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在北欧诸国中,丹麦是第一个加入欧共体的国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欧共体成员国。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加深和欧洲经济共同体在西欧经济中心地位的显现使作为“联接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的一个桥梁”的丹麦率先认识到加入这一集团的必要性并付诸行动。但是丹麦与欧共体的关系始终孕育着危机,“拉后腿的丹麦人”使欧共体原定于1992年底以前最终完成马约的批准程序以便使该条约于1993年1月1日生效的计划受阻而又一次拉了欧共体的后腿。从1972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随着东欧的剧变、海湾战争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争夺和冲突更趋表面化,且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一)加紧争夺经济势力范围。90年代以来,美欧两大区域经济集团加紧扩大地盘,划分世界经济势力范围。今年初,欧洲统一大市场已正式宣布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已决定建立一个包括18国的“欧洲经济区”。同时,欧共体还同波兰、原捷克和斯洛伐克以及匈牙利签订了自由贸易和联系国协议,同波罗的海三国及阿尔巴尼亚签订了贸易和经济协定。显然,欧共体正在逐步推行其建立一个大区域经济集团的战略,该经济集团包括西欧、北欧、东欧、地中海一些国家以及独联体部分国家,以期增强欧洲在世界经济事务中的实力和影响。虽然欧共体在朝这一宏大目标的努力中日前遇到一些重要障碍,如丹麦的公决和英国的推迟批准,使《马约》无法按期生效等,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继续发展,大区域范围内各国加强经济合作仍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一随着东西方冷战结束以及1993年1月1日欧共体大市场正式开始运转,欧共体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欧共体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援助政策的内涵、重点等都有了新的变化: 一、外交、安全政策内涵转变。冷战时期,欧共体国家首先将发展援助作为在东西方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对峙中争取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工具。苏联东欧集团解体后,欧共体的外交、安全政策目标转向利用发展援助传播西方式民主、人权和市场经济。这一政策目标新  相似文献   

4.
东盟国家(本文不包括文莱和越南)与西欧国家,尤其是英、荷、西、德等国,长期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自8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普遍采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西欧国家更是成了东盟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地。 东盟国家积极发展与西欧国家的经济关系 欧共体是与东盟最早建立对话关系的区域外组织。为了减少对美国和日本的依赖,早在70年代初东盟就决定加强与欧共体的关系,并成立了特别协调委员会和东盟—布鲁塞尔委员会(包括东盟驻欧共体的大使)。1974年东盟一欧共体联合研究小组的成立标志着两个组织正式建立关系。1980年东盟和欧共体签署了《东盟-欧洲共同体合作协议》,成立了东盟—欧洲  相似文献   

5.
自80年代下半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发展明显加剧,美国的霸权地位继续衰落,美国、日本和欧共体之间的力量对比首先是经济实力对比正在形成新的均势,它们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权力再分配的渐周期,其影响是全球性的。  相似文献   

6.
进入90年代以来,欧共体为了最终实现“大欧洲”目标,大力加强和发展与东欧及前苏联地区各国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关系,并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一、发展关系的状况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及随之而来的经互会崩溃,为欧共体积极发展和密切与东欧及前苏联地区各国的关系创造了条件。 (一)欧共体与东欧国家签订并开始实施贸易合作和联系国协定(统称欧洲协定)。  相似文献   

7.
一、农业概况 50年代以前,英国历届政府奉行重商轻农政策,国内食品市场供应主要依赖从其殖民地进口。50年代末,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英国开始重视发展农业经济,提高粮食自给率。1973年加入欧共体后,英国政府开始推行“自给自足”、走发展现代化农业道路的方针政策,并借助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的援助,促进农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欧共体内部市场建设,对美国震动很大。美国近年来已采取包括筹建美加共同市场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措施,旨在应付欧共体内部市场建成后可能形成的冲击。随着欧共体内部市场建设的推进,欧美关系将不可避免地在经济、政治和防务领域,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由于世界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的大趋势,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所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同前11年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深入具体地分析这些变化,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适当调整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一 80年代末开始出现的欧洲、美洲以及亚太三大地区的经济合作潮流,进入今年以来有了引人瞩目的发展。欧共体在继续推进1992年底建成统一大市场目标的同时,又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7国达成关于成立联合自由贸易区的协议;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  相似文献   

