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民族最稳定、最鲜明标志的语言,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问题常常引发民族关系问题,引发国家政治问题。俄罗斯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边国家,其通用语——俄语的国内状况、国际状况、自身状况及俄罗斯的语言政策等对俄罗斯的内外政治产生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亚国家独立后在语言政策方面既有共同点,即致力于发展主体民族的语言,又有不 同之处,即各国对待俄语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中亚社会中存在的多语言现象不仅没有成为国家 发展可资利用的资源,反而成为一个影响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的政治问题。中亚国家已经意识到 多语言政策是其明智的选择,但未来中亚国家仍然面临如何不再把语言政策当作是各种政治游戏 的借口,而应把它转化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利用的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佳 《东南亚》2009,(2):75-80
本文探讨了缅甸在殖民统治前、殖民地时期、吴努政府时期、奈温政府时期和现政府期间这五个阶段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在缅甸这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独立后经历届政府的努力,缅语最终成为全国通用语。语言政策的制定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各民族的语言状况,语言政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缅甸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离不开非正规教育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族性是影响多民族国家安全及其族际政治走向的关键变量。它既能促进族际政治整合、维护国家安全、有助于民族国家建构,也能导致族际政治冲突、危及国家安全、阻碍民族国家建构。以"族性"为分析视角,通过对尼日利亚与印度尼西亚民族国家建构历程的梳理及其族际政治问题的比较,其共性特征包括:族际政治问题的分析单位是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虽然发生在现实中的多民族国家,却往往带有深刻的历史根源;政治与文化边界的重叠是族际政治问题产生的逻辑起点;国内不同民族群体无法得到平等公正对待是导致族际政治问题的核心因素;军事专政和腐败会增加族际政治问题的风险和国家安全的不确定性。解决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问题、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在于如何让一个在历史上和观念中都不曾存在的国家民族能够超越族性分界而被成功建构。结合两国国情提出应对策略:寻找重叠共识,建构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国族共同体;借鉴差异政治和差别公民权利思想,探寻积极回应不同民族群体正当利益诉求、实现各族人民成果共享、利益均沾的政治制度、体制和机制;消除军人在政治生活中的影响,惩治腐败;探索包容促进多语言、多宗教和谐相处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5.
内容提要南非和津巴布韦两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既有相同点,也存在较大差异。两国除历史条件等相同外,其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由于外部势力的干预程度不同导致政策制定过程不同;内部势力的分化与整合差异表明政策制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差异;两国对白人种族主义政权遗产处理方式不同;族际分野与政治分化的敏感性使两国面临的政局和政策导致的政治后果差异。概言之,民族问题处理得当与否对政治稳定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虽然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在下降,但激进的民族政策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津巴布韦的教训为其他国家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两个视角综合分析朝鲜半岛统一的内部障碍,认为政治意识形态通过其政治合法化功能在朝鲜半岛分裂与对峙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并对双方的和平统一政策带来深层次的和直接的影响。这些内部障碍具体表现为与意识形态直接相关的统一的主体、统一的前提条件、未来国家的性质、民族大团结和民族共同性五个方面的分歧以及双方在与国家生存利益生死攸关的驻韩美军问题和未来统一国家结构形式问题这两个关键政策上的对立。文章最后从现实主义角度揭示了深藏在这些内部障碍表现后面的政治权力实质。  相似文献   

7.
试析尼日利亚国家民族建构中的语言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以及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培育是许多非洲国家在民族建构过程中面临的艰巨任务.尼日利亚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语言问题是该国民族建构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族际矛盾和冲突背后都有一定的语言问题背景.尼日利亚的语言状况非常复杂,影响最突出的是国语问题.该问题在尼日利亚将长期存在,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国家民族建构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新加坡独立后的语言政策回顾新加坡独立后 ,为了能跟上西方的文明步伐 ,政府制订了一连串的教育政策 ,大力推行英文教育 ,处处强调英语的重要性 ,致使民族母语(包括华语)遭受了一次又一次强力冲击。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新加坡的语言政策自然是独尊英语。因此 ,在双语教育课程设置中一般都规定英语为必修课程 ,小学高年级直至中等教育都要以英语为教学用语 ,而母语只限制在小学低年级。从自治到独立前夕(1959~1965年)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致力于实现与马来西亚合并的政治目标 ,在语言政策上 ,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和各民族交际的共同语 ,其他几…  相似文献   

9.
杨晓萍 《东南亚》2011,(4):63-68
印度是一个宗教、种族和语言构成差异性极强的国家,印度东北部地区族群问题是印度民族问题复杂性和国家民族政策发展变化的缩影。在从族群认同向公民认同的过程之中,政府治理是关键的中间媒介,是一种身份转化的无形力量。印度联邦政府在民主框架下对东北部地区族群问题采取的政府治理,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中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提供了借鉴意义。同时,治理过程中的某些不足和偏颇也值得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2021年是中亚五国独立30周年.独立以来,中亚国家一贯坚持构建和强化以主体民族为核心的国家认同,统一的语言生态被政治精英视为国家凝聚力的体现,各国政府大力调整语言规划,赋予主体民族语言国语地位,扩大主体民族语言的使用范围,重塑国家语言权力地位格局.语言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价值愈发凸显,语言与国家安全问题进入了更多研究者的视野.中亚地区语言实践表明,语言活力代表国家文化风貌,生存兴亡事关民族文化安危;语言使用标记身份特性,争夺身份权益威胁社会稳定;语言应用保障信息资源流动,语言能力建设维护安全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