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代表审议发言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权力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笔者认为,代表要提高审议发言的质量,应做到“四忌”。  相似文献   

2.
在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中,担任各级各类领导职务的占有一定比例,这是人大工作的需要使然。然而,“官员代表”的履职情况不尽人意,普遍存在提建议议案少、参加代表活动少、以代表身份审议发言少、走进选民少的“四少”现象。笔者认为,“官员代表”要履行好代表职务,就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大代表由人民群众民主选举产生,代表着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人大代表通过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视察、执法检查等形式,对“一府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些监督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履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无故不出席人代会”、“五年不发言”、“开会跑项目”、“举手代表”、“代表代表、散会就了”,甚至有的选民还不知道谁是他们的代表。如何使代表自觉、认真地履行职责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23日上午,列席广东省人代会分组讨论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永忠在审议“两院”报告时,直言司法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其间,他的发言屡次被打断。同组的一名省人大代表打断他的话:“这话可是你说的,不代表我们的意见。”该代表接话说:“这话只有全国人大代表可以说,省人大代表不能说。我们都听不见。”现场另外一位代表随即补了一句:“全国代表也只能在这里说。”那名最初打断李永忠发言的代表后来又一次打断李永忠的话:“这不是我们组的意见,是你个人的。”  相似文献   

5.
日前,某报发表题为《正视代表“弃权现象”》的署名文章说,近几年来,在人大代表中形成的不提议案、建议和意见,不作审议发言,不认真参加闭会期间活动的“弃权现象”,多为代表自身方面的原因,呼吁全社会正视代表“弃权现象”,共同努力,从根本上消除代表“弃权现象”。文章贴近实际,观点鲜明,使人深受启发,但将代表“弃权现象”加以贬斥,甚至号召全社会共同根除,笔者不敢苟同。代表作不作审议发言,提不提议案、建议和质询案,实际上是代表在履行职务过程中对该事务所持的一种意思表示,一种评价,一种态度。这  相似文献   

6.
一些地方的人代会,代表在审议“一府两院”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往往是“领导代表”或“知名代表”讲的多,而基层、普通的代表讲的少,有的甚至每年的人代会总是几张“熟面孔”在审议中发言、亮相,其他代表大都是由于“时间关系”而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里面不能排除一些基层、普通代表自身素质不高,代表意识不强,履职能力差而不愿发言的因素,但实事求是地讲,很多时候是一些领导代表的“重要发言”挤占了其他代表的发言时间,使他们没有机会(时间)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很难对一个报告作出公  相似文献   

7.
《政协天地》2010,(1):27-27
诤言院士钟南山 在众多的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赞赏和喝彩声中,钟南山院士的发言令满场皆惊。他说:“领导不在的时候代表们的发言挺多,而且讲得很深;领导在的时候,很多代表10分钟的发言,8分钟用来对报告、对自己歌功颂德,我感觉这样气氛不太好。”  相似文献   

8.
让人大代表的审议意见在大会上相互交流,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积极性,增强了代表当家作主的意识。 代表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维护。长期以来,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主要形式表现在“听报告”、“审议发言”和“表决”三种形式。相对于“听报告”和“表决”两种形式而言,“审议发言”则被人们习惯地看成是“幕后戏”,因为它往往是在分组审议会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卢鸿福 《人大研究》2002,(11):31-31
经常听到一些代表在人代会上审议发言时说 :“由于没有准备 ,仅谈谈个人的意见。”“以上建议 ,由于准备不充分 ,请领导和代表们批评、指正。”每每听到这些话语 ,笔者总感到不是滋味。审议发言未作准备 ,从代表口中轻易地说出来 ,不管是确实如此 ,还是出于谦虚 ,都说不过去。众所周知 ,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审议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是法律赋予代表的一项重要职责。而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地方国家机关活动中占居中心位置 ,是人大代表行使职权最为重要、最直接的途径。代表在人代会上的审议发言质量的好坏、水平的高低 ,…  相似文献   

