤害的任何行为。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宣言》,重申免遭暴力侵害是妇女的一项基本人权。 应该承认,在我国家庭暴力问题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自北京世妇会后,社会各界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许多家庭暴力事件才…  相似文献   

16.
在2005年12月7日举行的“国际人权日”新闻发布会上,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阿伯女士公开对美国“黑狱事件”提出严厉批评,指责美中情局在欧洲设立秘密监禁设施和未经法律程序转移嫌犯,并明确指出此举“违反人权”。12月10日是联合国“国际人权日”,2005年的主题是禁止酷刑,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没想到此番成了国际社会维护人权的“斗争对象”。“黑狱”事件源起于《华盛顿邮报》。2005年11月2日该报披露,美国中情局在美国以外的8个亚欧国家建立了“黑狱”,用来关押并审讯被捕的“基地”组织重要成员,以获取“反恐”情报。紧接着,总部…  相似文献   

17.
刘伯红 《中国妇运》2005,(11):40-42
在基本人权框架下发展和维护妇女权利第四次世界发展大会后,“妇女的权利就是人权”,“妇女和女童的人权是普遍人权中不可剥夺、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日益成为实现性别平等和赋权予妇女的主要人权框架,截止200  相似文献   

18.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推动了中国妇女的发展,也促进了中国妇女研究的迅速发展和学科化进程。为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10周年,《妇女研究论丛》开设“北京 10”栏目,该栏目包括两部分内容:各领域的妇女发展状况回顾与评述;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结合经验谈’95世妇会对各学科、各领域发展甚至是个人研究的影响。选题主要有押妇女与贫困,重点是参与式扶贫;妇女与就业,重点是女性创业和再就业;妇女与教育,重点是女童教育;妇女与健康,重点是生殖健康教育和推广、妇女与艾滋病;妇女与暴力,重点是反对家庭暴力的组织和项目实施,打击贩卖妇女儿童;妇女与环境,重点是妇女环保组织与女性环保能力建设;妇女与参政,重点是妇女进村委和女性参政能力培养;妇女与媒体,重点是消除媒体性别歧视的法规与民间组织的监测;老年妇女,重点是养老保障与服务;提高妇女地位的机制,重点是组织和制度建设、性别意识对公共政策的渗透等领域。每篇文章5000字左右。本栏目自2005年第3期(5月)开办至2006年第2期(3月)结束熏欢迎大家踊跃投稿。——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李昀 《人权》2011,(4):57-60
2011年5月11日,13个欧洲委员会成员国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应的国际公约:《欧洲委员会防止和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和家庭暴力公约》。作为欧委会保护和救助妇女群体的纲领,《公约》强调唤醒意识并积极行动,旨在推动国际合作,建立由面到点的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网络。  相似文献   

20.
曹固强 《理论月刊》2004,(11):33-35
本文认为邓小平国权重于人权思想是对中华民族把国家民族利益摆在首位的历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对近代中华民族没有主权也没有人权历史的科学总结;是人权与国权的统一;是对西方一些国家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论调的有力回击;是捍卫主权、反对霸权、维护人权的有力武器;是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里开展交流、合作与斗争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