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小梅 《前沿》2011,(6):164-167
对于赫鲁晓夫政权突然倒台的原因,长期以来,西方舆论认为是传统的"权力斗争"的结果。但事实上导致他下台的真正原因,是他执政以来执行的错误政策造成的。这些错误集中体现在:经济政策的失误、政治改革引起的危机,使他失去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裁减军队和减少军事预算,使赫鲁晓夫失掉了军届人士的支持;另外,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却没能从根本上反对个人迷信,使他在反对斯大林个人迷信上所做的一切,最终成为把他送上被告席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无论赞颂还是反对斯大林,其中虽不乏政治因素,但赫鲁晓夫总的说来是真诚的,是从感情出发的。  相似文献   

3.
“智者”与“仁者”是孔子提出的两种人格。尽管这两种人格在孔子那里有某种抽象人性论的意味 ,但他确实抓住了他生活于其中的那个时代的两种人格特征。了解这两种人格并对此作出正确的理解 ,是一种很有意思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光头,矮个,眼睛不大,眉毛淡稀,但面色红润,腰身粗壮,让人感觉到他朝气蓬勃,浑身上下牛一样有劲。  相似文献   

5.
高明的问题会产生意思不到的积极效果。什么样的问题是适合领导者的高明问题?这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如果仔细分析过一些高明的问题,你就会深有感触,高明的问题往往会产生以下效果:  相似文献   

6.
1953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对苏联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首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之先例.赫鲁晓夫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例改革,其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为后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改革开放理论实践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和借鉴作用:赫鲁晓夫公开批判斯大林,推翻冤假错案,进行思想"解冻"的做法对我国彻底否定"文革",正确评价毛泽东,平反冤假错案,掀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赫鲁晓夫改革开放命题提出的伟大创举激励着我们,促使我国正式提出改革开放的概念并对其进行科学界定;赫鲁晓夫改革开放农业突破口的选择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农业率先提供了有益的历史经验;赫鲁晓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局限性促使我国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变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实践也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提供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传承》2006,(4):55-55
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开始,到1960年代中期,中苏两党围绕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发生分歧、展开争论,到最后进行公开论战.  相似文献   

8.
"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提到赫鲁晓夫,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毛泽东独创的那个新词汇——"睡在我们身边的赫鲁晓夫"。毛突如其来说出这一新词汇时,绝大多数共产党人都是一头雾水。  相似文献   

9.
《台声》2008,(8):70-71
经常外出旅游的人,每到一个地方,总想知道哪些景点最好,是必去之处。而给出回答的人,则各有各的说法。这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游台湾也是一样。但是,说这七个地方必去,自然也有其中的道理,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对赫鲁晓夫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是比较公正的、客观的,然而,似有两种极端的看法:一是坚持大论战的思维,认为赫鲁晓夫永远是一个反面角色;一是认为赫鲁晓夫是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先行者,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和借鉴作用。赫鲁晓夫反对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是政治改革必不可少的前提,在农业、工业、党政领导体制等领域都有一定的改革举措,对外政策也有所调整,但所有这些改革都带有很大的片面性、随意性和不彻底性,对原有的经济政治体制没有根本性的触动和改变。因此,可以把赫鲁晓夫称为改革者,但是一个具有很大局限性的改革者。  相似文献   

11.
易吕文  凤旅宜 《台声》2005,(9):78-81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到湘西,就不由我不惊叹湘西果如一位凝智与仁于一体的禅者。湘西的渔舟颇多,奇趣古朴。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片片渔帆,作飘然之势。水光山色依着帆影的移动而变幻,情景也依着上光水色的变幻而层叠。船渡苗家河长长的水草摇曳着,款款地,从河底延伸到水面,如同风中摆动的柳枝。我们乘坐的小船在清澈见底的河水中缓缓行进。一叶扁舟迎面荡来,从我们身边滑过。船头站着轻视粉黛的苗家姑娘,冲着我们唱着山歌。歌声婉转如莺啼,这使人想起了《边城》里的翠翠以及和翠翠有关的那个凄美的故事。我们船上的几个小伙子便不约…  相似文献   

12.
斯大林或许没有想到,还在苏联第一次核试验之前,中共就知道莫斯科已经掌握了核技术,甚至提出参观苏联的核设施。当刘少奇在1949年8月秘密访苏期间提出这一要求时,斯大林拒绝了。不过,作为补偿,苏联人请中共代表团观看了有关核试验的纪录片。由于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是在8月29日,而那时刘少奇已经离开了莫斯科,所以正像有些学者怀疑的,中共代表团看到的并非像他们理解的那样是有关苏联核试验的影片。斯大林这样做,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一提到赫鲁晓夫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所作的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往往就说他全盘否定斯大林,并进一步引申为“全面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不符合历史的。  相似文献   

14.
<赫鲁晓夫的改革开放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启示>的研究,涉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大理论问题,故有必要对此加以评价和澄清.要对赫鲁晓夫所谓的"改革开放的理论实践"同我国改革开放的关系作科学的比较研究,在方法论上,须阐述赫鲁晓夫在理论上有无且如何批判斯大林模式,实践上有无且如何突破斯大林模式,以及邓小平如何评价赫鲁晓夫,在评价中有无且受到了他的什么影响.然而,贯穿"赫文"始终的两个重要论断,即"赫鲁晓夫首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之先河",以及"赫鲁晓夫改革开放理论实践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历史启示,才使我国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却没有提供任何论据和论证,而是在结论先行的前提下,对赫鲁晓夫的执政举措和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决策作简单排列和牵强类比,由此造成"赫文"对改革开放的评价和对时代背景的评价,均出现了逻辑混乱和超出历史常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揭盖”是毛氏词语。1956年3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揭开了盖子,这是好的,表明斯大林及苏联的种种做法不是没有错误的。(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探其本源.  相似文献   

16.
这是我们收到来稿最多的一次讨论,有200多篇。大家对“全球孔子热”现象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学,本来就是一个思索探究的阶段,愿大家都能积极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因赫鲁晓夫在畜产品问题上的急躁冒进和瞎指挥,苏联接连上演粱赞事件和新切尔卡斯克事件,让人哭笑不得又扼腕叹息,值得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18.
大家经常用"战场"来形容职场,可见现在职场竞争的残酷。个人要想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并逐渐强大起来,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职场法则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了让大家少走些弯路,给大家介绍两种必要的职场心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岳晓东 《现代领导》2009,(11):44-44
管理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做对事,并把它做对”。但什么是做对事,又怎样把它做对,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领导者既要做好“择善固执”.也要做好“从善如流”。  相似文献   

20.
来稿选登     
“学雷锋”游戏乍现网络,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近半个世纪以来,“学雷锋,做好事”这个观念已经烙在共和国几代人的脑海中,曾经激励过很多人走过绚丽的道德通途,仍在继续激励更多人走上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