10.
1月18日上午,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和2位政协委员分别作大会发言。“绿色北京”、“科技创新”与“科学发展”成为本次大会发言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反映出委员们对“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1.
于浩 《中国人大》2011,(6):34-34
“靳润成代表、马杰代表、张有会代表、邢克智代表等都希望发言,但张高丽代表提醒我,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媒体记者向代表提问。”第五位发言代表话音刚落,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肖怀远就表示,下面的时间,代表团成员接受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以来,为节约会议成本,许多地方人代会纷纷压缩会期,并被作为提高效能的办法而广泛报道。我们清楚,在实际操作层面,全体会议都是刚性的法定程序,除去计划和财政报告可改为书面报告外,其他并不易被压缩;压缩的恰恰就是作为弹性法定程序的审议讨论时问。这就无形减少了代表的发言时间和机会。而在审议讨论环节,往往也是官员代表先说、多说,而“非官员代表”后说、少说。笔者认为,要达到代表平等参政的目的,就要多给“非官员代表”提建议和意见的时间,这样安排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好处。  相似文献   

13.
方晨 《人民政坛》2006,(1):43-43
每年一次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主要形式。但是,近年来,不少地方的人代会代表审议六个工作报告的效率不高,效果不理想.不时出现“说套话”、“跑题”、“冷场”等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有的代表认为,审议发言是“说了白说”,说完了也就没了,意见无从落实;有的代表认为是“自说自听”.提意见的是代表,听意见的也是代表;有的代表认为反正可说可不说,“乐得清闲”。不如让一些“领导代表”去说。  相似文献   

14.
何伟 《现代领导》2014,(3):55-55
没有鲜花彩旗,不设专用车道,发言力求讲短话直奔主题……近期闭幕的2014年地方“两会”,各种细节彰显出的节俭、务实、高效的新会风,得到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普遍好评。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5.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09,(7):30-31
郑州市 金水区人大审议求深度、重质量 自今年5月起,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审议发言时间由原来的1个小时延长到2个小时,保证常委会组成人员人人发言,议深、论透。自由发言后,各小组提炼、汇总发言情况,推选1名代表,在会上发言。除参加视察、检查的部分人大代表和旁听公民外,“一府两院”负责人及与议题相关的政府部门负责人也要列席会议,听取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发言,接受对相关问题的询问。  相似文献   

16.
袁承东意识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姜春云下团听取汇报,一位代表发言之后,姜春云说:“你是一位法律专家。” 无独有偶。两年后的2005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听了这位代表的发言后说:“口才很好。法律内行!” 时间似乎有些戏剧味道。又两年后的2007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家总理温家宝听完这位代表分析物权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并建议依法行政过程中“民权须保护、侵权应担责”的发言之后,说:“你这位法律专家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国家领导人口中的“法律专家”到底是何许人? 他就是袁承东。  相似文献   

17.
罗玉亮 《当代广西》2010,(20):48-48
1.今年全国“两会”上出现了惊人的一幕,广州市政协主席朱振中8分钟的发言赢得了9次掌声,被人们称为“敢讲话,会讲话”的代表。但也有人说,朱主席“官话”也讲了几十年,只有到快退休了才敢这样说。请你就此谈谈“两会”代表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笔者参加工作31年来,当选过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参加过数次人民代表大会,感到光荣而自豪,深感人民信任的职责之重。回想历次会议,都存在着基层代表在审议“一府两院”报告时发言不积极的问题,有人归结为是因代表结构的原因而形成代表素质低,参政议政能力不强。但反复思量,是否真的是这样呢?事实上,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限制,人大工作中干扰、影响人大代表充分行使审议权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9.
《辽宁人大》2010,(7):30-30
人大代表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追究此 说法不妥。一是并不是人大代表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都不受追究,而是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不受追究。这里的“人大各种会议”,应当既包括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的各种会议。也包括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主持召开的有关会议,如代表座谈会等。二是并非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不受任何追究,  相似文献   

20.
12月26日。市十三届人大代表任前培训进入分组讨论环节,围绕如何当好代表的话题。“新代表”们各抒己见。尽管还未正式上任。许多代表的履职意识却早已“到位”,他们的发言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甚至有人为抢不到话筒而烦恼。“培训加深了我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我的履职信心更强了”、“培训激发了我执行代表职务的使命感”。这几乎成了代表们的共识。王平、史领空也是两位“新代表”。他们特地给本刊投稿,谈了他们的学习体会。也希望与各级人大代表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