10.
战后欧洲一体化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后关于欧洲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主要有三种,即“联邦主义”、“功能主义”及“新功能主义”。前者主张通过建立类似美国式的联邦制“欧洲合众国”来实现欧洲统一;后两者则强调首先加强西欧各国间的“功能”合作,然后逐步实现一体化的最终目标。以上三种理论对战后欧洲联合进程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响。在欧共体发展早期,联邦主义和功能主义对欧洲一体化建设的影响最大。欧共体一开始实际上是按功能主义的主张来推进一体化进程的。60年代新功能主义产生。从60年代到80年代末,欧洲一体化建设又受新功能主义的影响较大。在此…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西欧与第三世界国家的经贸关系继续有所发展,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本文着重对其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作一浅析。一 (一)西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主要是: 1.欧共体与非加太国家集团续签第4个洛美协定。1989年12月15日,欧共体与非加太国家集团签订为期10年的第4个洛美协定(其中财政援助协定为期5年),受援国从66个扩大到69个,欧共体提供的财政援助和低息贷款总额为120亿欧洲货币单位,其中为非加太国家专门设立一项为数12亿欧洲货币单位的“经济结构调整基金”。  相似文献   

12.
联邦德国在轮任欧共体理事会主席期间,力促通过“德洛尔计划”,大大推进欧共体内部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并促成欧共体与经互会正式建交。联邦德国对欧共体的贡献已经引起了各国的瞩目。欧共体的存在、扩大和发展是联邦德国赖以增强经济实力、提高政治地位、扩大外交余地所必需;而在欧共体内,联邦德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其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大部分时间,法德关系和欧共体发展比较顺利,并取得了相当成就,但同时也埋下了新的矛盾和危机因素。从1989年冷战结束,东、西德统一时期起,情况开始发生变化,直至今日无论是法德关系还是欧共体内部关系都变得越来越紧张,被掩盖着的矛盾也一一暴露出来,从而严重影响到欧洲联合以及整个欧洲局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欧盟关系的现状及前瞻陈锋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开始于70年代初,是在中国加入了联合国、和欧洲国家特别是同所有欧共体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之后建立起来的。当时的欧共体包括9个国家。但是它那时所显示的力量,在欧洲及世界所发挥的作用已经相当引人注目。1991年...  相似文献   

15.
早在60年代,法德即有联合通过欧共体重建欧洲的设想。80年代欧洲局势变化重新推动法德联合。欧洲联合存在不少障碍,但最大障碍来自法德之间:法德双方力量差距不断扩大;德国的雄心壮志在全欧洲,而不仅仅是西欧。今后欧洲,既不可能重现美苏分治,也难出现由一两个国家或集团控制,仍可能是各种力量纷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1986,(3)
泰国的民航业是60年代初开始起步的。创业初期,缺乏资金,缺乏先进的技术和有经验的民航管理人员。为了取得经验和培养自己的民航技术人才,以便掌握现代化管理民航业务,并最终建立起自己的民航事业,1960年,泰国航空公司首先由泰国民航有限公司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合资经营国际航运业,那时的注册资本只有4,000万铢,泰航公司占70%股份,北欧航空公司只占30%。 在初创阶段,开辟了12条国际航线,仅亚洲地区就有以首都曼谷为中心飞往香港、仰光、加尔各答、台北、吉隆坡、金边、西贡、马尼拉、雅加达和中东等地区、国家城市的航线。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北欧民粹主义政党不断发展壮大,呈现出诸多新变化:在政治舞台上,逐渐上升为各国主导政治力量;在政策纲领上,趋向温和,并重塑议题竞争空间;在组织形式上,借助网络等新媒体扩大影响,并实现跨国联合化。北欧民粹主义政党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需求侧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影响等因素,供给侧包括政党体制、民粹主义政党策略和领袖魅力等因素。北欧民粹主义政党的新变化将加剧北欧政党政治碎片化,推动北欧主流政党民粹化和民粹主义政党主流化,影响北欧国家传统自由民主政治和政府政策制定,冲击欧洲一体化进程。未来,北欧国家民粹主义发展前景仍存在一定变数。  相似文献   

18.
1988年6月,欧共体与经互会及其成员国先后建交,结束了双方长期互不承认和互不往来的局面,开辟了西欧与苏联东欧经济、贸易和科技进一步合作的道路。西欧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发展将对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局势的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战后,第三世界把引进国际直接投资作为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繁荣对它们引进外资是有利的。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不稳定的低速增长时期,国际直接投资形势发生了不利于第三世界的变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在对国际直接投资环境作再认识,并相应调整其有关政策。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或许对我国引进外资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墨西哥把握机遇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于 1992年与美国和加拿大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NAFTA) ,1994年协定正式生效。以此为契机 ,墨西哥与欧共体、智利、哥斯达黎加等国分别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构造了一张多边贸易网。 90年代墨西哥的对外经济关系表现为以自由贸易区为依托、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对外经济关系是国内经济政策的延伸。 80年代中后期 ,墨西哥的发展战略开始了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转变 ,经济改革围绕着“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全面推进。 90年代 ,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