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妇联组织必须高度认识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到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妇女是改革开放及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同时,又是身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到深厚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的特殊群体。广大妇女对国家的政治管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稳定、文明进步、公民权益等重大事务的意见、意愿、呼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妇联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是落实党的宗旨任务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也是妇联履行职能任务的需要。几十年来,妇联发挥群团组织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取得过很大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当前也仍面临不少难点…  相似文献   

3.
张丽丽 《中国妇运》2011,(12):20-23
妇联是党的群众组织,妇联工作的主要内容、领域、方法等都属于社会管理范畴,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是妇联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4.
赵欢 《中国妇运》2012,(6):34-36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中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部署,既为妇联参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辟了广阔空间,也是妇联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妇女群众工作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做好党的妇女群众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妇联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刘瑛 《中国妇运》2010,(1):27-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雏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妇联组织要把服务社会作为妇联组织文化的核心理念和组织价值的主要表现形式,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反映妇女诉求,推进民主管理,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推动社会发展,更好地发挥  相似文献   

7.
张烈珍 《前进》2008,(4):56-5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支持工会、青年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这不仅为妇女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对妇联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面临新任务,妇联干部必须适应新需要,接受新挑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理清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点,扎实推动妇联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林瑞 《中国妇运》2003,(2):10-10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各级妇联应更好地积极参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履行好妇联“代表”和“维护”的职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2,(8):22-23
近年来,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努力发掘妇联组织优势,从创新、完善工作机制着手,初步形成了“妇儿工委主管、妇联运作、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化妇女维权工作新格局,建立了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民主参与为重点,法律援助为主体、机制创新为保障”的维权工作新模式。妇联维权工作从多年来“自我奋战”到会同“司法、行  相似文献   

10.
黄爱华 《中国妇运》2008,(10):33-35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党对包括妇联在内的人民团体提出了新要求,也给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创造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11.
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是党赋予妇联组织的新使命。如何把中央的战略决策,变成妇联组织具体化的工作思路和一种有效形式,山西省妇联以开展“三爱”主题活动为总抓手和核心着力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王玲杰 《中国妇运》2010,(12):32-34
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把妇联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近年来,大连市妇联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妇联组织的职能作用,围绕妇女群众的现实需求,在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努力使妇女工作在党政工作大局中更有作为、妇女群众在妇联组织中更受益、  相似文献   

13.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社会管理架构下,妇联组织更突出了其非政府组织的性质,获得了新的历史定位、任务和新的发展空间。在这一新的定位下,妇联组织的工作需要贯穿"同情"、"尊重""、信任""、关心"等价值理念,遵循层次性、民主性、赋权、平等合作的工作原则。妇联组织的具体工作可以分解为三个层面:在公共政策决策层面,推动社会性别意识的决策主流化;在社会管理层面,推动妇女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和民主管理;在服务层面,创造性地打造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4.
蒋兰梅 《中国妇运》2011,(10):27-28
近年来,河北省保定市妇联围绕大局,从创新社会管理入手,着力“三联”,做到“三化”,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使妇联真正成为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  相似文献   

15.
制度建设是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并强调从制度建设的高度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制度建设始终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之中。这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迫切要求。妇联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坚持加强制度建设,对促进妇联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增强妇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提高妇联组织的影…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深刻阐明了新时期群团工作的重要性,对妇联工作特别是妇联的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迫切要求妇联组织不断创新组织体制,在巩固现有组织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组织网络,扩大妇联的联系面,提高组织的开放性,把各行各业的妇女群众团结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要巩固纵向各级妇女组织。按照党建带妇建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巩固农村基层妇联组织,推动、监督《湖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12,(1):39-41
近年来,随着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妇女在内的广大群众的就业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民主参与意识逐步提高,代表各阶层、各群体利益和价值需求的社会团体迅速发展。各类女性社团的蓬勃发展,给妇联工作创新带来了机遇。江苏省苏州市妇联积极探索妇女组织新的结构形式和工作模式,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中主动作为,夯实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3,(6):1-1
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妇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组织和协调社会力量,从参与立法、监督执法、强化宣传、建立机制着手,不断优化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妇联维权工作创造了新实践,积累了新经验,开拓了工作新局面。提高妇联维权工作水平,源头参与是基础。妇联组织始终重视通过高层次参与立法和决策,为解决妇女儿童生存与发展中有关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供依据,注重…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7,(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协商民主建设,要求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农村基层,妇女往往占常住人口的大半,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妇女是农村基层生产、生活中的"顶梁柱",也应当成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主心骨"。组织引导妇女群众开展协商民主议事,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现实所需,也是妇联组织职责所系。我省2005年起在全省推广妇女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反映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并强调,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的“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把住了工会工作的命脉,抓住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根本。工会组织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服务职工活动,在服务职工活动中展示作为。一、提高认识,理解服务职工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