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春三月,2012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在今年的"两会"上,"房价调控"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之一:"政策调控究竟能持续多久?"、"地方经济是否已经伤及筋骨?"、"地产泡沫究竟有多大?"、"限购是否会进一步加剧百姓观望态度?"、"限购的‘篱笆'如何能够扎得紧?"等等问题,也是民众所关注的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楼市发展走向,可以说给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导向吃了定心丸。  相似文献   

2.
樊夏  林浩  陈静 《协商论坛》2010,(12):26-28
世界上有一样东西会只增不减,那就是令人窒息的垃圾。当愈演愈烈的"垃圾危机"再次让意大利蒙羞时,法国也因环卫工人参加罢工而出现了"垃圾围城"的尴尬。这两年,世界电影里不断出现垃圾最终演变成异形生物的可怕预想。而在现实中,一场暴雨导致的垃圾山倒塌就活埋了菲律宾数百人,印度的圣河早已沦为"垃圾河",即使在美欧的大城市,也绝不少见居民区与垃圾场为邻的景象。垃圾处理场该不该建、要建在哪儿等问题,在各国被争来争去,推来推去。散发着恶臭的垃圾仿佛在全世界"攻城略地",人类消费日盛,垃圾却无处可埋,人类真的走到了该加倍偿还其"原罪"的时候了吗?  相似文献   

3.
正当人们还在对房价和墓地价格只升不降而议论不休时,有人已经将触手伸向了养老床位。据"广东民声热线"报道,广东佛山南海有一家民办养老院"泰成逸园"预售一张床位的价格达到了24万。客户在购买这样一张床位后,可以自住26年,也可以转租、转售或继承。在该养老院购买床位不限数量,不限户籍。据该养老院一位销售人员  相似文献   

4.
墓地又被称为"天堂的房子"。近年来,墓地价格坐上商业化"急功近利的火箭"不断攀升,让广大低收入群众惊呼"死不起"。如何让公墓价格淡定下来?重庆市人大代表张华义认为,应加大公益性经济适用墓建设力度,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提倡"厚养薄葬"的节俭习俗。  相似文献   

5.
两会上,记者采访某位市长,谈及房价,对方拧身便走;采访某卫生局长,谈及食品安全,对方立马变脸;采访某医院院长,谈及看病贵,对方摇头不语…… 这是个有意思的现象。两会上,敢说、能说的代表委员不在少数,这种连环的"闭门羹"或许只能说是记者撞了"大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房地产业也呈现出投资过热、价格过高的现象。导致商品房价格持续走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公共政策层面的,也有价值规律、消费心理层面的,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于认识和理解国家相关调控政策、探索解决房价过高问题的新途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连续进行了两轮调控,但效果并不明显,全年房价仍在高位运行,特别是到年底,房价和交易量又再度火爆。2011年1月,中央政府再度推出被称为"新国八条"的最新一轮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8.
房价是否应该成为CPI统计中的指标.一直争议不断。近年来.不断有专家提出,CPI中不体现房价是不应该的:在今年的奎国“两会”上.致公党中央也呼吁将房价纳入CPI指标体系。对于这些声音,统计部门一再地重申房价不纳入CPI的统计是“国际惯例”。我国的CPI统计中该不该加入房价因素?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房价因素早就包含在中国的CPI中了。  相似文献   

9.
孙委委 《人民论坛》2011,(11):138-139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房地产业也呈现出投资过热、价格过高的现象。导致商品房价格持续走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公共政策层面的,也有价值规律、消费心理层面的,探讨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于认识和理解国家相关调控政策、探索解决房价过高问题的新途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浮世绘     
《民主与法制》2014,(12):5-5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城市出现墓地紧缺,现有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不少地方墓地价格一路上涨,折算下来已达房价的十余倍。使用满20年后还要续收护墓费,而现行法规对如何续期、收费等并无相应规定。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着力控制墓价、探讨适当延长墓地使用周期,同时倡导绿色环保殡葬方式,缓解人地矛盾。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总觉得人活起挺累的,房价高,物价高,教育费高,医疗费高,交通费高,辛苦工作一辈子,连一套像样的房子也买不起。在读了《公民导刊》第2期上刊载的《"天堂的房子"买不起》一文后,才知道人不仅是活着不容易,而且还"死不起":一块1平方米左右的基地就要1万、10万乃至几十万元,这比目前的房价还要高。正如文章所写到的,买墓地是个情感消费,"入土为安"、"死者为大"等传统思想由来已久,不论富人穷  相似文献   

12.
贪官不问茅台价格,自有人送上门来;富人或摆阔或行贿,也不吝花大钱——他们均属于"价格不敏感"的消费群体。名贵、难产、稀少、哄价、特供——这就是茅台价格必然走高的"秘密"。  相似文献   

13.
济时彦 《今日浙江》2012,(23):36-36
11月26日,《环球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在任香港特首梁振英的报道,内容竟然是关于他家山顶大宅"僭建"一事的。"僭建"即大陆语境下所谓的"违建"也即违法建筑。梁特首恭恭敬敬,书写了长达14页并附41页背景资料的《书面声明》,不但细述过程原委,还坦承自己"在处理上有疏忽及欠谨慎,并公开道歉"。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14)
<正>近年来,一些热点城市墓地价格飞涨,不少人远赴异地买墓。在利益诱惑下,一些经营性的陵园公墓通过囤墓、超标建墓等手段获取暴利,墓地违规开发销售、炒墓等现象重新抬头。苏州近日对墓地进行限购的消息引发热议。苏州要求,经营性公墓不得跨区域推销墓穴,对外市户籍人员确需在苏州公墓安葬的,要报经公墓所在地民政部门同意。"近5年,苏州墓地价格至少上涨了  相似文献   

15.
刘宁微 《前沿》2010,(21):84-86
本文对物权法的主要任务和特殊功能进行了介绍,并对"定分止争"的寓意以及在物权法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物权法中公私财产平等保护原则、物权公示和有关物权保护的制度,都与"定分止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刘镇 《当代广西》2011,(21):41-41
"老刘,明天叫上几个人,帮我办好元山垌的那两亩水田。""可以,一个人工一天60元,中午管饭,你看这个价格如何?"家住灵山县陆屋镇申安村的梁大伯,一大早就给该村"田保姆"的"头"刘在光打电话,联  相似文献   

17.
平乐县平乐镇马渭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姑爷街",10多年来,不少本村妇女都带着丈夫回到村里建楼房,使马渭村从过去只有几个家族姓的小村子变成了拥有63个姓的"百家姓"村,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为什么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员要做"创先争优"活动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创先争优"活动重在"创"和"争",共产党员既要在本职工作上"创优",又要在执行力上"争效",还要在服务群众上"做优",从而使共产党员的能力素质在活动中进一步体现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同舟共进》2012,(3):3-3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对是否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和争论也益愈增多。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为何有观点认为中等收入反而会阻碍转型?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如何跨越"陷阱"?对已步入中等收入阶段的中国,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正视并给出答案。  相似文献   

20.
崔晨 《北京观察》2012,(3):22-25
从大蒜、绿豆价格持续暴涨,到随后玉米、小麦等价格也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农产品价格上涨几乎上演着"击鼓传花"的游戏格局,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